钮承泽自述:我不想成为侯孝贤
2010-09-20木卫二httpentsinacomcn2010022217492879578shtml
文/木卫二 http://ent.sina.com.cn/m/c/2010-02-22/17492879578_4.shtml
钮承泽自述:我不想成为侯孝贤
文/木卫二 http://ent.sina.com.cn/m/c/2010-02-22/17492879578_4.shtml
我想在台湾做电影的人,很少没有受到侯孝贤影响的。那个影响也许在你的作品里,也许在你做人的态度上。侯导在台湾简直是一个神主牌,是一个图腾般的存在。我一直视他为启蒙老师,可是我在很年轻的时候,还是一个电影演员的时候,就很清楚地知道,我以后不要当他—我很尊敬他,但是我一点都不想当他。
其实那个时候,我记得不管身为一个观众,或者身为一个电影从业人员,常常会产生这样一种困惑:为什么我们有像侯孝贤、杨德昌、蔡明亮这样的导演?他们确实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尤其在世界上受到了影展的青睐,但是他们在本土市场上,往往跟观众有一个很大的距离。那时候我就常想,台湾为什么不能拍出一种情感很真挚、剧情很流畅,然后可以让观众在观影的时候,哭哭笑笑之余,还可以带走一点什么的电影?那时候我就说,以后如果有机会当导演的话,我就要拍这种电影。
钮承泽 又名“豆导”,1966年出生,祖籍北京,毕业于台湾国光艺校影剧科。少年时代即以演员身份跻身娱乐圈,曾参演过陈坤厚《小毕的故事》、侯孝贤《风柜来的人》、张艾嘉《黄色故事》等影片。2000年开始导演工作,2007年以《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获金马奖的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钮承泽 又名“豆导”1966年出生 祖籍北
台湾电影经过这么多年的等待,这么多人的努力之后,我终于有机会证明自己可以展现这样的能量了。2008年《海角七号》还是一个奇迹,但是工业不能靠奇迹,工业建立需要的是例子,《艋》很可能成为一个例子。有人很担心这只是昙花一现,但我知道不是,因为《痞子英雄》电影版,蔡岳勋马上要拍,然后是魏德圣的《赛德克巴莱》 这些片子都是希望以“一个有内容的商业片”的姿态,重新跟观众建立关系,进而重建台湾电影工业,所以这样的变化是让人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