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阻塞性肺炎的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

2010-09-19许彩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34期
关键词:氨茶碱血氧阻塞性

许彩霞

河南省开封县朱仙镇卫生院内科(475131)

慢性阻塞性肺炎又叫做阻塞性肺气肿,是指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等支气管远端部分发生膨胀,且伴有气管壁的损坏。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具相关资料统计其发病率约占慢性肺病的1/4,病死率高达15%[1];且随着大气污染、吸烟者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已受到相关学者和医师的关注。目前该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使用抗生素治疗和吸氧结合药物治疗等方法。现将治疗方法及疗效简介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开封县朱仙镇卫生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共治疗68例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其中男性46例,女性22例;年龄在35~74岁,平均年龄53.4岁;病程在1年以内的6例,在2~5年的53例,5年以上的9例;其中0期患者12例,Ⅰ期患者31例,Ⅱ期和Ⅲ期患者21例,Ⅳ期患者4例;长期吸烟或有吸烟史的患者45例;与生活环境有关的23例;将上述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使用药物治疗,为对照组;一组使用吸氧结合药物治疗,为观察组。

1.2 统计学研究

将研究所得的临床数据用SPSS13.1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使用χ2检验法进行统计,当P<0.05时,数据具有显著差异性,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治疗

目前临床上缺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的长期有效治疗药物,常用茶碱类、抗胆碱能药物、β2受体激动剂及黄嘌呤类药物。开封县朱仙镇卫生院以茶碱类药物作为临床研究的治疗方法,此法也是国内应用最广泛,疗效最确切的药物治疗方法[2]。

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分别采取不同给药量和不同的给药方式。开封县朱仙镇卫生院使用是吉林济邦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规格为2mL:0.25g的氨茶碱注射液和南京白敬宇制药厂生产的0.1g的氨茶碱片。对部分症状较重的患者,给予0.25g的氨茶碱注射液,以静脉推注的形式给药,待症状缓解或症状较轻的患者,口服氨茶碱片0.3~0.4g/d;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要根据每个患者的情况,严格控制给药量和给药时间,防治出现药物中毒等不良反应。实行临床用药的规范化、安全化、个体化。同时联合使用部分抗炎药物配合治疗。

1.3.2 观察组治疗

在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抗炎、止咳平喘、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等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吸氧治疗。首先检查患者的呼吸道是否通畅,如有痰或其他影响呼吸的物质,应立即进行吸痰等相关处理。然后,对患者采用鼻导管低浓度供氧,使用氧气浓度约为50%,以7~8L/min的流量进行供氧,连续供氧30min,此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并根据血氧浓度对氧流量进行调整。一般当患者血氧浓度>90%时,逐步降低氧流量,维持在4~5L/min维持30min后,再次测定患者的血氧浓度,如患者的血氧浓度依旧>90%,则进一步降低氧流量,至1~2L/min。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吸氧的时间和次数。在进行吸氧治疗前要做好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准备,防止意外情况的出现。

2 结 果

按照相关评价标准对开封县朱仙镇卫生院治疗的所有患者进行评价[3],观察组显效12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8.2%;治疗组患者显效16例,有效17例,无效1例,有效率97.1%;同时就两种疗法的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以及出院后随访3个月的复发率进行比较,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且P=0.028<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比较数据见表1。

3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炎的发病率日益升高,该病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多数患者要进行长期的治疗。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存在着诸多缺点,给慢性阻塞性肺炎的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4]。常用的治疗方法有:①雾化吸入:此法主要使用支气管舒张剂联合抗炎药物,通过吸入装置,将药物以气溶胶或干粉的形式进入患者的呼吸道,药物迅速与呼吸道黏膜作用,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但是此法治疗范围较为局限,药物的作用时间较短,不利于稳定期患者的长期治疗。②β2受体激动剂:常用的药物有富马酸福莫特罗、苷萘酸沙美特罗、特布他林、沙丁胺醇等,通过药物作用于支气管黏膜,达到扩张支气管的作用,从而缓解患者症状。可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长期治疗方法。但是β2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容易引发手部震颤、心悸等不良反应,对于部分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心血管病患者不宜使用。③抗胆碱药:常用药物有溴化异丙托品气雾剂、噻托溴铵气雾剂等,通过药物作用阻断患者迷走神经,减少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使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和黏液分泌增多,缓解患者症状。但是此类药物不适于青光眼、前列腺肥大患者使用。④糖皮质激素:此种方法常用药物有,丙酸倍氯米松、必可酮、布地奈德、普米克令舒、丙酸氟替卡松等,即可通过雾化吸入给药,也可以口服或静脉注射,长期使用患者需定期交换药物使用。此法对于中度以上的慢性阻塞性肺炎具有明显效果,但是长期使用可出现骨质疏松、糖尿病、高血压、低血钾、溃疡病、肥胖及骨坏死等并发症,故不适于长期使用[5]。⑤氨茶碱类药物:此种治疗方法为本文对照组使用的方法,运用氨茶碱对慢性阻塞性患者进行治疗,相关研究表明,患者使用氨茶碱等茶碱类药物后,吸气期膈肌的运动幅度明显增加,患者的呼吸困难得到缓解。具有可一定剂量静脉推注缓解症状,也可长期口服进行治疗以及不良反应小等优势,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药物。但是由于氨茶碱的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相近,在使用时要严格按照规范化、安全化、个体化进行,限制了该法的使用范围。⑥吸氧结合药物治疗:运用此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进行治疗,通过吸氧不仅可以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等症状,充足的血氧浓度还可以促进损伤肺组织的修复。同时结合药物的治疗作用,不仅及时缓解了症状,还起到了长久的治疗作用。所以吸氧结合药物治疗不仅提高疗效,还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率。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数据比较表

通过开封县朱仙镇卫生院的研究数据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数据,吸氧结合药物疗法是目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的最佳方法。

[1]王秋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16):38-39.

[2]曹春强,郭鹏,张晓菊.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80例疗效对比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19):126-127.

[3]童朝晖,王巍伟.慢性阻塞性肺炎急性加重期的抗菌治疗[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8,6(1):5-9.

[4]Soriano JB,Visick GT,Muellerova H,et al.Patterns of co morbidities in newly diagnosed COPD and asthma in primary care[J].Chest,2005,128(4):2099-2107.

[5]吴英,古莉,叶会明.145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和药敏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1Z):88-89.

猜你喜欢

氨茶碱血氧阻塞性
基于无线技术的医用血氧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观察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的对比观察
持续静滴氨茶碱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分析
基于血氧模拟前端AFE4490的无创血氧测量模块设计
胸科手术中脑血氧含量下降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西替利嗪与左西替利嗪对大鼠氨茶碱血药浓度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