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城市中心区绿地研究
2010-09-18蒋桂毅
赵 兵 蒋桂毅,2 王 进
1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南京 210037
2 南京现代园林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南京 210030
文章分析了城市中心区绿地对城市中心区的影响,并以案例方式概括了应对途径;阐述了城市中心区绿地研究的意义,并对此研究进行了展望,从宏观角度反映了近年来国内城市中心区绿地的研究状况。
城市中心区一般是指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等功能的核心区域,它不仅是城市的中心,而且是区域的中心[1]。城市中心区的绿地研究对城市生态环境,城市人居环境的提高都有重要的意义。
1 城市中心区绿地的范畴
按照我国行业内对绿地的分类标准,以《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为依据,从上文所述的城市中心区的主要功能,及其主要用地类型来看,城市中心区绿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公园绿地(G1):主要包括城市中心区中的街旁绿地、街道广场绿地及中心区居住区中的小区游园。
附属绿地(G4):(1)居住绿地:附属于居住用地的绿化用地,城市居住用地内社区公园以外的绿地,包括组团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绿地、小区道路绿地等。(2)公共设施绿地:公共设施用地内的绿地。(3)道路绿地:道路广场用地内的绿地,包括行道树绿带、分车绿带、交通岛绿地、交通广场和停车场绿地等。(4)市政设施绿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内的绿地。
但是城市中心区绿地又有其特殊性。首先,城市中心区内的绿地面积十分有限,严格按照《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来分有一定的难度;其次,功能上具有综合性,城市中心区中的一块绿地可能同时具有保护城市中心区生态环境、为行人提供休憩场所和美化城市景观等功能,同时与周围的商务建筑也有一定的联系和影响。因此,将城市中心区完全按照传统意义上的绿地来分类不免难以涵盖中心区绿地的所有类型,并且难以体现其功能特征。
2 城市中心区绿地对中心区的影响
2.1 城市中心区绿地存在的主要矛盾
(1)城市中心区自然化程度极低,绿地面积不足。这种情况在城市中心区表现的尤为明显,因为城市中心区往往是一个城市中人工化程度最高而自然化程度最低的区域,文化、经济与生态的矛盾尤为突出,同时由于城市中心区多为发展年代较为久远的区域,设计和规划都没有前瞻性,使城市中心区中的生态环境和绿地状况相比城市其他区域更加紧张,形势也更为严峻[2]。城市用地紧张;缺少大面积绿地、人均绿地面积低;绿地分布不均,不成系统分布;城市水系两侧缺少生态林带等问题突出。
(2)城市中心区复杂功能性与绿地的契合度不足。
有些西方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郊区化和中心区衰落的现象,富人们开始向空气清新、宁静的郊区迁移,在这种演变过程中,中心区逐渐出现衰败景象:商业活动减少、环境恶化、犯罪率升高、交通拥挤、周末和夜晚成为“死城”等。现在正通过各种方式实行中心区复兴计划进行补救。如何能通过中心绿地的改建与扩建来改善中心城区的生态环境与居住环境,是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的重要的方向。
2.2 城市中心区绿地研究的意义与启示
我国的城市中心区目前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中心区功能混杂,建筑破旧,交通拥挤,市民公共活动空间较少,绿化缺乏等等。因此,如何吸取国外经验教训,对我国城市中心区的建设和改造有所启示,已经成为城市规划设计中现实的问题和十分严峻的挑战。城市绿地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着特殊的价值,是完善城市生态环境和维持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依托,尤其对于人工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中心区来说,更是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对于建立舒适、怡人的中心区环境,促进中心区长远健康而富有活力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3 应对途径
3.1 提高城市规划水平,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
传统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关注的是城市建设用地,而忽略了绿地建设用地在城市空间体系中的作用。因而,在城市规划中需要制定详尽的中心城区绿地建设用地范围和保护原则。 随着“宜居城市”目标的提出,对中心城区绿地资源的保护工作显得更为重要。
(1)南京市玄武湖公园:玄武湖位于南京市中心城区东部,是南京历史最悠久,水域最宽,岛屿最大的城市中心公园绿地。江苏省相关部门对玄武湖公园的保护也尤为关注,2010年10月正式施行《南京市玄武湖景区保护条例》。规定在玄武湖公园内,不得新建、扩建宾馆、饭店、培训中心、疗养院以及其他与景区资源保护无关的建筑和设施;景区内不符合景区详细规划和景区设计的建筑和设施,应当限期整改、迁出或者拆迁;对于景区外围控制地带内建设项目的高度和体量,进行严格控制,不得新建高层建筑。
(2)赛汗塔拉生态园:赛汗塔拉生态园位于我国北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是当地历届政府精心保留下来的一块城中绿地,园区占地530hm2。1999-2001年,当地政府利用3年时间在园区实施了11项绿化工程使其初具规模。现在是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城中半干旱型草原。因此, 园区植被的抚育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3]。
3.2 合理利用废弃地再建绿地
南京玄武湖公园
废弃地这个概念囊括了很广泛的范围,从广义上说废弃地包括了在工业、农业、城市建设等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形式中,产生的种种没有进行利用的土地。这些废弃地在城市中被认为是“不美”的,而且对于建设者又很难处置,如果能在中心城区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把中心城区不美的用地采用生态恢复的方法加以绿化,不仅可以减少废弃地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的污染,还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化、美化环境。
例如:唐山南湖公园,位于唐山市中心区正南,规划用地面积106.5hm2,是唐山市南部采煤塌陷区绿化改造的一期工程。该地原是开滦煤矿采煤后塌陷波及区。境内有因地塌陷所形成的大水面,占地32.54hm2,还有部分农田废弃地、果园、垃圾场。1997年唐山市开始实施南部采煤塌陷区绿化工程,对南湖公园进行重新规划设计。现已成为唐山市民放松、休闲、健身的重要场所。
3.3 设计上注重绿地与空间的功能性
国外城市中心区绿地主要是从人性需求的角度出发,多数城市中心区绿地的设计都结合社会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理论,实地调查人们需求后再进行设计。我国城市中心区绿地则比较注重对于城市生态的保护,城市中心区有不少环境优美的“绿岛”,但缺乏人的参与性,要更多地注重绿地与公共空间的结合度。在人、地矛盾尤为突出的城市中心区,良好的空间品质、优美的景观环境和完善的公共设施会大大改善使用者的使用感受,促进积极社交活动的开展,城市中心区绿地的作用不容忽视。同时,对于城市中心区绿地的研究也应该打破成规,以全新的视角,综合考虑其功能及其形式,并密切结合我国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得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中心区绿地的研究成果。
唐山南湖公园
(1)深圳中心公园:深圳中心公园,面积约135.5万m2,其前身是福田区城市规划组团800m宽绿化隔离带。绿化带内还有福田河(宽约20m)蜿蜒纵贯其南北,兼具防洪排污的功能。1999年将其改为城市中心公园,除了最北区未动留有大片果林外,其余用地经改造后只留下少量的荔枝、龙眼林,并形成植物多样绿化景观。有较完善的道路系统,具备良好的公园设施和游赏空间,逐渐成为城市“氧吧”和市民所喜爱的以植物造景为主的市级综合性公园。能较好的满足城区市民的休闲、旅游等功能的需要。
(2)纽约中央公园:位于曼哈顿的纽约中央公园,面积广达341hm2,是一块完全人造的自然景观,每天有数以千计的市民与游客在此从事各项活动,1857年纽约市的决策者即将这座城市预留了公众使用的绿地,为忙碌紧张的生活提供一个悠闲的场所,公园四季皆美。公园的构思十分巧妙,它充分利用了原有的地形,多岩石处铺上一层薄薄的泥土,让青苔在上面任意生长;在密林中则辟出几条婉蜒曲折的小径;沼泽地上的片片水塘深挖以后,便成了微波荡漾的小湖;平坦的地面植上大片草皮,牧羊人可以赶着一群群山羊在这里放牧,给整个公园带来了牧场般的乡村气息。
此外,美国波士顿市的波士顿公园及其领近的公共花园都是波士顿城最为核心的地方,法国的拉维莱特公园以及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大型城中绿地在其选址以及生态与服务功能的设计上对我国中心绿地的建设都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4 城市中心区绿地的研究展望
(1)在理论研究上,首先,是对于城市中心区的定义依然没有达到广泛共识,城市中心区与CBD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明确;其次,城市中心区的用地性质和绿地分类也有待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2)在研究方法上,应对关于城市中心区其他范畴内的研究进行了解和总结,从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中吸取经验,以归纳出适合研究城市中心区绿地的方法。
(3)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浪潮中,在这一过程中城市中心区绿地处于十分微妙的地位,一方面城市中心区绿地对于城市中心区以及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景观美化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方面城市中心区绿地的面积又确实非常有限。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范围内使这些绿地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使这些绿地真正成为充满活力的城市“绿肺”,并且与城市中心区的各项功能所融合,就成了我们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4)虽然目前我国在城市中心区绿地研究方面的成就尚有待提高,但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城市仍处于发展之中,城市中心区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像西方国家那样极端,而城市中心区绿地也日益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因此现在进行城市中心区绿地的研究,不仅是对以前城市设计的总结,而且将对我国今后的城市中心区建设提出有力建议,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持续健康的发展。城市中心区绿地的研究也必将成为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的重要一环[4]。
纽约中央公园
5 结语
目前我国对于城市中心区绿地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城市中心区绿地的定义、范畴及分类都没有明确的研究成果。中心城区绿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还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注与参与,提高相关领导与专业人员的意识,才能真正做到对城区自然资源的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
[1] 吴明伟,孔令龙,陈联.城市中心区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 朱才斌,林坚.现代城市中心区功能特征与启示[M].城市发展研究,2000.
[3] 贾力,姜海荣,米艳杰.包头市赛汗塔拉生态园区植被的抚育管理[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7,28(4):259-263.
[4] 张益峰,徐春宁.中小型城市中心区规划研究:以昆山市北部片区中心区为例[M].规划师,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