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克兰建筑特色

2010-09-14刘少才

中国房地产业 2010年12期
关键词:市政厅奥克兰教堂

刘少才

奥克兰建筑特色

刘少才

奥克兰于1840年欧洲殖民者来此开始建镇,1841—1865年曾为新西兰首都,城市历史并不长,所以没有太古老的名胜古迹。奥克兰市范围很大,市区面积1086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07.9万人。奥克兰市是新西兰第一大城市,全国工业、商业和经济贸易中心和交通枢纽,全国近四分之一的人口都居住在这里。奥克兰地区面积3106.7平方公里,全地区人口129.4万(2007年6月)。人口密度1199.5人平方公里。拥有机械、造船和食品加工等工业,海运事业也十分发达。奥克兰城的建设,与港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16世纪初开始到20世纪结束,欧洲的殖民者都来自海上,所以城市最先建设的就是港口,以港口向外辐射。最初的模式是,上岸后先建简陋的码头,迎接后来人。然后马上建教堂,使得殖民者有做礼拜和集会的场所。奥克兰现存最早的教堂建于1886年,是木结构的教堂。女王街西是奥克兰市最大的教堂——圣帕特里克大教堂,建成于1884年,是这一时期教堂建筑的经典代表。设计师充分继承了英国哥特风格在教会建筑上体现的原则。外立面尽量追求细致而尊贵的比例分割,色彩简单高雅;耸立的钟楼显示教堂的尊严,同时也控制整个建筑的视觉焦点。

同一时期的教堂建筑还有1882年建成的圣安德鲁大教堂,1898年落成的圣保罗大教堂和圣马太大教堂等。与欧洲那些古老的大教堂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大小规模简直没法与之相比,有人估计可能是当时新西兰初建时经费不足的缘故。再后建一条商业街,沿着码头垂直方向延伸,进行贸易,满足生活需求。这种建筑模式便是西方殖民者典型的建城模式。到了20世纪初,奥克兰开始现代化,建火车站形成城市中心区。凡是从海上来的西欧殖民者所建的城市几乎都是这个建筑模式,如美洲的纽约、里约热内卢,非洲的开普敦、拉各斯,亚洲的加尔各答和马尼拉,澳洲的悉尼等。

第二阶段就是建市政厅,作为英国殖民统治者的标志。各国的市政厅虽然千差万别,但是英联邦国家的市政厅几乎是出于同一份图纸,最多也是在原图纸上有所改进或创新。奥克兰的市政厅建在女王街中段,建于1911年,是典型的英国殖民式建筑。绿色的圆顶是顶厅,下面是钟楼,以下是办公室,共同构成约5层的塔式顶楼,下面是两层楼的主楼,每层都十分高大,大门前是石柱支撑的孤形门廊,整个建筑在高台上,显得气势宏伟。

纵观欧洲各国的市政厅前都有一个像样的广场,奥克兰市政厅也不例外。奥克兰市政厅前的广场叫奥特亚广场,与别的国家市政厅前的广场不同的是,广场不是与市政厅在一个水平面上,而是一个下陷约3米的圆坑,直径100米,原来这个坑是个大火山坑。广场中间有花坛,周围有绿树环绕,还有大电影院、两层的商场、奥克兰旅游中心的建筑构成环形。

在圣帕特里克教堂和奥克兰市政厅之间是奥克兰的最高建筑——著名的蓝天塔,塔高328米。蓝天塔边就是奥克兰最著名的啥拉蓝天赌城。在女王街东面是艾伯特公园,占地78公顷,是城市的中心公园。公园在一座小山上,绿茵遍地,曲径通幽。艾伯特公园旁边是拥有新西兰专业最多的奥克兰大学和别具一格的奥克兰博物馆。奥克兰博物馆是哥特式建筑风格,建造在一座小山丘上,是一所收藏历史和民族文物的博物馆,里面展示了有关毛利族和波利尼西亚群岛的历史资料,馆前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 有人给奥克兰列出十大名胜,分别是女王街、市政厅、奥特亚广场、圣帕特里克教堂、蓝天塔、艾伯特公园、奥克兰港口大桥、奥克兰博物馆和城郊毛利祠堂。

奥克兰整个城市分为南北两部分,由奥克兰港口大桥连成一体。大桥建于1959年,离海面高43米。由于那里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大桥的设计过载量已无法满足需求,1969年又聘请日本专家设计,把大桥两侧加宽,由原设计的四车道增加到六车道,使大桥的过载量增加了1倍。现在该大桥一天可过往车辆10万辆以上,最多时达10.5万辆。桥北是住宅区,大多为木制平房,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奥克兰没有高楼的原因。当时建木制平房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盛产木材,既经济又便宜,也因为当地是地震多发地区,出于防地震考虑,故首选木制平房。

奥克兰是典型英国殖民建筑,最具典型的当数帕奈尔区,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19世纪极富殖民地色彩的建筑物。雅致的咖啡厅,小巧的白色庭院,雕花的小巧阳台,弯弯曲曲的石板路,活脱脱一座欧洲小城。帕奈尔区曾经是殖民官员的住宅区。据说,100年前的殖民官员们为解思乡之情,房屋多数都是依照维多利亚时代的式样而建。如今,这些重新装修过的,漆上粉红、淡蓝和浅绿的老房子,以文化村的形式复活,显得古老而又时髦,看来别有一番韵味,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奥克兰码头大楼是奥克兰市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1912年,早年是英国海关办公署。像这样的早期建筑,在年轻的新西兰就算是老古董文物级的建筑了。其实,在新西兰新市区新建的高层建筑处处可见,别说五层就是十层也有,不但办公楼有、写字楼有、公寓楼有、企业事学校医院有,居民楼也有,当然还有多家金融大楼。笔者虽然叫不上这些高层楼的名字和有些办公楼的单位,但有照片为证。

奥克兰建筑特点分为几个时期,如殖民建筑时期建筑(1865—1910年),像建于1884年的圣帕特里克大教堂,建于1882年的圣安德鲁大教堂,建于1898年的圣保罗大教堂和圣马太大教堂等。这个时期的建筑还体现在银行和保险类建筑,在十九世纪的最后二三十年中,奥克兰最繁华的商业大街——皇后大街上忽然就出现了近十家银行和保险业办公楼,但目前保存下来的只有新西兰银行大厦和奥克兰储蓄银行大厦两家,而且后者现在也被改造为一家麦当劳餐厅。

前现代建筑时期(1911-1935), 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主要承袭了美国的“芝加哥学派”,而作品以办公建筑为主。由于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实践中开始得到广泛应用,钢材和水泥的采用使得建筑可以往更高层数发展,开窗面积增大,建筑外立面较少追求传统的装饰符号,而变成整齐的窗墙间的纵横分割。如1918年建成的新西兰信托投资大厦,设计师受当时著名的美国建筑师沙利文的影响,将芝加哥风格的建筑根植于奥克兰。大厦总高八层(第九层为1990年加建),是当时奥克兰地区最高的建筑。大面积的方形外窗,纵横交错的分割线条,质感清晰的石材外墙面,都无异于同时代芝加哥街头的办公楼。1927年完成的Smith & Caughey Building百货大楼等都属于前现代建筑时期的代表作,主要是深受美国建筑的影响。

现代建筑时期(1935年后),由于上个世纪30年代大批的欧洲移民涌入奥克兰市,原来传统的独立住宅已经不堪重负,政府开始关注多层公寓的开发。这些新移民中不乏从欧洲大陆来的建筑师,于是他们在公寓的设计中使自己的专长得以发挥。从这时起,奥克兰建筑走上现代建筑轨道,高层大楼拔地而起。在这一时期,虽然奥克兰的建筑师们对现代建筑的追求仍在进行,但至少有两股潮流是有别于“现代建筑时期”的。一是部分建筑师开始尝试使用当地材料(以木材为主)完成现代建筑,并使它们适应当地气候,反映当地文化,也称“地方复兴派”,该派建筑师的实践活动始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另一派则传承上世纪80年代风行全球的后现代主义,成为奥克兰当地的“后现代派”建筑师。

上个世纪的最后十年,是奥克兰地区建筑繁荣发展的阶段,由于经济的良性循环和移民高潮的来临,各类建筑雨后春笋般地矗立在奥克兰的各条大街上,建筑风格也呈百花齐放的趋势。像1997年建筑的奥克兰电视塔,获得了1998年新西兰国家建筑大奖。落成于2000年的王子码头综合楼,获得了2000年新西兰建筑学会地方建筑设计奖。特别是进入新世纪的2000年后,城市迅猛发展,移民力度加大,人口增加,土地有限,奥克兰的高层建筑也紧跟城市发展的脚步相继拔地而起,这也是奥克兰城市经济、文化、历史变迁发展的必然和最好的见证。

猜你喜欢

市政厅奥克兰教堂
基律纳市政厅瑞典基律纳市
布尔诺Beatified Restituta教堂
挪威博德市政厅:真实版的“盗梦空间”
《教堂之夜》
“口罩车间”
电动垃圾车
70岁华裔律师竞选市议员
奥克兰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