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建筑产品分类和编码
2010-09-14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罗文斌魏素巍吕静刚
◎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罗文斌 曹 彬 魏素巍 张 萍 吕静刚
0 引言
分类与编码技术的研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进步,产品的极大丰富以后出现的。人们为了能够清楚的描述和区分,快速的检索所需要的信息,建立了索引目录,并给予了编号,这样就产生了分类与编码。分类与编码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取得了大量的应用,例如个人的身份证号码,图书分类与编码,地区的分类与编码(邮政编码),相关标准的分类与编码等。对于建筑产品而言,我国的分类编码研究起步的较晚,由于当前企业信息化以及工程建设信息化的需要,建筑产品分类与编码的研究必将成为大家关注的对象。
1 国外产品分类标准目录介绍
目前国际通行的产品分类标准目录主要有HS(商品名称和编码协调系统,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SITC(标准国际贸易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以及CPC(主要产品分类,Central Product Classification)。三种分类标准目录的产品范围、分类原则、结构和编码方法见下表1:
表1 三种国际产品分类标准目录概况
表1中所列出的产品分类标准中的分类原则以及结构和编码方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建筑产品的分类和编码应该在符合大的产品分类体系的情况下,进行细化,完成自己行业的产品分类和编码。
2 目前流行的建筑产品分类和编码标准对比
目前建筑产品分类编码在世界的发达国家中均有较为完备的分类体系,MasterFormat体系在美国推行的比较好,并且我国的标准主要参考了此标准,这里做简单介绍。
MasterFormatTM是为北美的大多数商业建筑设计和结构工程而编制的规范文本。它针对建筑需要、产品和活动的数据组织列出了分类名称和编码。通过标准化这些信息,使建筑师、承包商和供应商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方便产品的检索。
在MasterFormatTM2004版中,每个Masterformat分类和编码根据他们所覆盖的范围,在同一层级上定义了类目级别。第一层级标题,称之为“门类”,每个门类由二级分类、三级分类,有时有四级分类组成。各个级别分类逐级细化。命名规则是根据建筑产品或材料的典型建筑应用确定。在过去40年里,MasterFormatTM已经成为了美国组织商业建筑规范的首要标准,同时在AEC工业领域的许多实际项目中得到了应用。在2001年,CSI(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s Institute)连同CSC(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s Canada)一起完成了MasterFormatTM的扩展。
表2 建筑产品分类和编码标准对比
续表2
续表2
3 《建筑产品分类与编码》JG/T 151-2003介绍
2002年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会同相关单位制定了我国第一部关于建筑产品分类与编码的标准,标志着我国建筑产品分类编码技术开始了真正的发展阶段。JG/T 151-2003是参考了美国的MasterFormatTM早期的分类和编码方式,再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制定。
3.1 JG/T 151-2003的分类原则与编码结构
3.1.1 JG/T 151-2003的分类原则如下:
1)以实用为原则,即主要考虑国内外对建筑产品查询的习惯进行分类,不单纯从学科属性分类。
2)考虑了我国建筑行业按专业划分产品的习惯,将建筑产品分为通用、结构、建筑和设备四种类型。
3)考虑满足现代建筑产品信息管理的需要,适当照顾当前管理水平的现状。
3.1.2 JG/T 151-2003的编码结构如下:
1)代码种类采用复合码,由两种代码组成。由一个字母代表专业分类代码,分为通用(T)、结构(G)、建筑(J)、设备(S)。后面接四位数字,为类目识别代码。
2)代码结构采用大类、中类、小类、细类。大类由一个字母和一位数字表示,数字为工种类型分类。中类代码由大类代码后面三位数字表示,原则上以“00”结尾。小类代码由中类类目代码后面的两位数字表示,原则上以“0”或“5”结尾。细类代码由最后一位数字表示。
4 建筑产品分类与编码需要解决的问题
建筑产品分类与编码的主要问题,建筑产品的分类原则与编码方式是问题的重点。
4.1 建筑产品分类原则
为了使分类能够顺利的进行,并且具有一定的延续性,科学性,实用性,科学合理的分类原则是关键。通常来说信息的分类应该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扩延性、兼容性、综合实用性的原则【3】。在实际的分类过程中要做到这些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和分析,往往也不能很好的达到上面所说的所有要求。特别对于建筑产品而言,难度更大。建筑产品涉及面广,种类繁多。因此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还应满足行业使用习惯、体现科学分类引导作用,适当抛弃一些固有的宏观公认分类,准确规定各分类包含的内容,尽量与国际接轨。例如对于行业公认的专业分类可以适当放弃,不必再增加分类的层级,也同时减轻了代码的复杂性。从材料的角度和应用的角度进行详细的划分,并做好定义,能归并的则归并。例如保温材料,在建筑专业中有应用,设备专业同样有应用,材料大致相同,只是应用部位、方法以及对材料的要求不同而已,这样可以在分类上清晰明确。
4.2 建筑产品分类方法
从目前的应用来看,对于建筑产品的分类大体都采用的了线分类方法,即是将分类对象按所选定的若干个属性或特征逐次地分成相应若干个层级的类目,并排成一个有层次的,逐渐展开的分类体系【3】。这种分类方式有一定的风险性,需要让使用者逐渐的适应、习惯分类制定者的思路。例如一种建筑产品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类,那么使用者的习惯不同,可能希望的分类方式也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分类制定者提出较为科学的分类方法,引导使用者慢慢习惯,成为一种公认的分类方式。
4.3 建筑产品编码
JG/T 151-2003现在采用的编码方式是采用的字母与数字的组合形式,当前使用这种编码方式的常常是行业内或者企业内部的一种编码方式,例如机械制造业对于零部件的编码等。全数字编码方式现在正在被大多数的国家和行业接受,全数字编码方式有着诸多的优势。
1)方便与国际接轨。现在国际通行的几种编码方式,包括我国的《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GB/T7635也采用了全数字的编码方式。JG/T 151-2003中的大类代码为汉语拼音,不方便对外交流。
2)扩展性强。4位数字的编码体系远远不能满足现在建筑产品的发展情况,采用8位,甚至10位数字编码结构能非常轻松的满足建筑产品的快速发展。
3)更加合理。代码结构与分类体系能够更好的结合,并且更加的灵活。
既有的建筑产品编码体系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现在的使用,采用新的编码体系将是一种趋势。
5 数据的扩展与维护
5.1 建立注册机构
建筑产品分类与编码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技术,要快速的适应实际的工作需要,不断的更新和发展。更重要的是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相对应的规则,在建立自己的信息系统时,不随意更改分类和编码信息,导致后期数据交换的困难。这就需要建议一个分类与编码的注册机构,统一一个注册机制,进行建筑产品分类与编码的统一管理,为今后行业的交流、数据的交换奠定良好的信息交换平台。
5.2 统一维护更新
分类与编码的维护和更新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技术发展迅速,建筑产品日新月异,想让一个标准永远适用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现实的。但是更新不能随意更新,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机制来更新,这样才能不断保持先进、实用和科学。
6 结论
6.1 建筑产品分类与编码的研究工作刻不容缓,我国需要统一分类方式和方法,确定合理的编码方式,为建立我们自己的建筑行业信息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6.2 《建筑产品分类与编码》JG/T 151-2003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使用需求,亟待修订。
6.3 建立良好的注册机制和更新机制,保证建筑产品分类与编码持续、科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