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医疗机构化学中毒卫生应急个体防护现状调查
2010-09-13张恒东朱宝立王建锋
张恒东,朱宝立,白 莹,王建锋,韩 磊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南京 210009)
对重大职业中毒事件的中毒患者的现场抢救、运转、诊断、治疗、院内感染控制、检测样本采集、配合进行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是医疗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应急的任务之一[1],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在配备相应等级的个体防护装备的条件下方可进入作业区。为全面掌握我省医疗机构在化学中毒应急能力现况,提出人员和装备建议,对2007年全省各级承担化学中毒卫生应急的医疗机构个体防护装备进行了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7年4 ~7月,对江苏省承担化学中毒急救的86 家三级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省级1 家,地市级9 家,县区级76 家。
1.2 方法
1.2.1 调查问卷 调查表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提供。采用问卷方式进行调查。
1.2.2 调查内容 包括个体防护装备配置,中毒事件处理现场个体防护装备使用,个体防护装备培训、演练,个体防护装备日常维护、更新,呼吸防护器使用等五个方面。
1.2.3 质量控制 为确保数据质量的可靠性,调查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统一实施,调查表由专人负责审核、验收。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经审核合格后,采用EpiData 3.0 双录入核对后,建立数据库,并使用SPSS 1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个体防护装备配置情况
见表1。
表1 个体防护装备配置情况
2.2 2006年处理中毒事件现场时个体防护装备使用情况
见表2。
2.3 参与中毒事件处理人员个体防护装备培训、演练情况
在调查获得有效数据的35 家医疗机构中,个体防护装备培训情况见表3。进行中毒事件处理人员个体防护装备演练 22 家(62.9%)、未演练 13 家(37.1%)。
2.4 个体防护装备进行日常维护、更新
见表4。
表2 2006年处理中毒事件现场个体防护装备使用情况[n(%)]
表3 中毒事件处理人员个体防护装备培训情况
表4 对个体防护装备进行日常维护、更新情况
2.5 半面型呼吸防护器专人使用
医疗机构中,有7 家(21.2%)机构半面型呼吸防护器专人使用(拥有半面型呼吸防护器共33 家单位),26 家(78.8%)未固定专人使用;1 家(4.0%)每年对全面型呼吸防护器作适合性检验1次(共25 家机构有全面型呼吸防护器),仅初次购买时做过6 家(24.0%),从未做过14 家(56.0%),其他情况4 家(16.0%)。
3 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50 家医疗机构中未配置应对化学中毒个体防护装置,高达调查总数的58.1%;在中毒事件处置现场,每次严格按照防护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的医疗机构仅9 家;医疗机构中8 家参与中毒事件处理人员未进行任何个体防护装备培训,13 家未进行个体防护装备演练。在个体防护装备日常维护、更新以及呼吸防护器使用方面,情况也同样不容乐观。
个人防护装备(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是人们预防伤亡事故和减少职业病危害必备的重要用品,对保护劳动者生命安全与健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据统计,在各类伤亡事故中有15%与个体防护装备有关,实际情况可能比这个数字还要大[2]。有调查显示,根据《急性职业中毒患者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表》中所列的10 种中毒原因,窒息性气体、有机溶剂、金属及类金属化合物等引起的急性职业中毒,没有个人防护设备均列第2 位,不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或使用不当在10 种中毒事故原因中分别排第5、5、6 位[3]。防护装备的使用有专业性,使用者必须在充分了解每种防护装置的性能、限制及使用方法的前提下,才能进行选用和穿戴。在完成防护用品配备后,必须安排使用者的培训、演练,对使用呼吸面罩的人员,还必须接受面罩适合性检验,避免泄漏[4]。
近年来,随着江苏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化学中毒屡有发生,给江苏省卫生应急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5-6],医疗救治作为应急救援的重要环节,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我省在中毒现场卫生应急医疗机构个体防护上的落后局面。
[1]王陇德.卫生应急工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21.
[2]王万起.个体防护装备在安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个体防护装备,2003,(1):25.
[3]余彬.个体防护用品概述[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34-37.
[4]孙承业,姚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救援中的个体防护[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4,38(6):427-428.
[5]朱宝立,李少东,袁家牛.科学规划,建立江苏省化学中毒应急救援体系[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7,20(5):333-335.
[6]张恒东,朱宝立,白莹,等.江苏省疾病控制机构化学中毒事件应急能力调查[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2009,27(5):277-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