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农业信息服务的需求分析
2010-09-12金瑜雪陈兵林
金瑜雪,陈兵林
(1.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图书馆,浙江 温州 325006;2.南京农业大学 农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极大地改变了传统产业的生产和销售模式,为传统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和难得的机遇[1]。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即“三农”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弱势产业与群体,信息技术的巨大推动作用刚刚起步,我国“三农”跨越式发展还蕴藏着巨大潜力。我国地域广阔,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差别大,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而农业科技的区域性特点又特别明显,因此,搞好区域性农业信息化建设,对推广当地先进农业科技、培育现代农民以及发展当地农业产业经济具有深远意义。
浙江省温州市地处东南沿海,经济发达,计算机网络等硬件设施条件相对良好,走在全国、全省前列,这是温州市全面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最大优势。搞好农业信息化服务,摸清服务对象对农业信息的需求是关键。定期在本地区开展各类调查,真正了解农民、种田大户和农业企业经营者对农业信息的实际需求,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基于此,在2009年3-4月,对温州市9个县 (市、区)21个乡镇开展了一次关于“温州市农村信息服务需求”的问卷调查,以期为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1 调查方法
根据接受调查人员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所在地区等不同层次随机抽样调查,采用入户访谈和问卷调查方式,当场填写当场收回。问卷以农村被调查者的信息意识、信息需求内容、获取频度、获取障碍、获取方式、产品销售渠道及目前最迫切需要的培训内容等方面设计调查表,以期通过本次调查取得第一手资料,了解农村有关人员真正的信息需求状况。
共发放调查问卷表350份,收回有效问卷320份。调查地区遍布平阳、泰顺、苍南、瑞安、永嘉、洞头、瓯海、乐清、文成等9个县 (市、区)21个乡镇,温州的山区、平原、海岛等各类型地区,各种特色产业群的乡镇基本均有涉及。调查对象有农民、渔民、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政府部门人员等。年龄在31~60岁的占80.9%,小学至高中学历占79%,大专以上的基本为乡镇干部、企业管理人员;种、养殖业从业人员占57.3%,涉农企业从业人员占25.4%,乡镇干部占10.1%(表1)。这样的受访群体在温州地区农村应该是有代表性的,他们是接收、传播农业信息的主体。在不识字的农民中调查信息服务需求意义不大,因此在选择调查对象时有意识地多选择真正有信息需求且有一定能力接收信息或通过培训可以接收信息的群体。
2 结果与分析
2.1 信息意识
80%的被调查者认为信息很重要或重要,但有57%的被调查者每月仅看1次、偶尔或几乎不看,说明还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只是浅层次的认识。超过4成的被调查者真正意识到信息的重要并付诸行动 (表2),还是比较令人欣慰的。
表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2.2 农产品销售渠道
从表3可以看出,专业合作社已经在温州农村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专业合作社销售正在日益受到农民的欢迎。未来最好的销售渠道中通过专业合作社、企业、农贸市场等市场运作占70.9%,政府收购排在第4,仅占14.1%,比例与网络商店相当。说明温州地区的农民市场意识较强,不依赖政府。另外有43人次认为网络商店是未来理想的销售渠道,占总调查人数的13.4%,说明网络意识开始萌动。
表2 温州市农民的信息意识
表3 温州市农民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前5种选项
2.3 信息需求内容
农产品市场需求与销售信息、农业实用技术信息是被调查者最需要的信息内容,同时,农村政策法规、农业专家人才、气象、农村医疗、农机、农资化肥、乡 (镇)村政务公开、识别产品真伪等信息同样受到关注。栽培、养殖技术、优良品种信息、病虫害防治依然是农民最需要的农业科技信息,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结构调整开始受到越来越多农民的关注 (表4)。调查中还有被调查者特别提到需要农产品营销渠道、订单合同等信息,说明目前销售信息还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2.4 获取信息手段
在当前温州农村,能人示范和熟人交际仍是信息获取的主要途径。但令人欣喜的是,从乡 (镇)村信息站或信息员处获取信息比例占35.3% (表5),成为农民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说明近几年的农村基层信息站、信息员队伍建设成效明显。更值得一提的是选择浙江农民信箱与电脑网络的分别有54、57人次,说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正逐渐被农民所接受。电视以其快捷、普及、操作简单等特点被农民认为是最希望采用的方式 (表5),因此通过电视发布主要的农业信息仍是当前最重要的信息阵地。电脑网络排在第4位,也是该地区农民信息意识提高的重要标志。值得注意的是,手机短信是继其它之后位列第6,有41票,占12.8%。手机是目前我国普及率最高的通讯工具,通过浙江农民信箱平台发送手机短信对解决农村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或许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此外,有受调查者特别指出,最好有一个统一的专门的农业信息网供他们查阅。
表4 温州市农民信息需求的前5种选项
表5 温州市农民获取信息的手段前5种选项
泰顺县仙稔乡是温州市电视上网工程的首批试点乡镇,共30名被调查者,在“您最希望用哪种方式快速获得有用信息”选项中,有30%的被调查者即9人选择了能上网的电视 (表6),比例明显高于其它乡镇。温州全市范围此选项只有31票,仅占9.7%,说明有些方式不是农民不喜欢而是因为不了解。对仙稔乡来说,相对于其它获取信息的方式而言电视上网只有30%的选择率,显然还不能说该试点工程达到良好效果 (该乡30名受调查者中约有60%家庭安装了机顶盒)。
表6 泰顺县仙稔乡被调查者获取信息的手段前5种选项
2.5 信息获取的主要障碍及培训需求
缺乏合适的信息或信息过时与信息太多难辨真伪成为农民获取信息的最大障碍,占59.7% (表7)。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信息源头质量的重要性,“最初一公里问题”与“最后一公里问题”一样,困扰着温州市农村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其次是农民的文化程度,也是当前农村被调查者获取信息主要障碍。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农民的文化知识培训还任重而道远。不会操作电脑、查询信息,鉴别信息能力薄弱是信息技术普及的瓶颈,值得欣慰的是,人们已经意识到这一点。除了种养技术、新品种介绍、加工技术外,电脑培训、文化知识培训位列第2、第3而成为农民最迫切需要的服务,这些可为地方政府组织农民培训提供参考。
2.6 较受欢迎的地方涉农网站
在经常上网查阅信息的被调查者中,温州市农业局的官方网站温州农业信息网和浙江农民信箱相对较受欢迎 (表8)。有多位被调查者在调查表上留言,建议有关部门建设一个统一的权威的综合涉农信息网站。温州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决策部门不妨以这两大网站 (或温州农网)为基础,不断充实、完善本地区的信息内容,这或许比重新推出一个全新的综合网站更经济、高效。
表7 温州市农民信息获取的障碍及培训需求的前5种选择项
表8 较受温州市农民欢迎的地方涉农网站的前5种选择项
3 建议
3.1 开展分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农民培训
针对不同文化层次和信息需求,开展分层次的农业信息教育培训。一般从事小规模种植、养殖业的农民、渔民由于文化水平的制约,他们更需要文化知识、电脑操作知识、农业实用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培训,手机短信、电视播报、个别指导等信息服务载体和方式更受他们欢迎。乡、村信息员、涉农企业经营人员、种田大户等更需要的是通过电脑网络获取市场营销信息、新技术信息、加工信息等。目前农村信息员培训已经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经培训考核合格才能上岗。但普通农民培训还是不够重视和普及。普通农民文化素质、信息素养低下是形成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里,应把培训重点转移到普通农民大众的普及教育上来。
针对农民信息素养的培训,不仅要进行普通的电脑操作培训,更重要的是应该让农民了解主要的农业信息网站,有哪些与自身密切相关的栏目信息,如何在海量信息中快速查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通过实践操作,结合实际,让农民尝到甜头。这些培训由社会上普通的电脑培训机构恐难以胜任,应由从事农业信息研究和服务的专家、各级农技人员、信息员来承担授课任务,不求数量,但求质量,以点带面,以求产生辐射效应。
3.2 完善农业信息申报制度,提高农业信息质量
目前我国尚没有建立健全的农业信息化法规,地方政府有必要制订农业信息申报制度和实名制,政府职能部门严格把关,保证信息质量真实性、有效性及知识产权等,维护农业信息化主体的权益并积极促进信息的共享。像农民信箱的实名制注册就从源头上把关,效果明显,值得借鉴。温州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在农业信息申报制度方面不妨先行一步,建立市、县、乡镇、村四级网络信息采集规范及标准,明确各级信息采集的责任与义务,将信息采集的真实性、针对性、及时性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实行奖惩挂钩,改变目前农业宏观信息多、微观信息少,生产性信息多、市场性信息少,全国性信息多、区域性信息少的状况。在此基础上,制订出台相关地方性信息申报制度法规。
3.3 整合农业信息资源,实现一站式服务
据了解,浙江省信息办将整合和开发各类涉农信息资源,建立全省性的第3方平台——浙江省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集约化开发和建设村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与各部门涉农信息系统的应用互为接入和资源共享,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提供拿来即用的综合信息服务[2]。服务平台将实现基层政务管理信息系统、村级门户网站群、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系统、应用接入和资源共享、农业电子商务系统等功能。温州市可借助这个平台,综合温州农网、温州农贸网、温州气象网等信息资源和人才资源,把温州市的区域性信息内容建设好、落实好。这不失是一种快捷、高效的办法,可避免重复建设,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3.4 加强基层信息站和信息员队伍建设
温州作为经济较发达地区,硬件网络建设居全省前列。但由于该地区区域差异大,平原与山区农民的文化素质差别大,通过电脑接收信息还有不少困难。在现阶段,应尝试通过电视、热线电话、短信服务、信息员及农技员走村入户、送科技下乡、上门培训等多种媒介形式向农民传递农业信息。在农民经常聚集或培训的地点设立信息超市,帮助农民收集、发布信息,解决从乡镇到农民的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问题”。
3.5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调查结果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在温州农村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专业合作社销售农产品正在日益受到农民的欢迎。应该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组建、参与合作社,让农民通过这类组织及时了解市场行情,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营销能力,形成规模效应,实现利润最大化。
[1]黄伟.以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EB/OL].[2010-02-13].http://www.jjxj.com.cn/articles/10710.html.
[2]顾瑾.实现涉农资源开发共享,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浙江将建全省统一的农村信息化平台.[EB/OL].[2010-02-13 ]. http://www. cnii. com. cn/20080623/ca5031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