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竞技健美操新规则难度评分变化特点及对策研究

2010-09-11朱晓娜韦启程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竞技规则运动员

朱晓娜,韦启程

竞技健美操新规则难度评分变化特点及对策研究

朱晓娜,韦启程

(周口师范学院公共体育教研部,河南周口466000)

运用专家访谈法和录像分析法,对2009和2005年版的国际竞技健美操评分规则进行对比,探讨新规则中难度动作评分的主要变化特点,对难度动作的训练和编排提出意见和建议,旨在为竞技健美操运动健康发展提供指导.

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难度动作;训练和编排

难度动作是竞技健美操的主干,也是决定其成套动作难易评判的唯一标准,其编排和训练对竞技健美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国际体操联合会(FIG)颁发的2009—2012周期的竞赛规则是今后4年间国际和国内竞赛的基本准则,是裁判员进行评分的基本依据,也是运动员、教练员训练的指南.新规则中完成与难度裁判指南在原有的基础上作了较大的修改与补充.本文将对新旧规则间的异同做深入细致地对比研究,并对难度动作的编排和训练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把握健美操竞赛的发展方向及健美操运动的教学和训练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FIG2001年、2005年、2009年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

1.2 研究方法

1.2.1 专家访谈法

在青岛举办的新周期规则培训期间,就新规则对难度动作的影响问题,曾与到会的国内外专家进行了访谈.

1.2.2 录像分析法

运用新规则对2008年健美操世界锦标赛的录像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规则的变化

2.1.1 难度分类不变,细节做了一些调整

难度动作仍然分为:A动力性力量、B静力性力量、C跳与跃、D平衡与柔韧,但是细节进行了一些修改和调整,对动作类属和分值的划分更为科学合理.如A155单臂文森俯卧撑、C781弹踢这两个动作在上个周期内没有任何运动员采用,所以在本周期中删除.弹踢可以作为步伐,不再是难度动作.

A组动力性力量中的开普类动作除A297开普转体180度成俯撑、A299开普转体360度成俯撑留在A组外,其他的开普类动作都移到了D组.

调整了一些难度分:曲体跳由0.3改为0.4,剪式变身跳由0.4改为0.5,曲体跳类动作和剪式变身跳类动作的分值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0.1.

2.1.2 难度数量的要求

对2001、2005、2009三个版本竞赛规则中难度动作评分标准进行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在上周期中所有项目都是最多12个难度动作,但由于本周期中男单、女单项目的时间改为1分30秒,难度动作的数量也降为10个,地面动作不能超过5个,其他的项目仍然保持原有的最多12个,地面动作不能超过6个的要求.对单人比赛的时间和难度数量的要求看似降低了,但是对于运动员的体能、技术水平、完成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3 关于难度系数

由表1的难度系数一栏可以看到,在2001-2004的规则里面有女运动员参加的三人和六人的难度系数分别是1.7和1.8,所以在此周期内很多三人操和六人操都有女性运动员参与.2005-2008的难度系数则全部改为2,此项改动降低了对性别组合比例的限制,可以自由变化男女运动员搭配,给了风格和表现力更多的空间,但同时也对女运动员的各项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男女存在着先天性的体质差异,女性运动员的柔韧比男性运动员稍好,可是在力量上与男性运动员存在很大的差距,而大多难度动作都需要良好的力量素质做基础,女性运动员并没有优势.此项难度系数规定大大降低了竞技健美操三人和集体项目中女运动员的参与,很多国家的健美操队都是男子组合,如中国的三人和六人全是男性运动员.在竞技运动中应该关注到男女的性别差异,所以在本周期中三人和六人项目中,如果有女运动员参加难度系数就为1.9.这就使比赛的评定更加公正,也会促进女子竞技健美操的发展.

表1 规则对比分析结果

2.1.4 关于组合难度

2009-2012周期竞技健美操新规则仍然采用“组合难度”的规定,并且进行了更为准确的定义:“成套动作所选择的12个难度动作中的2个难度可以在没有任何停顿、犹豫和过渡的前提下直接组合.这2个难度可以是同组别或不同组别,但必须是不同根.他们将被视为2个难度,但这2个动作不得重复出现在成套动作中.若这2个难度均达到了最低完成标准,将会得到0.1的加分.这2个动作必须在难度表中有编号和分值”.新规则对组合的方式进行了更为准确清晰的描述,即“没有任何停顿、犹豫和过渡的前提下组合”,使定义更为准确.

2.1.5 托举中的难度动作

本周期规则规定在托举过程中完成的难度动作,将不予记写和计算.在混双、三人和六人项目中,运动员与运动员有身体接触或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完成的难度动作,将不被计算.

此项改变要求运动员只能凭借自身的能力来完成难度动作,借助他人力量的动作,如上周期最常用的难度值为1.0的配合文森在本周期内将不被视为难度动作.

2.1.6 难度动作的最低完成要求

本周期中对很多难度动作的最低完成要求进行了修订,举例如下:

1)托马斯类.开始位置必须从双臂前撑开始,整个动作过程中,双脚不得触地,双腿必须展示完整的回旋.

2)直升飞机类.身体转体时必须仅以上背部为转轴,开始和结束方向必须相同.所有以文森姿态结束的难度动作:在落地时必须立刻展示文森姿态,成文森姿态落地时,前腿必须立刻放在支撑臂肱三头肌上端.

3)水平肘撑类和水平支撑类.身体必须成一直线,不得超过水平面以上20度(上周期是30度),髋关节夹角不得大于40度,脚必须在头上位置.

4)转体与平衡.全部转体动作,支撑脚必须始终保持与地面接触.

2.1.7 关于新难度动作

在比赛中出现的不在难度动作表中的动作只给予0.3分.唯有健美操技委会具有评价新的难度动作的资格,其将会每年公布一次新评价的难度动作表.新难度动作的书面申请及动作录像必须在每年的1月31日前寄至国际体联秘书处.

要求申请的难度动作必须从正面和侧面进行影像,难度动作必须达到最低的完成标准,且须在竞赛场地或不高于15厘米的垫子上完成,未达到以上标准的难度动作,健美操委员会将拒绝对其进行难度等级评判.每年的3月30日之前,会员国将会收到定级后的新难度动作通知,FIG秘书处每年将出版最新的难度动作表.

2.2 录像分析结果

运用新规则对2008健美操世界锦标赛的录像进行分析,发现存在下列问题:

2.2.1 完成和难度评分方面

很多运动员的难度动作都无法达到最低完成要求,或者是完成中存在错误.比如:结束时成文森太慢,没有将腿放在肱三头肌上端;托马斯以单臂支撑开始,旋转过程中脚触地;支撑转体度数不够,支撑动作不够两秒;水平支撑时身体与水平面的角度太大,髋关节角度太大;等等.完成和难度评分规定如果动作没有达到最低标准动作将以0分计算,还不被视为组别难度,缺一个组别难度就会被减掉1.0分,另外完成裁判还要扣除完成分.

2.2.2 艺术评分方面

艺术评分出现的主要问题是难度和操化的连接不流畅,出现停顿或者连接动作太简单.很多运动员为了在体力充沛时完成难度动作,把难度动作都安排在整套动作的前面,或者集中时间做难度,这些都会使艺术评分过低.因为新规则不仅规定要注重难度动作的空间(地面、站立、腾空)分布,不允许任何空间过度集中使用,还要求时间分布也要均匀,难度动作要均匀地分布在整套体操中.

3 建议

3.1 难度动作的训练

3.1.1 科学选材,加强后备力量储备

竞技健美操在我国是一个新兴项目,只有短短的十几年时间,运动员大多是由体操或者艺术体操转过来的.毕竟体操、艺术体操和健美操的动作技术还是有差别的,所以要重视培养专业的健美操运动员.受竞赛规则的影响,我国的男性运动员偏多,这对于一个项目的长远发展是不合理的,要注意女运动员的培养.

3.1.2 全面提高身体素质,重视体能训练

传统的观念认为竞技健美操属于技能主导类项目,所以训练方式是以提高运动员的技能水平为主.但随着当代比赛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运动成绩不完全取决于运动员技能水平的高低,还取决于运动员的综合竞技能力,特别是对运动员的体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规则中“根命名”、“难度组合”的出现,标志着难度动作向高难化、多样化的趋势发展,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体能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一名优秀的健美操运动员必须具备超凡的、全面的身体素质和超强的体能,才能完美完成难度动作.身体素质和体能的全面拓展是未来竞技健美操“高标准”完美完成动作质量的保障.

3.1.3 突出完成质量,追求完美完成

随着国际竞技健美操比赛水平的不断提高,竞赛激烈程度的不断增强,各国运动员在各自的成套动作中都加入了高难度的动作来提高竞争力.但是,如果不顾运动员的体能现状盲目的追求高分值的难度,只会弄巧成拙.新规则中除了对难度动作的完成质量进行了限制外,还对因未完成难度动作而造成的缺组扣除1.0分.重视难度动作的规格,高质量完美地完成动作,是国际竞技健美操的发展趋势之一.

3.1.4 重视系统化、科学化的训练手段

竞技健美操作为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并不是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受“举国体制”的限制,国家对健美操运动的投入不多,资金来源基本上以社会、集体、个人为主要形式.国家队运动员都是在比赛前临时抽调进行集训,因此训练缺乏计划性、系统性.另外,还要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改进训练的手段和方法,运用高科技动作拟合模型,保证运动员的营养和运动后的恢复.只有靠系统化和科学化训练才能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高质量的完成难度动作.

3.1.5 加强难度动作的力学分析

运动生物力学是任何运动存在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健美操的各个难度动作都是在人体自身的外力与内力的整体作用下完成的,运动生物力学原理贯穿在每个健美操难度动作中.无论是对难度动作进行创新,还是训练手段的选择和改进以及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防治等问题,都需要与生物力学相结合.例如对跳与跃动作的起跳、空中姿态的控制、落地缓冲技术中各种力度、角度参数的定量分析,转体翻转动作时身体垂直轴、矢状轴、额状轴的建立与控制,等等.只有揭示竞技健美操运动技术力学原理,结合运动员个人特点和专项特点,建立合理的动作技术模式,分析其技术特点,才能使运动员更好地掌握和完成难度动作.

3.2 难度动作的编排

3.2.1 合理选择难度动作

教练员在训练时要认真分析每一难度动作的技术原理和技术要求以及运动员所具备的身体素质,同时还要结合运动员的具体特点、优势,注重从新规则要求出发,结合个人特点进行训练,完美地完成每一个难度动作.

3.2.2 提倡难度动作连接

“组合难度”就像一把双刃剑,既有一定的风险性,但又因为其高价值和时空的“经济性”具有非常强的吸引力.在一套竞技健美操12个难度中,除完美完成四组难度各1个外,其余8个难度可最大限度地组成4个“难度组合”,那将得到4个0.1的加分.这些加分对于“寸土必争”的高水平竞技非常重要.独特的连接方式可以充分体现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竞技能力,也能增加编排的艺术性.是否使用“组合难度”以及使用“组合难度”数量的多少,是衡量一个优秀运动员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编排时要在运动员能完成的情况下尽量多的采用“组合难度”.

3.2.3 增加编排的艺术性

在整套动作编排中难度动作不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东西,随意安排,它应同整套操融合为一体.应从运动员的体能动态、身体素质能力、成套操所要表现的音乐内涵及规则要求等方面考虑,利用难度动作的合理布局来提高整套操的艺术价值.

[1]国际体操联合会.国际健美操评分规则2001-2004 [S].2001.

[2]国际体操联合会.国际健美操评分规则2005-2008 [S].2005.

[3]国际体操联合会.国际健美操评分规则2009-2012 [S].2009.

[4]刘逢翔.从2005年评分规则的修订看竞技健美操的发展趋势[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93-95.

[5]金丽娜,魏纯镭.从规则的演变看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的发展[J].浙江体育科学,2007(5):55-57.

[6]董新军,刁在箴.国际健美操2005版新规则变化的主要特点及竞技性展望[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 91-94.

[7]董新军,刁在箴,姜铁军,等.竞技健美操新版规则变化的特点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3): 407-408.

[8]胡飞燕.竞技健美操新规则与难度动作体系的互动机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6):54-57.

[9]丁小红,马鸿韬.对我国竞技健美操规则演变的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276-278.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 about the change of the sophisticated motion in the new pointing rules of international sports aerobics and its strategy

ZHU Xiaona,WEI Qicheng
(PE Department,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Zhoukou 466000,China)

Adopted the methods of expert interview and video,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with the pointing rules of the international sports aerobics between the 2009 and the 2005,this paper explored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about the change of the sophisticated motion in the new rules.Therefore,came up with some suggestions and proposals on the training and combination,expecting to provide directive opinion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aerobics.

sports aerobics;competition rules;sophisticated motion;training and combination

G837

A

1671-9476(2010)05-0118-04

2010-04-17;

2010-05-11

朱晓娜(1978-),女,河南南召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竞技规则运动员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竞技精神
让规则不规则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花与竞技少女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