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东巴文中的简省和羡余*
2010-09-11范常喜
范常喜
(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广东广州 510275)
纳西东巴文中的简省和羡余*
范常喜
(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广东广州 510275)
简省和羡余是文字发展过程中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纳西东巴文虽属较为原始的古文字系统,但同样存在这两种情况,本文拟把纳西东巴文中简省和羡余作一分类描述,初步归纳出导致纳西东巴文简省和羡余的特点和原因,为纳西东巴文及普通文字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纳西东巴文;简省;羡余;文字
简省和羡余是文字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纳西东巴文虽属较为原始的古文字系统,同样存在这两种情况,本文拟把简省和羡余两种现象在纳西东巴文中的各种表现作一分类描述,初步归纳出导致纳西东巴文简省和羡余的原因,为纳西东巴文及普通文字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本文所用纳西东巴文主要出自方国瑜先生《纳西象形文字谱》(以下简称《谱》)[1]和李霖灿《么此象形文字字典》(以下简称《象》),[2]字形前面的数字为本字形在两书中的编号。东巴文中例字标音送气符号改为h,韵母v改作v,声调竖标改用数码。
一、纳西东巴文中的简省
纳西东巴文中的简省大体有以下几种:
1、象形字中以部分代整体的简省。如:
二、纳西东巴文中的羡余
2、注音式形声字中声符的羡余。所谓注音式形声字是指此类字系在同音同义的象形、会意字上加注声符而成。去掉声符后充当形符的象形、会意字作为与形声字对立的非形声形式,仍能自足地表示形声字所表示的词语。从这种角度来看,这类字中所注声符是多余的。
3、加形式形声字中形符的羡余[4](P44)
此类字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象形字加形符而成。如:
三、纳西东巴文简省和羡余的特点和原因
(一)特点
1、纳西东巴文中的简省和羡余均比较复杂多样。简省有象形字中部分代整体的简省、会意字中构件的简省、形声字中的省形和省声以及字组中的字形简化等四种形式;羡余有合体象形字中附加成分的羡余、注音式形声字中声符的羡余、加形式形声字中形符的羡余、形声字中的多余声符以及其他形式的羡余五种表现形式。
2、若从总体的单字结构衡量,东巴文已有比较明显的“繁化”趋势。这从东巴文中声符及形符等众多形式的结构性羡余可以充分看出来,合体象形字中附加成分的羡余等非结构性羡余在整个东巴文羡余系统中所占比重毕竟较小。从此种意义上说,东巴文中“繁化”的趋势要略大于“简化”的趋势。
(二)原因
1、原苏联文字学家B·A·伊斯特林曾指出:“在所有古老的文字体系中,除了使表词文字适于确切表达言语以外,还发生另一种合乎规律的过程,即符号的书写形式简化,失去原来的图画性质的过程。”[5](P158)任何原始图画在脱离图画进入文字体系之后,使用者追求方便实用的趋向,以及字符在组合成新字形的过程中讲求字形的简洁,使得字形会在原有字形基础上发生一定的简化,纳西东巴文虽然形态较为原始,但她已经进入与纳西语语言中的成份(词或句)相对应的文字体系,必然也会受到此种“趋简律”的支配,[6](P814)从而形成了上述种种形式的简省。
2、“一切自然语言都具有羡余现象,羡余现象是‘语言学家新揭示的语言的三个本质特征’之一。”[7](P1)文字为了便于书写,受“简易律”的支配,有简化的趋势,但同时为了便于理解,要求音义明确,受“区别律”的支配,[6](P814)又有繁化的趋势,从而产生羡余,可以说上述东巴文中的诸种羡余均与此有关。
此外,东巴文自身历时的发展以及纳西族人讲究对称的审美观念也会造成部分东巴文的羡余。如:[599]冷和[697][ko21]爱,两字中的多余声符可能是求字形平衡所致;而《象》[1807]跪和《象》[850]去,两字中声符羡余可能是后人不明形声字字源而赘加。
3、东巴文表现出的较强的“繁化”趋势,可能与其尚处于文字发展的初期阶段有关。文字发展的早期阶段主要还是为满足记录语言的需要,造出更多更易于识记的单字为主,所以当时造字的人们更多注意的是为表意明确而添加必要的羡余成分(声符或形符),而非更多的简省。这从汉字的早期形态——甲骨文的实际也可以得到证明,陈炜湛先生曾指出:“就单字结构而论,在二百七十三年之中甲骨文字逐渐趋向繁复,是由简到繁,而不是由繁到简。”[8](P75)只有当文字达到基本满足记录语言的一定数量时,人们才在大量的运用过程中将原有的繁杂字形进行合理地简省,从而会使简省在文字发展过程中突显出来。
四、结语
“区别律”和“趋简律”是文字发展的普遍规律,二者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一切的简省都必须在不违背“区别律”的前提下展开;而同样道理,一切的羡余都必须照顾到文字受“趋简律”支配这一面,否则两者都不会得到文字使用者的认可。从以上对纳西东巴文中两种现象的描述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此规律的普遍适用性。同时也可以看出,纳西东巴文虽然是较为原始的文字体系,但同样受到“区别律”和“趋简律”的制约,成了上述种种简省和羡余现象。这是纳西东巴文已摆脱图画文字阶段,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完善的一种表现。
[1]方国瑜,和志武.纳西象形文字谱[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
[2]李霖灿.么此象形文字字典[Z].四川李庄: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石印本,1944.
[3]喻遂生师.纳西东巴字字和字组的划分及字数的统计[A].语苑撷英[C].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4]喻遂生师.纳西东巴文概论[M].重庆:西南师大文献所编研究生教材,2002.
[5]B·A·伊斯特林著,左少兴译.文字的产生和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6]王凤阳.汉字学[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
[7]韩陈其.汉语羡余现象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1.
[8]陈炜湛.甲骨文简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Abstract:The simplification and redundancy are very popular in the evolution of characters.The Dongba characters of Naxi Nationality also have the two features although it is in the primitive age.This article aims to collect and classify the simplification and redundancy in Dongba characters of Naxi Nationality,and summarize the features and cause of the simplification and redundancy.We hope that this article can offer some reference to the research of the Dongba characters of Naxi and the general philology in the world.
Key words:Dongba characters;the simplification;the redundancy;characters
责任编辑:周延云
The Simplification and Redundancy in Dongba Characters of Naxi Nationality
Fan Changxi
(School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275,China)
H028
A
1672-335X(2010)03-0062-03
2009-12-24
范常喜(1978- ),男,山东平邑人,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古文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