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管癌根治术全麻时间对康复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2010-09-10普秀霞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0年3期
关键词:全麻食管癌根治术

普秀霞

河南郸城县人民医院 郸城 477150

食管癌根治术全麻时间对康复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普秀霞

河南郸城县人民医院 郸城 477150

目的 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全麻时间对术后恢复的影响及护理干预。方法 对 50例全麻下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按麻醉时间长短分成 2组各 25例,手术时间 <2h为观察组,手术时间 >2h为对照组。分别对 2组患者的术后意识恢复及各项康复指标进行观察和对照。结果 对照组患者术后呼吸﹑循环等生理功能恢复及自主活动的恢复比观察组的患者差(P<0.05)。结论 手术麻醉时间延长可影响患者的自主生理功能恢复。

食管癌手术;全麻时间;康复;护理

食管癌手术全麻时间的长短将直接影响到术后机体的恢复,由于我们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早期给予一定的护理干预,从而减轻手术后不良因素的影响,促进了术后机体功能的恢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全麻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 50例,男 37例,女 13例。均经钡餐、食管镜检及病理学检查确诊,术前心肺功能正常。按手术时间长短分为 2组,各 25例。手术时间<2h为观察组,年龄 42~76岁,平均 59岁。病变部位:食管上段 9例,中段 13例,下段 3例。手术时间 >2h为对照组,年龄 39~78岁,平均 58.5岁。病变部位:食管上段 7例,中段 11例,下段 7例。

1.2 方法 对 2组患者均在术后进行观察和记录,主要观察自主活动恢复的时间。包括:翻身、床上活动、下床行走、肠蠕动、进食情况,依次按恢复时间段制定五极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见表 1。

表1 自主功能﹙活动﹚恢复时间评分标准

2 结果

2组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比较 见表 2。

表2 2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比较

3 护理干预

从表 2可以看出,食管癌根治术麻醉时间的长短与术后功能的恢复呈正相关,2组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各项评分比较,观察组术后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手术时间越长功能恢复越慢,并直接影响着术后康复。因此,我们根据手术时间的长短不同,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对术后各项功能恢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1 吸氧 术后患者回房后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 5~6L/min,一方面加快残余麻醉药物从气道和血液中散发和解离[1],另一方面,由于术中侧卧位,机械通气等明显的改变了正常的肺通气 /交换比例关系,使术中患者低氧血症明显,高流量吸氧可以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1]。待患者的呼吸、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稳定后,逐步减低流量,改为维持量。

3.2 加强保暖 由于长时间的手术暴露及术中大量输血、输液等,均可使体温降低[2]。而低体温可使循环血流速度减慢,机体代谢速率下降。研究表明,体温每下降 10℃,代谢率下降一半[3]。这样,使全麻药物代谢速率减慢,至苏醒延迟。为此,患者回病房前先做好保温,提高室内温度至 24℃左右,床上放置电热毯保持恒温,增加棉被,天冷时根据输入液体的性质适当使用加热器进行加热,采取一切措施防止因体温过低引起的并发症。

3.3 保持良好的循环功能 由于术中静脉受压,回心血量减少,刺激膈肌,牵拉内脏引起迷走神经反射引起心率减慢和血压下降,从而影响正常的循环功能。因此,术后应加强对生命体征的监测和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如心率 >100次 /min,及时查找原因,低氧血症、低血容量、发热等均可引起心率加快,保持良好的循环功能,是术后尽早康复的关键。

3.4 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功能 麻醉、手术时间越长对术后患者的呼吸功能影响越大。由于术中肺通气 /交换比例发生变化,麻醉药物的残余作用,都直接影响着呼吸功能,引起咳嗽、咳痰、胸闷、气促等。因此,术前应进行呼吸功能的训练。方法:指导病人反复吹气球,6~8次 /min,每天上、下午各锻炼 30min,连续 5d。吸烟者术前 2~3周必须戒烟,术后 6h后翻身拍背,2~4次,5~10min/次。术后 3~5d常规给生理盐水 20ml+糜蛋白酶 5mg+地塞米松 5mg雾化吸入,2次 /d,促进有效的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减少肺不张的发生。

3.5 疼痛的护理 由于术后拔管时易出现恐惧再加上胸部包扎过紧、隔肌活动受阻、疼痛等使呼吸功能降低,有效的伤口镇痛可促进腹式呼吸,增加肺活量,改善通气功能。我们应用静脉连续镇痛泵,较早、持续、有效的缓解了术后疼痛,促进了呼吸功能的恢复。

3.6 早期采取半卧位 术后 6h患者神志清醒,血压平稳,可采取半卧位,有利于隔肌下降,减少隔肌痉挛并减少呃逆的发生。

3.7 鼓励早期活动 术后第 2天指导病人床上肢体运动,第 3天鼓励病人下床活动,这样不仅有效预防静脉血栓的发生,还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肺通气等。

3.8 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表 2可看出,长时间的手术、麻醉可影响术后肠蠕动恢复。因此,术后第 3天仍未排气应及时进行腹部按摩,从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作单向反复按摩、鼓励患者做肢体伸屈活动,如上述措施无效,可行针灸疗法。

3.9 促进饮食功能的恢复 术后 3~4d待肛门排气,胃肠减压引流量减少后可拔出胃管,24h后若无呼吸困难、胸内剧痛及高热等吻合瘘的症状时,可流质饮食,少量多次逐渐过渡到半流、普食。

4 体会

通过临床观察对比,发现麻醉手术时间对食管癌手术后康复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麻醉、手术时间越长,这种影响越大。因此,要通过积极、及时、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减轻或缓解术后不良因素的影响,促进术后机体功能恢复。

[1]谢荣.麻醉学 [M].第 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656.

[2]岳云,吴新民,罗爱伦.麻醉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98-499.

[3]朱丹,周力.手术室护理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4.

(收稿 2010-03-27)

R473.6

B

1007-8991(2010)03-0121-03

猜你喜欢

全麻食管癌根治术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前列腺癌根治术和术后辅助治疗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
食管癌术后远期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