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发生条件新论
2010-09-09卢剑平
卢剑平
(商丘师范学院 政治学与法学系,河南 商丘 476000)
人的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发生条件新论
卢剑平
(商丘师范学院 政治学与法学系,河南 商丘 476000)
人类文化的多元性、社会经济的力量、社会环境对人类心理实实在在强大的影响以及人类改造和认识活动的多样,使人的非理性因素呈现多种多样的形式,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也发挥着消极的作用。认清发生条件,才能够促进人类精神的和谐。
文化的多元性;经济的多样化;环境的复杂化
西方哲学家阿玛迪亚森所说的:我们必须考察,理性活动所及的范围是不是由于人类心理实实在在的强大的影响或无处不在的文化多样性的影响而确实受到限制。[1]因此,人的非理性因素也应该是由孕育他们的传统和文化综合了多种因素决定的,而不是仅仅由分析的理性活动所决定的。陈先达教授也说:“把人的存在问题,人的命运问题的根据放在人自身,而不是放在‘人的世界’即人所处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来考察和解决,最多是悲天悯人,一掬同情之泪而已。”
一、社会文化的多元性
尽管文化的概念分歧很大,司马云杰的观点却代表了通行的看法,他认为文化乃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并通过(下表)把文化诸现象清楚地描述出来。其实两种文化的分类反映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互发展,构成动态的人类文化的历史。
?
司马云杰认为:“文化在一代一代传递中将影响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思想、感情、心理、性格、行为。人的心理和行为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是文化熏陶、感染、教化的结果,而不是相反。”[2]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文化是世世代代积累的产物,只要生活在世界上就要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文化通过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最终影响人的非理性因素。正如著名的人类学家蓝德曼指出的:“文化创造比我们迄今为止所相信的有更加广阔和更加深刻的内涵。人类生活的基础不是自然的安排,而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正如我们历史地所探求的,没有自然的人,甚至最早的人也是生存于文化之中。”[3]因此可以说,不论第一类文化或者第二类文化,其特性表现在,它不是与经济、政治、科技、自然活动领域或其他具体对象相并列的一个具体的对象,而是内在于人的一切活动之中,影响人、制约人、左右人的非理性因素的深层的、机理性的东西。文化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影响人的非理性因素。
首先,文化影响人的行为规范。一个人要想成为社会的成员,要想在社会中生存和活动,就必须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把人的非理性的因素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随着年龄的增长最终完善起来,而这只有经过文化的教化才能够达到。
其次,文化可以造就人的心理和性格。人类的正义感、是非感、审美感,以及认知、情绪、情感等都不是天生的、地造的,都不是生物的人原有的东西,而是文化教化的结果。作为社会的人,作为文化的人,他主要是社会文化的产品。离开社会文化的教化,人的非理性因素更多的是表现消极的生物特征。文化对人的心理、品德、性格的教化是最深层次的社会化,是化里化外的彻底社会化。人只有在心态上接受了社会文化的教化,才能成为完整的社会人。
最后,文化还通过带给人以经验、知识、技能,帮助人激发、调整人的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人类就是通过一代又一代的文化传递和一代又一代实践的补充,不断丰富人的经验、知识、技能。不仅可以使人摆脱蒙昧、野蛮状态,而且可以使人进行社会交往,发展社会关系,完善人的非理性因素,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一个聪明的人,一个有才智的人。
文化正是通过这样三个方面的教化,从而影响、制约和调节人的非理性因素,在这个教化的过程中,两类文化是共同起作用的,也就是说自然和社会共同起着作用。正如美国克拉克威尔斯所说的:文化是人类一种反思性思维发展起来的积累性的结构,并对本能进行指导、调节。
同时不同地域、不同生活方式孕育的文化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它“以各种各样民族的、区域的、世界的不同形态出现,映现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物质和精神所达到的程度、方式和成果”,在潜意识中、在社会现实生活中左右着人们的价值取向、生存方式和心理特性。[4]我们应该看到文化在人的非理性因素塑造中的积极和消极作用,以便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健康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就是在自己的本质对象化的过程中创造了文化,在这种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扬弃主体的消极因素促进了人的意志、信仰和情感等非理性因素的发展。不良的文化将会影响人的非理性因素向极端和片面发展,导致人的精神发展扭曲,从而导致人的认识的片面,在实践中也必将犯错误。一些不法分子和非法网站在网上大肆传播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据资料反映,青少年的违法犯罪不少与浏览色情网站信息有关。
二、社会经济的多样化
在笔者的论文 《非理性因素在主体观念地把握客体中的作用》中,我们已经知道,人的非理性因素是直接受自然存在的制约、间接受社会存在的制约并且主要受社会存在的影响和制约。而社会经济作为社会存在中有决定因素的一极,在人的非理性因素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经济学家迈克尔说:“经济学支配着我们,经济学来自人,有别于外部世界和我们的环境。它反映出了我们自身许许多多的不足,如自我为中心、短视以及我们的观念落后于现实。”[5]在马克思理论中人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手段,更重要的是经济发展的目的。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是 “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
当然不同国家、不同时代和不同的经济发展形态,人的非理性因素的作用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但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也为了给我国更好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提供借鉴,笔者主要以知识经济为例具体论述经济对人的非理性因素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1.正面效应
(1)主体地位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和巩固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在原始社会、农业经济社会和工业社会,人不是依附于自然和神、土地和权力就是依附于资本。知识经济时代,人成为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发展的根本,成为整个世界发展的主体和核心,人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由此主体精神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才能够正确地发挥积极的能动性。
(2)时空得到扩展,视野进一步开阔。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社会变化缓慢,人们活动的空间狭小。知识经济的发展大大拓宽了人们的活动空间。高新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给人的活动和时空关系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人们可以在家里借助电子计算机完成自己的许多工作,而且效率大幅度提高。坐在电脑旁就可以沟通世界。人们能够打破时空限制,开阔视野,提升个人的人生境界,人的精神更和谐的发展,为人的“诗意的栖居”提供了基础。
(3)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知识经济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创新。要创新就必须学习。发达的经济环境给人们的学习条件改善提供机会,“网络教育”的开通,可以使人有更多的机会去学习自己想学的东西。激烈的竞争也逼迫人们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新。这样就可以极大地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加快实现人的现代化,人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和谐发展,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4)人们创造物质财富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发生了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将逐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凭借知识、智慧、能力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发展了自身,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
(5)参政、议政、管理社会的机会增多。知识经济的发展将极大地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人们随时可以了解和监督政府的方针、政策,提出批评意见,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无形中增强了人们主人翁的建设热情,极大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推进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和自然关系和谐。
2.负面影响
(1)形成新的污染源。知识经济也不是完美无缺的,电脑和其他高科技手段、工业的使用对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同样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使许多人感性认识因素混乱,非智力因素激化,进而患上“网络病”。
(2)知识更新过快,人们的教育投入增加。谁在知识方面投入得少,谁的知识含量就低,最终就要被淘汰,人的精神在这种“知识大爆炸”快节奏中无所适从。
(3)心理压力加大。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人们生活节奏慢,竞争不激烈。知识经济时代,每天世界各地的信息滚滚而来,令人目不暇接,使人的情绪、心理受到极大的冲击和影响,容易引发心理疾病。
(4)人们的价值观念容易多元化。目前发达国家已迈入知识经济的门槛,他们随时可以通过现代化手段和工具(如因特网、电视、广播)等宣传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宣传暴力、色情和剥削阶级的生活方式,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就会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不知不觉改变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腐朽的生活方式。
(5)进一步导致贫富两极分化。知识经济条件下财富的多寡主要取决于对知识的占有和创新。对于那些知识贫乏,没有创新能力的人而言,知识经济不但不能给他们带来财富,相反还会使他们陷入更加贫困的境地,形成恶性循环,加速加深两极分化,导致在经济发展中人的情绪、情感、信念等非理性因素失衡,产生消极的作用。
三、社会环境的复杂性
笔者所说的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主要指的是,一方面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也就是说经济、政治、文化和价值观等的综合效应;另一方面人类同自然环境的不和谐的关系。现实的社会变化对人们心理健康既有积极影响,也有很大危害。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时,指出:“健康乃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状态的现象。这意味着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来理解健康。”[6]我主要从这个要点上强调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对人的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在促进社会发展中要考虑社会变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后果。同时,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也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导致人的精神的失衡。根据心理卫生的要求扬优抑劣,尽量避免或减少其对心理的劣性刺激,就是要减少人的非理性因素的消极作用。
1.社会环境的变化
与传统社会相比较,我国今天的社会已经表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经济市场化、文化思潮多样化、管理法制化、政治民主化、价值取向多元化。这些客观现实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与发展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为人们物质需要的满足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也使人们失去了传统社会所具有的稳定感和职业安全感。同时为人们追求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提供了更大的可能,而追求需要的层次越高,满足的难度也会越大。虽然人们的精神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激发,但有的表现过分膨胀。文化的多样化,一方面,它打开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有利于人的非理性因素积极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它也增大了鉴别、欣赏、吸收、批判、抗拒的难度,容易出现文化消化不良。特别对于长期习惯于一种文化的人们来说,难免产生一些困惑,引起焦虑、困扰等情绪。社会的管理日益文明化,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人们更大的自由度,拥有更多的自由选择权利。弗里德曼说:“经济发展总是与选择联系在一起的”,这为人的充分自由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条件。但恩格斯说:“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无论对外部自然界的规律,或对支配人本身的肉体存在和精神存在的规律来说都是一样的……”[7]这就说不对社会客观必然性正确认识的所谓选择的自由就可能引发各种各样的心理冲突,产生烦恼等情绪困扰。
管理法制化将使原则、制度等刚性的因素强化,人们的言行举止将更多地受着法规、制度的约束,保证了人们的合理需求得到更充分的保护,也使人不得不对一些冲动加以自我控制。违规、违纪、违法者则可能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在精神上遭遇更多的紧张、担心、不安等消极的情绪体验,甚至引发人的非理性因素的危机。政治的民主化进程,使得政治生态环境将逐渐变得宽松。人们可以自由发表意见、表达情感、倾吐心声、排遣郁闷,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依赖,减少压抑、憋闷、紧张、恐惧等情绪,为保持心情舒畅提供更多的保障,也将激活人们的参政意识与热情,使人们的思想逐渐脱离幼稚与盲从,趋向独立与自主。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克服了以往价值取向过分统一、缺乏独立个性的现象。但如果没有科学的价值判断能力,就会出现价值观的混乱,造成人的非理性因素的消极作用的疯长。
2.人类同自然环境关系的变化
人们所处的社会与自然环境不断变化,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写道:“不仅五官感觉,而且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8]就是说人的感觉,认识和实践活动对象的自然界的改变,或者换句话说,人周围自然环境的改变,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在马克思看来,一方面,人是靠自然界来生活的,离开了自然界的支持,人是无法生存下去的;另一方面,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人现实生活的要素。也就是说,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精神的超越性正表现在他可以通过劳动来改造整个自然,并从自然中超拔出来。但由于异化劳动的存在,特别是因为劳动的自发性,在社会的发展中人类的短视,人实际上成了自然的破坏者。人与自然的和谐正让位于人与自然的尖锐对立。如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导致了土地的荒芜,土地沙漠化。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曾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一经破坏,它就倒过来对人类实施报复。印度洋发生的大海啸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它导致无数的人无家可归,但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心理和精神的伤害,它不仅打破了理性的神话,而且加重了人类的极端非理性的苦难。传统发展观下对自然界的破坏,打破了人与自然界和谐统一的关系,遭到了自然界的报复,严重影响了人的生存和发展。在当代社会,生态危机已经越来越强烈地被感受到。这一变化莫测的客观现实,对人们的心理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代社会的变化和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变化,改变了人的感性认识因素、心理因素和精神因素,为人们心理的全面发展和潜能的充分开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条件,但也给心理适应带来更大的难度,也对心理健康构成一些潜在的威胁;对人类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和谐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把握非理性因素发挥作用的机制、条件,才能够更好地发挥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并且把它的消极作用降到最低,更好地推动人的认识和改造世界活动的发展。
[1]哈佛燕京学社,三联书店主编.理性的范围及其限制[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6.
[2]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1.
[3]蓝德曼.哲学人类学[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260~261.
[4]贾平凹.有出息的民族寻找超人[N].南方都市报,2003,1,(16):6.
[5][美]迈克尔曾伯格,侯玲.经济学大师的人生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90.
[6]罗国杰.思想道德修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59.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25.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6~120.
B023
A
1671-2862(2010)02-0009-03
2010-02-28
卢剑平,男,河南商丘人,硕士,商丘师范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