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式教学法在妇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0-09-09杨敏
杨敏
研讨式教学法在妇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杨敏
研讨式教学法在妇科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问卷调查、成绩统计等方法系统分析,研讨式教学对学生的成绩、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有所提高。
研讨式教学;妇科
随着医学模式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对医生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完善现有的妇科学教学模式,探讨有效的教育方法,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素质是医学院校教学的普遍需要。妇科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医学课程,教研室在教学改革中强调建构主义教学的基本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现对研讨式教学法在妇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在2006级中医学本科专业随机抽取2个班,随机分为采用研讨式教学法的试验班A班(40人)和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班B班(42人)。
1.2 方法 对照班以传统教学法配合模拟临床试验课按照教学大纲内容教学。试验班采取研讨式教学法,辅以适当的模拟临床实验课,将疾病的研究讨论贯穿教学过程,每类疾病研究和讨论的中心问题是症状的成因、诊断、鉴别诊断、辅助检查及治疗。
1.3 具体步骤 研讨式教学法是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方法。它的全过程可分为以下5步:
第一步,教师精心讲解学科理论和典型案例。
第二步,学生分组,老师指导选题。
第三步,学生查找资料,完成论文或综述。
第四步,小组间相互交流。
第五步,老师总结提升。
1.4 教学效果的评价 为了客观评价研讨式教学法在妇科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我们采取了以下分析方法:(1)期末考试成绩分析法。(2)问卷分析法。在教学结束后对听课教师和试验班同学进行不记名方式问卷调查,调查学生对研讨式教学法在妇科学教学中应用的主观反映,并收集统计处理,学生共发出82份,收回82份,有效回收率为100%。教师共发出问卷10份,收回10份,有效回收率100%
2 结果
见表1,表2,表3,表4。
3 讨论
研讨式教学其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在影响课程设计的同时渗透到教学领域,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主流理论[1]。通过研讨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的积累和综合和能力的提升。在研讨式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积极思考解决问题,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研讨式教学能够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真正实现“授人以渔”[2]。研讨式教学有利于学生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临床中新种类的疾病不断被发现,新的情况不断出现,新的医学仪器和医疗手段不断面世,无论是医学生、医生还是医疗科研者都需要不断更新和充实原来的知识储备。虽然研讨式教学的成效并不立竿见影,但通过一段时间的研讨式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端正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来获取知识,对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表1 试验班与对照班妇科成绩比较
表2 听课教师对研讨式教学效果评价(%)
表3 学生对研讨式妇科教学法的主观评价(%)
表4 学生对研讨式教学法的评价(%)
在妇科教学中应用研讨式教学法的成效是值得肯定的,同时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但这并不意味着研讨式教学法就完美无就不利于学生深入探究和讨论,又如对于基础较差、自学能力较低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就显得吃力,难以适应。由于现在妇科教师大多身兼数职,集科研、教学、医疗于一身,各种事务应接不暇,在教学中投入的精力有限,并不能应对研讨式教学的需要,加上近年扩招后学生数量明显上升,情况就更显得捉襟见肘了。然而瑕不掩瑜,研讨式教学法无疑是妇科学教学改革的积极尝试,它越来越受到现代教育改革者的关注和重视。
[1] 黄梅.高等教育研讨式教学现状述评[J].广东教育(教研报),2008,(3):36-38.
[2] 郭汉民,李永春,田丹.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有机结合——试析研讨式五步教学[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0(5):140-143.
book=164,ebook=212
10.3969/j.issn.1009-4393.2010.30.128
510240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