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移动英语学习资源设计
2010-09-09余胜泉
□冉 敏 余胜泉
小学移动英语学习资源设计
□冉 敏 余胜泉
随着移动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学习蓬勃发展.移动学习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优质学习资源的支持,本研究旨在对小学移动英语学习资源的设计原则进行探讨.研究自2007年5月开始历经两年,通过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依托"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选取深圳、东莞两个地区5所试验学校的一、三、五年级的学生和教师为样本,经历了四个研究阶段来不断地修改学习资源、完善资源设计原则,最终提出了适合小学阶段学习者的移动英语学习资源的设计原则,分为基础原则和进阶原则,并且以提出的设计原则为依据,设计开发了目前软硬件支持下的小学移动英语学习资源---掌上思维英语样例资源.本研究为今后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全新资源设计方法.
移动学习;基于设计的研究;设计原则;英语学习资源
引言
随着知识爆炸和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以及移动技术的逐步成熟,移动学习已经兴起,要想真正做到任意时间、任意地点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设计和开发适合移动学习的学习资源.2001年夏天,美国斯坦福大学外语学习实验室(SLL)选择外语学习作为内容进行实验,关于移动学习资源,他们的忠告是:应注重开发最适合于听觉、零碎时间、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外界干扰的那部分内容.鼓励学习者学习个性化,以便与自己的学习风格和背景需要相吻合[1].在中国,对移动学习资源的研究较少,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诺基亚公司在中国推出的"行学一族"和碟中碟软件公司的移动英语通,他们的课程主要针对成人英语学习者.此外,很多设备提供商包括诺亚舟、好记星、小霸王等公司也制作其配套设备的移动学习资源.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国内普遍认同以下几点为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的原则:适合、简单、零散、少输入、短文本、多级联.
本研究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以项目"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为背景,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DBR),以"掌上思维英语"资源的设计与开发为案例,通过对"掌上思维英语"使用的不同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逐步改进和完善,最终总结出移动英语学习资源的具体设计原则,并根据此原则设计出典型的、高质量的移动学习英语资源.
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与思路
基于设计的研究(Design-based Research)简称DBR[2][3],它是一种在真实自然的教育情境下而非在实验室情境下开展的教育研究和评价,包含多元研究方法,可以使用质的和量的方法收集和分析数据,并且是一种重复的设计与评价循环,教育干预随着研究进程的需要而不断做出调整,是一种循环的研究过程,通过这样一个研究过程来推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发展.
本研究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最初提出资源设计的基本原则,根据基本原则设计开发出英语学习资源,将学习资源拿到学校中给学生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的征求学生、教师和家长的意见,根据收集到的意见改进资源的设计原则以及资源本身,并将改进后的资源继续给学生使用,继续收集意见和建议,直到总结归纳出小学移动英语学习资源设计的原则,并制作出相对完美的学习资源为止.
依据DBR的研究范式,本研究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2.研究样本的选择
本研究选取深圳试验区的塘厦第一小学、第二小学、深圳市龙华中心小学、荣根学校等隶属"手持式项目"的试验学校.其中,塘厦第一小学、第二小学以及荣根学校的学生从一年级入学就进入了实验班,一直在使用"掌上思维英语"的资源和手册进,教师也基本严格按照移动学习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
3.技术基础
本研究所采用的手持式设备为诺亚舟NP1100彩屏网络学习机,它小巧、便携、外形高贵典雅、有着超大TFT真彩屏幕[4].它全面支持flash、mp4、mp3等格式的多媒体课件播放,支持网页浏览,具备录音、跟读、复读、角色扮演等功能,让学习者充分展示和练习口语能力.它还提供了与计算机网络的互联接口,可以从网络上获得更多的配套学习资源.此外,它还具有录音、浏览网页、跨词典搜索引擎、智能趣味背单词等功能,这些功能都可以很好的应用于移动英语学习中.
研究过程
本研究从2007年5月开始持续至2009年5月,历时两年,研究过程一共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研究阶段主要是资源现状调研和对小学移动英语学习资源的初步构想,第二个阶段则是设计开发学习资源并进行第一轮使用,确定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内容和交互,第三和第四个阶段则是将研究重点分别放在内容和交互设计方面,下面将分别阐述不同研究阶段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第一阶段
针对移动学习资源的研究现状,本研究对诺亚舟、碟中碟、好记星等几家资源提供商的移动学习资源进行调研,发现问题主要表现为电子搬家、以技术为中心设计开发、较少关注如何维持移动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教学设计不足等问题.
根据对英语学习资源的调研以及对小学英语学习情况的了解,本研究初步设想设计一套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符合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多媒体学习资源,它以Flash格式呈现,按照目前主流英语教材版本的"主题"设计,资源内整合文本、图片、声音、动画等多种素材表现形式,以深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及思维能力为目标.
2.第二阶段
根据第一阶段的初步设想以及对资源现状的调研情况,我们编排了"掌上思维英语"资源的结构.最初本研究设计的资源主要使用对象是小学低年级,即1~2年级的移动英语学习者.
在资源设计的过程中,主要从整体结构设计、内容设计、交互设计、表现设计四个方面着手,并且遵循交际情景性、趣味性、交互性等原则进行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2007年9月初,第一批资源,即小学二年级上册的"掌上思维英语"资源制作完成并下发到实验学校.塘厦第一小学、第二小学、深圳荣根学校三所试验学校开始使用资源进行英语移动学习.
本阶段研究持续进行一个学年时间,即从2007年9月一直到2008年6月.这一期间,2007年10月、12月,2008年5月底,课题组三次深入试验学校,对教师、家长、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等.我们发现资源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分为两大类:内容和交互.内容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①内容难度较大;②学习手册题目难度偏大;③朗读语速较快;④缺少字母学习内容;⑤学习手册题量较大;⑥有些资源设计的情境比较牵强;⑦内容本土化较严重.交互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①游戏模式僵化,千篇一律;②查找生字词要跳出正在运行的学习资源,费时费力不够人性化.
针对这一阶段存在的问题,我们对资源设计原则进行了总结并确定了下一轮研究的重点是内容和交互.内容方面趣味性、交际性以及情景性要达到何种程度,则是下一步研究中需要着重关注的;在交互设计方面,游戏的形式千篇一律,也是需要改进的.
3.第三阶段
在第三阶段,由于学习机本身技术方面的瓶颈,交互设计方面我们专门设计了游戏库,以随机方式产生游戏形式,避免了所有主题的游戏都是千篇一律的问题.同时,我们将重点放在内容设计方面,在这一方面除了降低内容难度、减少题量外,更多的是关注情景创设以及加强交际活动,此外,内容设计方面,提出了本土化的原则以及增强了知识的体系性和完整性.
根据第三阶段的资源设计原则,对资源进行了包括内容完整性、本土化、降低难度、增加趣味性游戏、人性化按钮处理等五个方面的改进.2008年9月初至2008年12月底,进行了第三阶段的试验应用.
本研究分别在2008年10月、12月进行了两次调研活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问卷调查的形式,问卷主要针对内容、界面和交互三个方面进行调查.关于内容方面,80%以上的学生对内容的多少、丰富程度、是否接近实际生活,喜爱程度以及试题的情况都是认同的.关于界面方面,90%以上的学生对字体以及色彩是认可的,而关于导航的清晰程度,则有40%左右的学生反映不容易找到任意学习内容,3%左右的学生反映根本找不到.可见,对导航的意见是比较大的.关于交互方面,由于本阶段的资源改进主要集中在内容方面,而在交互方面的改进并不是很多,所以这里只是从按钮、各种提示信息以及自动反馈三个方面作了调研,发现大家对交互功能的意见还是比较大.对于按钮是否好用,认为好用和比较好用的占调研对象比例不到一半,而对于反馈功能的好坏,认为非常好和比较好的占到调研人数比例的40%左右.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学习者对交互的意见仍然很大,这将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4.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在原有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内容设计方面保持原有原则不变,重点改进交互设计方面.在手持式设备现有支持条件允许范围内,我们在交互设计方面增加了学习资源小件化原则、重难点提示以及反馈及时原则,根据这三个原则,对资源进行了相应的改进.
由于学习机本身的局限性,设计的资源的很多交互行为在学习机内无法正常实现,但是通过前面三轮的研究我们已经看到了学习者对交互功能的迫切希望.因此,为了更好地验证具有较强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设计原则的有效性以及教师和资源专家对学习资源的认可程度,有必要进行专家咨询法作为辅证.
专家Delphi法一共进行了三轮.第一轮通过电子邮件将修改后的新资源发送给各位专家,并附带发送一个调查表,问卷主要针对交互设计进行意见征询,此外,还有少部分针对内容、界面等其他方面的意见征询.专家完成后通过电子邮件将调查表反馈回来.根据专家的意见对目前能够实现的资源功能进行修改,并对资源设计原则进行修订.第二轮、第三轮的过程与第一轮类似,唯一不同的是在第三轮中,将前面两轮中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由于技术限制而未被采纳的罗列出来,请专家们不要考虑技术原因提供反馈意见,专家们几乎无一例外的指出,这些意见或原则是将来移动学习资源发展的趋势,主要包括:①学习资源的重用与聚合;②学习资源的传输实时性;③学习社区的建立;④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与辅导.
经过这一轮的对专家征询的意见,本研究对资源设计原则进行了总结.对于整体结构设计方面、表现设计、内容设计三个方面,仍然遵从第三轮试验得出的原则,没有做其他修改.对于交互设计,是本轮试验的重中之重,除了游戏形式多样化之外,增加了学习资源小件化、重难点提示、反馈及时准确、学习活动多元化、提供学习方法指导、反馈互动多样性等原则.此外,由于将不考虑技术限制的征询专家意见,专家们对未来的设计趋势进行了预计,提出了学习内容可扩充、提供个性化学习辅导、建立移动学习设计、学习资源的重用与聚合和传输实时性等五项原则.
研究成果
从2007年5月份开始,经过近两年的时间,通过四轮资源的使用与优化,通过问卷、访谈、专家Delphi法等方法的意见与建议收集,终于得出了移动英语资源的设计原则(包括基本原则与进阶原则),并在设计原则的指导下设计开发出了样例资源.
1.资源设计原则
根据前面四轮试验研究,本研究认为移动英语学习资源的设计应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目前可以完全实现的层面,我们称之为"基本原则",另一个是资源设计专家和教师都希望达到的层面,也是我们正在努力实现的层面,我们称之为"进阶原则".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内容设计、交互设计和表现设计三个方面,进阶原则主要包括移动性设计和社会性设计两个方面.
(1)内容设计
内容设计,移动学习资源的学习内容与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设计方案的选择等方面有关,设计者必须根据学习者本身的特性和教学目标进行学习资源的内容结构设计.①以主题为组织单位.同一主题相关知识点组织在同一个主题单元内,主题单元内可以包含几个更小的模块,每个模块包含不同的知识点以及知识内容.②保持体系性、完整性.虽然知识点是零散的,但是所有的知识点以及知识内容要保持体系性和完整性.小学移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内容是逐步加深的,是逐步呈现的,需要符合学习者的认知特征.③结合主流教材.移动学习资源内容的选择与设计尽量结合主流教材教学大纲的学习要求和考点及实际交际的需要,在资源的难度上也要尽量保证与教材难度相一致.④符合学习者认知规律,难易适中.⑤本土化.资源内容在选择的时候注意尽量用原始英语素材,避免"中式英语".⑥趣味性.在资源设计时,无论是内容上还是表现形式上,都要遵循趣味性原则.⑦情景性.在设计资源时,以言语交际为中心,将重点词汇、常用句型、常考语法点等融入各种各样的交流中,让学习者体会在真实生活语境中英语知识的应用,为他们创设丰富的英语学习情境.⑧交际性.英语学习的目的当然也是为了交际.学习资源的设计要"以言语交际为中心",要体现出英语学习的交际性,要通过一系列交际活动的设计让学生体验到进行实时双向言语互动的过程.⑨提供学习方法指导.对于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完全自主学习的移动学习者来说,他们更需要方法和策略的指引.⑩大输入大输出.在资源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大输入、大输出"的原则,通过听、读、看、问、想、查等"大输入"过程,通过学生的说、唱、写、演、录、玩、练等来实现"大输出",在"大输入"和"大输出"中实现对词汇和句型有意义的重现,同时能结合学习机的特色以及大量活动的设计让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2)交互设计
在移动学习中,人与资源的交互是最主要的交互方式,它能够引发学习者积极投入、操纵和思考,主要包括:①互动反馈及时、准确、多样.学习者的时间零散,空间多变,极易受外界环境的高度干扰,灵活多样的学习建议、学习评价、学习反馈和提示,对学习者可以起到很好的激励和指导的效果.②人机交互,重难点提示.移动英语学习资源设计时,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设计不同的学习情景,并采用适当的策略(比如角色扮演等)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保证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熟练地应用知识.在学习者遇到困难的时候,移动英语学习资源能够给予重点与难点知识的提示,达到引导与帮助的目的.③学习内容可扩充,具有开放性.学习者学习的过程中伴随着思考,移动英语学习资源应该具有开放性,能够允许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内容进行必要的、灵活多样的批注,比如进行文字输入、进行录音等,便于学习者日后访问和提示.④构建学习知识拓扑图.在学习之前对学习者进行目标提示,学习完成之后帮助学习者巩固梳理知识点.⑤学习活动多元化.在移动英语学习资源的设计过程中,要多考虑学习者所处的孤立无援的学习状态,根据不同的主题内容多设计一些学习活动,消除他们的学习孤独感,培养他们与人协作的能力,帮助他们正确地处理竞争与协作的关系.⑥学习资源"小件化".移动英语学习资源开发时应遵循"小件化"的原则,给移动学习者步步为营、各个击破的学习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学习成就动机,从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3)表现设计
表现设计,又可以称为界面设计.移动英语学习资源的界面,是学习者与学习资源进行交流的通道.界面不仅要展现学习资源,还要引导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对学习者的心理和情绪产生影响[5],美观的、友好的、简洁的、人性化的界面是决定移动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①界面简洁友好,风格统一.②布局合理,主次分明,重点突出.③导航定位准确,帮助说明明确.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能够轻松地操作导航路径,可以方便的访问各个小的学习构建,导航定位直观明确,简便易用.④符合Richard E.Mayer在《多媒体学习》一书中总结了媒体呈现的七大原则[6].
(4)移动性设计
移动学习除了具有E-Learning的个性化、网络化等特点外,还具有本身的移动性、便携性等.虽然目前移动网络还不能为移动学习提供周到的服务,但是根据专家们的意见以及对未来移动学习的发展预期,本研究仍然将移动性设计放在移动英语学习资源设计的第一位.①学习资源可共享复用,易于生成.在进行移动英语资源设计时,应尽量采用统一的资源设计标准与原则,采用尽可能相同的技术实现,避免资源的浪费与重复建设.②学习资源的传输具有实时性.移动学习者可以随时访问、传输、下载、更新学习内容,进行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③提供完整周到的跟踪服务.追踪移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提供完整周到的跟踪服务支持,是移动学习资源提供商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关键一点.比如,可以提供短信定制、进行不时的电话回访等,学习资源提供商只有为移动学习者提供更多的服务跟踪,才能避免移动学习者的中途"迷失".
(5)社会性设计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手持式设备具备或者即将具备连接网络的功能.因此,对于具备联网功能的手持式设备,对其英语资源的设计要求在社会性方面则具有独特的优势.①建立学生模型,提供个性化辅导.学习系统根据学习者的个性特点、学习风格等,建立学生模型,学习资源可以动态掌握学习者学习特点,全程跟踪学习过程,包括各个主题单元或知识点的学习情况、掌握程度、测试记录,形成学习者可以随时查看的个性化学习档案.②建立移动学习社区,建立学习圈子,促进交流、合作和互动.英语学习是一种语言学习,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交际.如果能够建立移动学习社区,建立学习圈子,让学习者能够与其他移动学习者进行交流,进行英文对话,或者共同完成某一个或几个学习内容,将有利于发展移动学习者个体的思维能力,增强学习者的沟通能力以及口语交际能力.③通过移动网络,提供管理服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移动学习的过程同样需要提供管理服务,为移动学习者提供更好的学习帮助与支持,提高移动学习的效率与效益.
2.资源样例
在移动英语学习资源设计的基本开发原则的指导下,笔者设计了三个主题单元的资源,年级分布为小学一年级、三年级、五年级,主题分别Animals, Food and Drink,Shopping.下列图为Animals资源中的部分截图.移动性设计和社会性设计是移动英语学习资源设计的进阶原则,由于技术水平有限以及目前移动网络以及移动设备本身限制,在样例资源的设计和开发中并没有体现出来,但是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移动性设计和社会性设计一定会成为移动英语学习资源最突出的特征.
小结
通过近两年的小学移动英语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及应用研究,基本上达到了预定的研究目标,提出了适合小学阶段学习者的移动英语学习资源的设计原则,并且以提出的设计原则为依据,设计开发了目前软硬件支持下的小学移动英语学习资源---掌上思维英语样例资源,为今后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提供了一种较新的资源设计方法,即通过基于设计的方法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移动学习资源,进而得到最为适宜的资源.但是,作为基于设计的研究,需要融合多种研究方法来收集数据,由于研究应用的时间很长,问卷和访谈数据的收集只能采取几个时间点的方法,不具有普遍意义.此外,由于移动技术的限制,第四轮形成的样例资源是没有经过学生长时间的使用的,只是停留在资源设计专家和教师认可的基础上的.本研究最终提出的资源设计原则中,关于移动学习社区、资源的聚合与重组,也仅仅表达的是资源设计专家和教师的愿景.针对以上不足,今后的研究工作将在交互设计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1]Mobile Learning Explorations at the Standford Learning Lab.A newsletter for Standford academic community[EB/OL].http://acomp. standford.edu/aepubs/SOC/Back-Issues/SOC5#3
[2]张文兰,刘俊生.基于设计的研究--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7,(10).
[3]杨南昌.基于设计的研究:正在兴起的学习研究新范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7,(5).
[4]http://www.noahtech.com.cn/,2008-05-23.
[5]寇锦,刘勇,王进.E-Learning环境下的学习资源设计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
[6]理查德.E.迈耶,傅小兰,严正.多媒体学习[M].商务印书馆, 2006.
余胜泉,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100875).
责任编辑 南岭
G420
B
1009-458x(2010)09-0058-06
2010-05-15
冉敏,硕士研究生,北京市育才学校(10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