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技术市场发展的关键科研能力因素的实证研究

2010-09-09周文泳徐经伟

中国科技论坛 2010年6期
关键词:科技影响模型

周文泳, 张 婧, 徐经伟

(1.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092;2.同济大学中国科技管理研究院,上海 200092)

影响技术市场发展的关键科研能力因素的实证研究

周文泳1,2, 张 婧1, 徐经伟1

(1.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092;2.同济大学中国科技管理研究院,上海 200092)

以2001—2008年的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运用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以上海、北京、辽宁、广东和陕西为代表的我国东西南北中各地区的技术市场与其科研能力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研究表明:科研能力水平与技术市场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且科研成果的质量及其转化能力、科技活动经费的筹集和研发支出情况是影响我国技术市场的关键因素,由此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技术市场发展的若干前瞻性建议。

技术市场;科研能力;影响因素;多元非线性回归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from the statistics yearbook from 2001 to 2008,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tific research capability and technology markets of the Eastern,Western,Northern and Southern regions by using multiple non-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level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capabi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market do exist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and that the quality and transformation capabil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fund raising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re the key factors in the domestic technology market.Finally,several forward-looking recommendations in improv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echnology market are propos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technology market;scientific research capability;influence factor;multiple nonlinear regression

技术市场作为技术成果的交易场所,不仅有助于实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促进技术商品的流通与交换,而且能够促进我国科技与经济发展的相互结合,实现我国科技系统运行机制的重大变革和突破[1]。技术市场的交易规模、交易质量以及良性发展与科研能力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文献研究表明:国内外学者尽管从技术成果转化、技术交易主体、时代背景和行业特性等角度对技术市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但是,目前的研究并没有考虑到科研能力对技术市场发展的重要影响,没有发掘过影响技术市场发展的关键科研因素。为此,以上海、北京、辽宁、广东和陕西这三省两市作为我国东西南北中各地区城市的代表,以三省两市的技术交易市场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统计学相关理论与方法,从技术能力的视角,揭示我国技术市场发展的内在规律、识别影响我国技术市场的关键科研能力因素,进而提出进一步促进我国技术市场发展的若干前瞻性建议。

1 国内外技术市场的研究动态

目前,关于促进技术市场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国外学者把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技术成果、交易主体、行业特性和市场机制等方面,并结合不同的理论分析框架、各类分析模型和工具以及不同背景下的实证研究,得出相关的研究成果。①技术成果转化方面:Gans等人[2]提出技术产权和知识产权制度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技术产品的可交易性和收益性具有重要影响。Jean Olson Lanjouw&Mark Schankerman[3]揭示了技术专利质量与技术市场的需求和技术潜力之间的关系。②技术交易主体方面:Hoppe等人[4]提出了一个在科技中介机构参与下的交易者行为关系的理论框架;Guilhon[5]提出了在技术市场中建立信任机制和关系网络的必要性,认为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共同信念对建立频繁的交易关系和长期合作关系有重要影响。③时代背景和行业特性方面:L.N.Rozanov[6]分析了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真空技术市场,在这种社会转型期内形成的新的市场特征和发展趋势;Semih Semin等人[7]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影响下的土耳其医药技术市场所呈现出的新特性,及其在各国医药技术相互影响下形成的新趋势。④市场机制方面:Rajiv K.Sinha等人[8]分析了过早或过晚进入新兴技术市场的风险,为建立新兴技术市场的进入机制提供参考;Matthias Busse等人[9]和Blalock,G等人[10]分别从国家和企业层面上,探讨了技术市场的投入机制问题,认为技术投入对技术能力、技术采纳和转化、生产力、技术交易的开放性都具有重要影响。

国内对技术市场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①从技术市场的主体 (即参与方)、影响因素和地区差异等视角出发,揭示出我国技术市场的总体特征、发展规律和趋势[11-13]。②针对某一地区或者某一行业,阐述当地或者该行业技术市场的发展现状,结合其自身优势及其存在的问题,就技术市场的规模、功能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1,14-15]。③采用因果关系检验法、线性回归分析、协整分析等分析方法,将技术市场成交额作为衡量技术市场发展情况的定量指标,探索发现技术市场与自主创新、经济增长、R&D支出等相关因素间的关系[16-18]。④顺应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技术交易的改革,分析网上技术市场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模式、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服务功能和服务优势等,为技术交易的革命性变化提供建议和指导[19-20]。

综上所述,目前的研究并没有考虑到科研能力对技术市场发展的重要影响,没有发掘过影响技术市场发展的关键科研因素。所以本文将从科研能力的角度出发,分别考虑影响北京和上海市技术市场发展的影响因素,通过数学建模和对比分析,探索出区域科研能力对技术市场发展的影响,为提高我国技术市场的科技竞争力提供参考。

2 影响因素与研究模型

2.1 影响技术市场的科研能力因素的筛选

尽管现有的研究没有对基于科研能力的技术市场影响因素进行专题研究,但是许多学者在对技术市场的研究中也不同层次上涉及到了部分科研能力要素,如:辛然[12]指出合同问题、资金约束、专利产权问题是技术市场的主要因素;马永红[1]等人指出科研机构的技术源是技术市场发展的有利条件,技术成果的转化和质量问题是造成技术市场供需不匹配的主要原因;张江雪[21]指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科研人员比例是技术市场发展程度的评价指标;刘和东[16]指出政府、科研机构、企业与中介服务机构之间进行技术交流活动对改善技术市场现状具有重要意义。可见,科技能力主要是通过科技经费、科技活动和科技成果方面来影响技术市场发展的,所以将这三个方面作为主要评价维度,并以能够反映我国技术市场发展完善状况的市场成交额,作为技术市场发展程度的量度。通过对文献[1,12-13,16-18,21]进行整理与梳理后,综合考虑指标的代表性和全面性、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权威性,将影响技术市场的三个主要维度细化为10个影响因素,如表1所示。

2.2 影响技术市场的科研能力因素的分析模型构建

假设技术市场成交额为y,各影响因素变量分别为 x1,x2,x3,…,xm(m≥2),则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可以描述成式 1,式中 a,b1,b2,b3,…,bm为回归模型的待定参数。该模型可以代表任意一条曲线,只要确定模型参数就能够得到一条相应的曲线。

考虑到多元非线性回归的复杂性,需要将非线性回归模型转化为线性模型,以便于估计待定参数。首先,对回归模型的两边取对数,如式2所示,并假设 u=lny,v1=lnx1,v2=lnx2,v3=lnx3,…,vm=lnxm,将多元非线性关系转化为线性关系(见式3)。由于对非线性回归模型做了线性变换,所以需要进行反转换,以还原成非线性回归模型。由假设u=lny得到y=eu,如式4所示。最后,简化式4即可还原成最初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即式1。

即使变换后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存在高度显著,也不能代表最初的非线性模型同样高度显著。所以,在建立好非线性回归模型以后,需要对该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以验证模型的科学性和可用性。将样本数据 x1,x2,x3,…,xm(m≥2)带入到非线性回归方程中,得到回归值YC。再与实际值Y进行对比后,得到显著性检验表,即得到总的偏差平方和ST、残差平方和SE、回归平方和SR、F检验值和决定系数R2值等检验指标,如式5至式9所示,其中y¯为实际观测值y的平均值,S’T为偏差平方和ST的修正值。

3 数据获取与处理

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凭借众多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总部的优势,在科技资源方面具有其它地区所不能比拟的优势[22]。上海地处华东,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的重要基地,在科技交流和科技成果方面体现出自身的独特优势[23],尤其在“科技世博”的倡导下,更是加大了对当地科技的投入力度。广东地处华南,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文化最开放的省份之一,其技术市场成交额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辽宁作为东北振兴的核心地带,不仅是东北地区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其技术交易也十分活跃,并已形成相当的规模[24]。陕西作为西部开发的重要枢纽,其科技发展水平在西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其技术市场交易额已连续三年保持40%以上的增长,且于2009年实现了技术合同成交额的两年翻番[25]。考虑到这三省两市在我国东西南北中各地区的重要地位,将其作为我国各省市的代表,以期能基本上反映我国技术市场的总体发展情况和发展规律,以及区域科研能力对当地技术市场的影响。

3.1 数据获取

从2001年到2008年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6]、中国统计年鉴[27]、上海统计年鉴[28]、北京统计年鉴[29]、辽宁统计年鉴[30]、广东统计年鉴[31]和陕西统计年鉴[32]中整理出技术市场成交额及其影响变量的统计数据,如表2所示。由于各年统计指标存在差异,北京市2000年和2001年的X1、X4和X5的指标数据,以及三省2007年的X2、X7和X8的指标数据缺失。所以,本文利用线性函数,按照时间序列进行逆推和顺推估计,将统计数据补充完整。

3.2 科研能力视角下技术市场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三省两市技术市场成交额及其影响因素的统计数据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了在显著水平α=0.01的情况下,影响各地区技术市场的相关变量,如表3所示。这些变量的相关系数均趋近于1,且P值(双侧)都等于0,远小于显著性水平0.01,说明这些相关变量与技术市场成交额之间存在高度显著的正相关性。因此,选取这些变量作为影响三省两市技术市场发展情况的相关变量,不仅能更全面地反映当地技术市场的发展情况,而且能更真实地反映出当地科研能力对技术市场的影响情况。

3.3 科研能力视角下技术市场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为了简化模型,结合相关性分析的结果,仅将技术市场成交额及其相关变量放入回归模型中。运用文中2.2部分的建模原理,采用 SPSS16.0软件对历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构建出三省两市技术市场的回归分析模型,及其方差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由F分布表得到临界值 F0.01(m,n-m-1)=F0.01(4,4)=15.98,各地区回归模型的F检验值均大于该临界值,而且各地区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 R2均大于 0.84,趋近于 1,说明三省两市技术市场的回归分析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值拟合得很好,具有非常高的拟合度。可见,本文构建的关于三省两市技术市场成交额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的整体效果显著,能够基本上反映当地技术市场成交额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来对当地技术市场的区域性影响因素进行科学分析。

4 实证结果与分析

虽然三省两市技术市场的回归模型在整体描述形式上基本相同,但各地区影响技术市场的关键因素并不完全相同。这不仅体现出技术市场发展情况和科技活动的地区差异性,更说明在我国的特殊国情下,尤其是在目前的社会转型期内,很难构建出一个能够概括我国各地区技术市场发展规律的统一模型。为此,本文并没有将三省两市的回归模型进行整合分析,而是利用各个模型的差异性,对比分析我国不同地区技术市场的发展重点,以期从中发现普遍规律。

4.1 发展成熟与欠成熟地区技术市场的对比分析

上海和北京等发达地区的技术市场主要受到R&D经费支出(X3)和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我国论文数量(X8)这两个因素的影响,而陕西和辽宁等欠发达地区则主要受到科技经费筹集总额(X1)的影响。说明成熟地区的技术市场之所以能得到良性的健康发展,主要是有强大的科技经费作支撑,并且有科技成果中的高质量科技论文作后盾,而制约欠成熟地区的技术市场发展的瓶颈环节也恰恰是科技经费的充裕情况。可见,科技经费是推动区域技术市场持续发展并走向成熟的直接保证。

4.2 东西部地区技术市场的对比分析

作为东西部地区的代表,上海和陕西技术市场都受到科技经费筹集总额 (X1)和 R&D经费支出(X2)这两项科技经费因素的影响,而且都对X1的变化情况比较敏感。所不同的是,上海技术市场对科技成果中的论文数量(X8)更加敏感,而陕西则对科技成果中的专利授权数(X9)更加敏感。这说明东部地区的技术市场更需要理论和学术上的科技成果作支撑,以便于从根本上提升当地的科技能力,而西部地区则更需要实用性强、推广性强的科技成果作技术补给,以解决西部开发中的燃眉之急。

4.3 南北部地区技术市场的对比

作为南北部地区的代表,广东和辽宁技术市场虽然对科技成果和科技经费的敏感度有很大差异,但都受到高质量论文数量(X8)的影响。可见,科技论文虽然表面上与技术市场之间不存在直接关系,但实际上却是技术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后盾,尤其是那些被国外SCI、EI、ISTP等主要检索工具收录的高质量论文,更是技术交易中所需的各种技术、理论和实证分析的源泉。

5 完善我国技术市场机制的若干对策建议

技术市场不仅需要在技术交易额上取得迅猛发展,更需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科技体制的深化改革。为了实现我国技术市场的这些功能,进一步完善我国技术市场的整体协调发展,结合以上模型分析的结果,从科研能力的角度,提出完善我国技术市场机制的若干对策建议。

5.1 加强多渠道、多元化的技术市场科技投入机制建设

实证分析表明:科技投入不足是制约我国欠发达地区技术市场发展的瓶颈因素。鉴于我国及地方政府公共财政科技投入逐年增加依然不能满足技术市场对经费需求的现实条件下,需要更好地发挥公共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能力,政府主管部门需要出台相关鼓励多渠道、多元化技术市场科技投入的鼓励政策,加强多渠道、多元化的技术市场科技投入机制建设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形成“经费投入—科技研发—转化生产—产业化—技术升级—再投入”的闭环良性循环机制。

5.2 加强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的支撑体系建设

尽管技术创新型企业被公认为技术市场的重要主体,但不应忽视高校和科研院所对技术市场发展的间接影响力。高质量科技论文等科研机构的重要科技成果,作为我国东南部地区技术市场的坚实后盾,对我国技术市场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所以,在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不仅需要加大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综合科研能力的关注,更需要加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协同合作,促进产学研的有机结合。这就要求政府不断建立健全以技术创新性企业为主体、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支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借鉴国外产学研结合的成功案例,在知识产权政策、科技资源和利益分配、科技成果转化和扩散机制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形成技术市场各参与方的双赢局面,使得我国技术市场的发展和科研能力的提升能够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5.3 加强以区域发展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设

虽然科技成果的质量问题和转化能力一直是学术界和企业界讨论的焦点[33],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操作情况来看,我国很多地区的科研能力并没有在技术市场中得到应用的发挥。很多应用型科技成果只停留在理想环境或理论指导层面,很难转化为市场中可交易的技术产品,也就很难产生经济价值。这直接导致了技术产品的有效供给不足,大量专利成果闲置的局面。为了推动我国技术市场得到全面健康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加强以顾客价值为导向的、以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设,规范科研机构的价值取向和科研行为,提升其有效的技术竞争力,为技术市场进一步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技术支持和知识储备。

[1]马永红,郭韬,孙冰.哈尔滨市技术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商业研究,2006,(14):116-118.

[2] Gans.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public Policy[J].SSRN working paper,2000,(23):245-248.

[3] Jean Olson Lanjouw&Mark Schankerman.Research productivity and patent quality:Measurement with multiple indicators[J].STICERD-Economics of Industry Papers 32,2002.

[4] Hoppe,H.C.and E.Ozdenoren,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in innovation,NBER Working Paper.,2001,35(8):115-122.

[5] Guilhon,B.Technology and markets for knowledge:knowledge creation,diffusion and exchange within a growing economy[J].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1,29(8):335-340.

[6] L.N.Rozanov.Development of vacuum technology market in Russia [J].Vakuum in Forschung und Praxis,2005,17(4):194-198.

[7] Semih Semin,Dilek Güldal,Yücel Demiral.Globalization and the trends of medical technology trade in Turkey[J].Health Policy,2007,81(2):320-327.

[8] Rajiv K.Sinha and Charles H.Noble.A model of market entry in an emerging technology market[J].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2005,52(2):186-198.

[9] Matthias Busse and José L.Groizard.Technology trad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J].The World Economy,2008,31(4):569-592.

[10] Blalock,G.,F.Veloso.Trade,Technology Transfer and Productivity Growth:The Neglected Role of Imports’ (Mimeo)[J].2005.

[11]朱远程,王磊.从技术市场参与方谈我国技术市场发展[J].商业时代·学术评论,2006,(16):82-83.

[12] 辛然.技术市场影响因素的性质、作用和政策含义[J].商业时代,2006,(22):92-95.

[13]卢东,朱立红.我国地区技术市场的发展差异分析及对策探讨[J].统计与决策,2006,(2):67-68.

[14]梁玺,吴贵生.以北京为源头的技术市场扩散与区域生产率[J].科学学研究,2008,26(1):115-120.

[15] Saurer(苏拉)集团.世界非织造技术市场现状与趋势[J].纺织导报,2006,(9):23-24.

[16]刘和东.中国技术市场与自主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24(6):974-979.

[17]刘凤朝,潘雄锋.中国技术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24(1):62-67.

[18]朱远程,王磊.论企业R&D支出与企业技术市场成交额的关系[J].科学学研究,2005,23:141-146.

[19] 田素妍,孟令杰,李玉清.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探析[J].情报科学,2006,24(7):1116-1120.

[20] 谢阳群,魏建良.国外网上技术市场运行模式研究[J].商业研究,2007,(2):1-6.

[21]张江雪.中国技术市场发展研究[R].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报告,2009,(64):1-28.

[22] 张耘.北京科技创新能力还须提升[J].中国改革,2007,(9):40-43.

[23] 柏程豫,彭岚兰,沈玉芳.上海科技发展的现状、问题及趋势[J].经济论坛,2005,(7):29-31.

[24]马际.推动辽宁中部城市群技术市场一体化的思考[J].科技与管理,2007,4:26-27.

[25]张行勇.陕西技术市场高效统筹资源[DB/].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0/3/230513.html.2010,3.

[26]中国统计局,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1—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08.

[27]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08.

[28]上海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2001—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08.

[29]北京统计局.北京统计年鉴2001—2008[M].北京:北京统计出版社,2001—2008.

[30]辽宁统计局.辽宁统计年鉴2001—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08.

[31]广东统计局.广东统计年鉴2001—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08.

[32]陕西统计局.陕西统计年鉴2001—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08.

[33] 张光进,廖建桥.科研申请评价的特征:专业性[J].科研管理,2007,28(5):163-169.

(责任编辑 刘传忠)

Empirical Study on the Key Factor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apability Influencing on Technology Market Development

Zhou Wenyong1,2, Zhang Jing1, Xu Jingwei1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 China;2.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 China)

G301、G311、G304

A

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重点项目(项目编号:09692100200)与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项目编号:B310)。

2010-03-23

周文泳(1969-),男,浙江嵊州人,管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导;研究方向:科技管理、质量评价与知识管理。

猜你喜欢

科技影响模型
适用于BDS-3 PPP的随机模型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重要模型『一线三等角』
科技助我来看云
模型小览(二)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两法则和三模型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