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地区中等职业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研究
2010-09-08陈国瑞
林 华,陈国瑞
福州地区中等职业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研究
林 华,陈国瑞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温家宝总理 2009年 5月 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这是国务院首次出台政策明确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福建经济的发展又迎来新一轮高速发展的春天[1]。福州地区作为福建省的省会城市及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桥头堡,如何适应新形势发展需求,加快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及专业结构调整,是刻不容缓的课题。中职体育教学改革作为中职教学改革及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适应新的形势,承担起培养新世纪高质量“创造型”、“综合型”、“技能型”、“复合型”技术人才的艰巨任务,打造一支优秀的中职体育教师团队,将对培养新时代职业技术人才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针对当前福州地区中等职业学校体育师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力求能准确反映该地区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和分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为进一步推进海西经济建设服务。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福建省福州地区 5个区 8个县市 32所中职学校 (其中,国家级重点校 12所、省级重点校 5所、市级重点校 9所、合格校 4所、未达标校 2所)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对福州地区中职校体育教师目前的状况有了较全面的认识。
1.2.2 数理统计
采用 SPSS16.0中的频数分析及交叉列联表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相应的统计处理。
1.2.3 访谈法
设计访谈提纲,对部分中职校体育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1.2.4 问卷调查
设计中职体育教师调查问卷,发放 33份,回收32份,回收率为 96.9%,有效问卷 32份 (表 1、表 2),有效回收率为 96.9%。除福清 (6所)外其余每县市随机抽 1~2所中职学校为调查单位。
表1 样本的城市分布有效值
表2 样本的职称分布表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福州地区中职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
2.1.1 体育教师数量
依据“中职校每 200名学生应配备专职体育教师 1名为A级达标,每 350名学生应配备专职体育教师 1名为 C级达标”[2],从生师比看 (表 3),福州地区中职体育教师总体数量已基本达到规定要求,可以满足日常教学的需要。但从中也看到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市级重点校、合格校及未达标校的生师比都超过或接近 A级达标的标准,而国家级、省级的重点校的生师比却仅仅稍高于 C级达标的标推。究其原因:其一、近年大学的扩招引发高中新一轮扩招浪潮,影响深远;其二、中国的总生育率已经从 30年前的 5.8下降为目前的 1.8,也就是说中国在过去 30年里少出生了 4亿人口[3]。适龄上学的孩子的绝对数日益萎缩,生源大量减少;其三、社会上一些家长对中职校的偏见造成部分学生不愿就读,同时在校生思想波动大,易受外界干扰失学、辍学、流生严重。
表 3 福州地区样本中职学校体育教师数量表
2.1.2 体育教师的学历
通过对福州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学历调查发现,国家级重点校体育教师持有本科学历的有 81.9%,研究生学历的为 1.2%,其他学历为 16.8%;省级重点校体育教师本科学历为 66.6%;市级重点校体育教师的本科学历合格率为 74%;合格校体育教师的本科学历合格率为 96.9%;未达标校体育教师的本科学历合格率为 62.5%。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福州地区中职校师资队伍的学历主要以本科为主,除国家级重点校有达到福建省教育厅所规定本科学历 80%以上的C级标准外,其余各级别的中职校都未达到要求,体育师资学历层次还需不断提高。造成这样一种局面,主要有 2个原因:1)部分中职校的管理者不重视体育,认为体育只是其他学科的从属,长期忽视体育教师队伍建设。2)体育教师本身对自己要求不严,认为上好课,不犯错,没问题就好,对进一步提高学历没有强烈的追求。
2.1.3 体育教师职称结构
教师的职称是教师工作得到承认和认可的标志,同时也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教学经验丰富的外在体现,合理的职称结构是保持教学质量、教学活力的前提[4]。调查表明 (表 4),除国家级重点校高级职称教师的平均数为 1.42人外,其余级别校高级职称的教师的平均数都小于1人,所抽样的2所未达标校都没有高级职称教师,这说明福州地区中职校高职称的教师偏少,大部分学校缺少体育学科带头人,与此同时中级职称的比例偏高,职称结构不合理。产生这一现状的原因是福州市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的工作没有受到象其他学科一样的重视,平时很少参加学科交流和研讨,在职称的评定上就很难与其他学科的教师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另外一个原因是,现有体育教师的年轻化,大多数是参加工作 10 a左右的教师,教学成果少。
表4 福州地区样本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的职称结构表
2.1.4 体育教师年龄结构
福州地区中职校师资队伍中 40岁以下体育教师占 63%,41-50岁年龄段占 28%,51-60岁年龄段占 9%,由此可见,队伍呈年轻化趋势,中、青年已成为中职校体育教学一线的骨干力量,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有利于保持中职师资队伍的活力,但同时也存在面对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思想不稳定、责任心不够强、难克制各种诱惑,对师资队伍的稳定造成一定冲击,应引起教育主管部门重视。
2.1.5 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5]。教师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的高低,对学校体育的发展和体育课程的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中职校体育教师的科研活动对中职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被调查者对问题“您从事科研动因按重要性依次是”的应答情况,可以排出被调查者从事科研动因最重要目的的顺序,前 5位依次为评职称需要 (21例,占30.9%),为了年度考评评优 (14例,占 20.6%),热衷体育研究促进学科建设 (14例,占 20.6%),其他 (10例,占 14.7%),总结教学经验指导教学实践 (9例,占 13.2%)。从以上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大多数中职体育教师从事体育科研的动机都是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及迫于现实生存的压力,而难以真正从教学和学科建设的出发点进行,功利性较强而针对性不足。与此同时中职校体育教师起点低,科研方法及理论知识欠缺,缺乏信心再加上体育科研经费缺乏,工作量大,基本上难以开展工作。显而易见,如何解决和抛开功利性的科研活动,从实践中摸索出一条可以真正促进和提高中职校体育教师科研能力及激发参与科研活动积极性的途径,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从事中职体育教育人去认真的思考和探索。
2.1.6 体育师资队伍的职业稳定状况
中职校体育教师思想的稳定性关系到整个师资队伍的稳定发展,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教师能否爱岗敬业、专心于本职工作。怎样处理好这种冲突,教师的职业操守以及价值理念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调查结果,发现约 68.7%的教师不愿意改行,约25.0%的教师想调动但不想改行,仅只有约 3.1%的教师有改行的意愿。虽然有改行意愿的教师人数并不多,但是在不同级别的中职校中,教师对不同选项的选择也有较大差异。如省级重点校有 25.0%的教师选择了“想调动并改行”这个选项。合格校有75.0%教师选择了“想调动但不想改行”这个选项、未达标校有教师 100%选择了“没有调动或改行的想法”这个选项。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在福州地区中职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较为直观说明中职校教师对职业前景的判断和自身发展方向迷茫,希望通过努力尽可能地改善自身的工作学习环境,也希望自身的价值能得到社会更多的肯定和认可。同时,大部分教师选择了“没有调动或改行的想法”这个选项,究其原因:1)近几年国家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各级地方政府也加大对职业学校的扶持,体育工作的重要性渐渐被社会所认可,体育教师地位和经济收入有了稳步提高,同时工作艰辛大都能得到学校领导及同事所理解,由此大多数的教师都坚定从事中职体育教学工作;2)大学扩招以后大量毕业生走向社会,就业竞争压力加大,中职校作为全额拔款的事业单位已成为社会就业的热门,出现了 “僧多粥少”的局面,因此许多教师对于目前的工作都相当珍惜,打消了跳槽的思想。
2.1.7 影响体育教师队伍不稳定的因素
从表 5可知:样品中职校中有 43.3%体育教师认为影响中职体育教师队伍不稳定的首要因素是“职称、收入、待遇低”。这说明中职校中体育与其它学科教师同工不同酬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工资待遇、社会地位和职业声望等相对较低,工作条件也相对较差,这使体育教师产生一种不平衡感。这种不平衡感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教师的工作热情,并且还有可能转化为一种影响体育教师安心工作的主要动因。其次有 16.7%体育教师认为“领导不重视学校体育工作”也是一个主要的因素。我们知道人是感性动物,繁杂的体育工作离不开领导的支持,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体育工作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6],是其它学科的从属。而体育教师早起晚归,风吹日晒专致于教学工作的成绩却难得到肯定,积大挫伤体育教师积极性,成为影响教师队伍稳定主要因素之一。
表 5 福州地区样本中职学校体育教师认为影响教师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因素表
3 结论
1)福州地区中职校体育教师总体数量上能满足教学需要。但是师资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亟待提高,缺少必要的竞争力,学历、职称层次偏低,年龄段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各级别中职校之间还有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2)福州地区中职校体育教师队伍中学科带头人偏少,总体科研水平较低,进行科研活动动机狭隘,参与科研的机会和途径较少,科研积极性不高。
3)福州地区大多数中职校体育教师能专心于本职工作但仍有少部分教师思想欠稳定。省级重点校教师队伍中想改行、调动想法的比例偏高。
4)社会上对体育教师的偏见还未完全根除,“职称、收入、待遇低”还是困扰福州地区中职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和稳定的主要问题。
4 对策
1)在国家重视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由福州市教育主管部门和职教中心联合牵头,专人负责建立中职体育教师职后继续教育体系,加大对教师业务能力培训,提高福州地区中职校体育师资的学历水平及整体职业素质。
2)加强正确的科研认识导向,对有能力成为中职体育学科带头人的教师要给予体育教研经费的投入及相关政策扶持,树立起以点带面的榜样作用,端正中职体育教师的科研态度,着力培养一批有理论、有实践、有能力的“实干型”和“学术型”的体育骨干来促进福州地区中职体育科研的开展和提高。
3)加强学校自身建设,稳定体育师资队伍,规范中职校体育师资队伍的管理。要注重改善体育教师教学和学习环境,提高体育教师福利待遇,做到同工同酬,同时引入竞争激励机制,调动教师从事中职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实行优胜劣汰、择优聘用并和当前绩效工资密切挂钩,从而使师资队伍的管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1]温家宝.常务会通过支持福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意见[EB/OL].(2009-05-04)[2009-11-15].http:// www.gov.cn/ldhd/2009-05/04/content_1303901.
[2]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评估方案与评分标准[S].教育厅体卫处,2009.
[3]新民晚报.将人口问题写入减排文件 [N].海峡都市报, 2009-12-12(16).
[4]周登嵩,赖天德,毛振明.有关学校体育教学的若干热点问题对话[J].体育教学,1999,6(l):25-26.
[5]樊临虎.山西省农村中学体育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3):91-93.
[6]邓维勇.福州市中学体育教师的基本状况和分布特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6,5(5):45-47.
[责任编辑 江国平]
Study on Present Situ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structor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cross Fuzhou Areas
L IN Hua,CHEN Guo-rui
(In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Fujian NormalUniversity,Fuzhou 350007,China)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对福州地区中等职业学校体育师资的数量、年龄、学历、职称、科研及其目前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福建省福州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师资队伍存在老中青比例不协调、职称结构不合理、教师学历有待提高;教师职后培训及继续教育的方式缺少途径;教师安心于本职工作的思想欠稳定;缺乏参与教学科研的手段和动因;工作量大、待遇低的状况未有较大的改变。建议:改善体育教学条件;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重视激励机制,创造教研氛围。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福州
By literature research,investigation,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so on,thispaper studied the age,education,job titl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current problems atwork of the vocational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Fuzhou Reg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teachers ages disproportion exists,title structure is irrational,teacher education needs to be raised;opportunities of training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are rare;lack of participation in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centives;and the situation of heavy workload,low pay and poor conditions is hardly changed.Countermeasures:improving sports teaching conditions;optimizing the teaching staff structure,and attention paid to developing incentives to create teaching and research a tmospher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physical education;teaching staff;present situation;Fuzhou
G 807.3
A
1007-7413(2010)02-0129-04
2010-03-09
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2009]2号课题批准号:17-21
林华(1974—),男,福建福安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