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和谐校园的内涵界定和建设途径
2010-09-06周丽娜邱杰
周丽娜 邱 杰
摘 要: 高校是科学教育的中心、高级人才的聚集地, 担当着传承文明、培养人才、传播先进文化和服务社会等重任。建设高校和谐校园对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高校和谐校园的内涵界定及其现实回应,并就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高校 和谐校园 内涵界定 建设途径
党的十七大把“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大会的主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子系统自身及其相互之间都能实现和谐发展。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当着传承文明、培养人才、传播先进文化和服务社会等重任,其和谐程度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深远的影响,并对其他领域的和谐建设起到积极的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大学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但在高等院校深入改革和面临诸多挑战的今天,如何保证高校在和谐中稳步发展,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我拟就什么是和谐校园,为什么要构建和谐校园,以及如何构建和谐校园谈几点拙见,就教于学界同仁。
一、高校和谐校园的内涵界定
“和谐”,《说文》解释:“和,相应也。”《尔雅》解释:“谐,和也。”可见,和谐即是指“配合得适当和匀称”,“不仅是整齐一律和平衡对称,更重要的还在于在差异中见出整齐,在整体上给人以匀称一致、和顺适宜的感觉,并使主客体达到矛盾统一”。[1]就高校而言,和谐校园,目前尚无统一的内涵界定。研究者多从和谐校园的概念、特征、内容、意义等层面作了有益的探索。我认为,和谐校园就是校园内人与人、人与校园环境、人与社会、学校与社会等诸要素间协调稳定、健康发展、和衷共济、内和外顺的多赢状态,是以校园为载体的各种教育子系统及其要素间良性运行、整体优化、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校园文化为纽带,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模式。
在理解和把握和谐校园时,必须防止出现三种倾向:一是把和谐校园看作是单一、均质的状态,二是把和谐校园看作“你好、我好、大家好”无原则下的一团和气,三是把和谐校园等同于掩盖矛盾和问题的“表面稳定”。我们认为,多元、差异才是和谐校园的前提,“和而不同”才能和谐。和谐校园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要求矛盾的双方或多方能够在统一体内相互包容,协调运作,共生融合,富有活力,其精神实质就在于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不断化解利益矛盾以达到新的和谐统一的持续过程。从縱向层面看,和谐校园包括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和谐校园;从横向层面看,“和谐校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自身的和谐。人是日月之精华,万物之灵长,是和谐校园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和谐校园的开拓者、创造者。和谐始于内心,拥有良好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情感,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正确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和学校的关系,真正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从根本上说,人自身的和谐,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学校关爱个人,集体承认个人、尊重个人,给个人以充分自由的发展空间,是和谐校园的重要标志。
2.人际关系的和谐。人是社会的主体,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一个和谐的团队能够增强高校的凝聚力,提高高校的竞争力。由于经济条件、社会地位、个体背景等的差异,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矛盾和冲突。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关键。从本质上讲,利益关系的和谐就是学校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和平、融合、统一与合作。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就是要实现教师和学生关系的和谐、教职员工之间的和谐、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及学校管理者与师生之间的和谐;就是要实现个人自由与社会认同相适应,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与社会不断进步相适应;就是要实现教职员工的个人利益与学校的整体利益的紧密结合,摆正个体与集体、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全校各种利益都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得到切实保障。
3.校园文化的和谐。校园文化和谐是和谐校园的底蕴,它对学校事业的发展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深远的影响力。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
物质文化即校园物化环境,是高校育人的基础,是校园中人学习、工作、生活等赖以生存的场所和条件。完善的建筑设施、标志性的雕塑风格、优美的自然人文景观乃至校园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记载着学校的优良传统,对生活其中的师生起到“润物无声”的影响和作用。制度文化是高校育人的关键,体现依法治校、民主决策、权益保障,是规范学校办学活动,实现治校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制度基础,为和谐校园建设目标提供机制保障。精神文化是高校育人的根本,是学校历史文化的积淀、办学理念的体现、大学精神的提炼,突出人文环境的建设,强调个性完善、人格健全的人本思想。高校作为科技和人文交汇的圣地,理应实现科学技术、人文艺术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化、一体化。
4.学校与社会的和谐。社会是育人的大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无论是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他们的教育理念都是主张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强调学校教育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以服务社会,推动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为己任,开放办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职能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融为一体,做到内和外顺,实现学校事业与现代社会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和谐校园应科学地确定自己在整个社会大系统和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位置与生存发展空间,明确办学理念、方向和目标。
二、构建和谐校园的现实回应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构建和谐校园同样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根据马丁·特罗的理论,高等教育入学率15%—50%为大众化阶段,我国当前21%的入学率说明我国还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初始阶段,也是学校问题多发期、学校矛盾尖锐化时期。因此,厘清各种影响校园和谐的不和谐因素及其成因,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对构建和谐校园有着重要作用。
1.从教育的外部环境看。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人们价值选择、社会意识、生活方式的多元化,一方面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另一方面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并必然在学校中反映出来,且已经给大学的校园带来不和谐因素。有些高校在过去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扩招、贷款征地等问题所引发的矛盾也初显出来,大学生就业问题、贫困生问题、师生心理问题、离退休人员待遇问题、教师津贴分配与职称问题等已成为影响高校稳定的热点、难点和焦点。[2]与此同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西方不良思想的冲击,以及传统文化中的僵化部分、网络文化的负面效应等,造成了有些学校的校园文化出现失衡和偏离主流文化的趋势。
2.從教育的内部环境看。随着高校的调整、合并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校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合理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压力。我国各种类型的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人本化、大众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规模化已成为学校发展的鲜明特征。[3]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主要特征还是规模的扩张,但规模、质量、效益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兼顾,其负面影响有的已经产生,有的正在显现。[4]人、财、物等资源的短缺几乎是国内高校普遍面临的共性问题。尽管高校人才辈出、英才汇聚,但在我国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高校始终都面临人才尤其高端人才严重缺失的矛盾。目前,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3%,不少高校则是“举债扩容、负重扩招”。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高校的改革与发展步调滞重,学校的“硬件建设”难以到位,“软件建设”难上水平,服务社会的能力受到较大影响。[5]
3.从高校内部来看。在高校正在进行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技术职务评聘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住房货币化改革和大规模的校园建设过程中,教职工利益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劳动关系和经济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学校成员之间的利益日趋多样化,在呈现勃勃生机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高校的一些教职员工中存在对学校决策不理解,对学校待遇和分配等方面有怨气,对学校政策制度不满或有抵制情绪。同时,大学管理过于浓厚的“机关化”色彩,学科人才资源的配置受到学院分割体制的制约,机构设备的重复设置甚至浪费现象,各职能部门彼此间信息不对称、交流不通畅、沟通不到位等问题依然比较严重。这些不和谐的因素制约着学校的全面建设和发展。
4.从教育的主体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各种思潮不断涌现,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多元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冲突对师生员工思想的冲击,影响了师生员工队伍的稳定。部分师生员工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念错位、社会责任感欠缺、诚信意识不够,学术腐败、考试作弊、拖欠银行贷款等不良行为时有发生。特别是随着涉及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教育改革的初步深入,大学生面临学习、经济、就业、情感等方面的诸多压力,引发的问题更趋复杂多样。据统计,经济困难学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特困生的比例在5%—10%,高校学生的贫困已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成长。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已占全部学生的20%—30%,这说明学生心理压力大已成为校园不和谐因素的一个组成部分,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6]再者,就业渠道的开放、就业方式的多元、就业人数的剧增,伴随就业市场亟待规范的是,致使学生的就业压力和校园的稳定压力陡然加大。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了校园和谐的建设。
三、高校校园和谐的实现路径
构建和谐校园,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公平正义、民主法治、文化立校,培育和谐精神,树立和谐理念,才能推动学校稳定协调地发展。
1.以人为本,明晰理念,促进学校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理应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学校教育,育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以质量为生命、以社会需要为目标的育人理念。对学生而言,要努力营造广大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立志成才的校园环境,打造个性化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身心发展规律,使其具有健康心理、健全人格,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最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教师而言,要努力营造学生第一、育人育才,优质教学、敬业乐业,科学民主、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提高综合素质,拓展发展空间,激发内在潜能,实现教师学有所长、业有所精、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对学校而言,正确的办学理念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自己的特色何在、优势如何,必须认真加以审视和反思。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坚持正确办学理念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学校发展道路的正确,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学校所做的一切,包括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教学科研等,都不应仅仅满足于当今社会的需要,而应具有前瞻性,引领社会前进,为未来负责;学校既不能成为远离社会的“象牙塔”,又不能完全消融于社会中,必须秉持自己的理想,保持批判精神,促进自身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2.公平正义,协调利益,促进人与人的和谐统一。“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7]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学校内部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特别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的利益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而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关键就是要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协调解决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矛盾,营造宽松、体恤、仁爱、包容的和谐氛围,使社会公平与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具体而言,学校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利用有限优质的资源,从工作、学习、生活等全方位提升对教师的支持力度,高度重视和维护师生员工最现实、最直接、最关心的利益,如职称评定、住房紧张、子女就业等。尤其要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入手,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扶贫济困、心理咨询、就业指导、勤工助学、经验交流等活动,帮助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要在理顺体制、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稳定情绪的过程中,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提高师生员工的思想觉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全体师生员工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各得其所,专业学业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最终实现校园的和谐稳定。
3.依法治校,创新管理,促进学校全面发展的和谐统一。依法治校、民主决策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高校加强民主法治,就是要尊重并保证师生员工的独立人格和民主权利,尊重并维护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意志表达权和民主监督权,在民主得到充分发扬的基础上,使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目前,高校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重点就在于办学规模与办学效益、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硬件建设与软件配套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四类矛盾的和谐统一。具体而言,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在法律框架内实施科学管理,从事教学科研等活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学校各项工作有法可依,建设一个稳定、法治、公平、有序的校园,使学校内部各子系统与诸要素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力求质量、效益、结构和规模同步提高,达到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同步推进,实现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机结合,切实打牢发展的基础。有研究者提出,要从创建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机制、公开公平的校务运行机制、诚实守信的道德约束机制、流动开发的人才聚集机制、充满活力的创新发展机制、安定有序的校园稳定机制这六个方面进行创新,为实现学校全面发展提供机制保证。[8]我认为,这一探索对和谐校园的构建是有效可取的。
4.文化立校,提升精神,促进人与校园环境的和谐统一。和谐校园的建构离不开和谐的校园文化。没有和谐校园文化,就没有和谐校园的思想根基。校园文化是和谐校园建构的精神底蕴和文化源泉,无论是教学科研工作的协调发展、师生员工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师生员工之间的团结和睦,乃至大学生自身的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支撑。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一再证明,具有强烈的学术价值取向、浓厚的学术氛围、追求真理和科学的精神、学术思想自由和科学探索自由等精神传统的高校是学术大师、科学泰斗生长的摇篮。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就是要建设和谐文化,培养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为构建和谐校园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和精神家园;就是要坚持人性化架构、人文化建设、人格化塑造,培养健全人格;就是要以浓厚的文化底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与时俱进的发展方略鼓励进取、激励创新,形成团结和谐、努力成才、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就是要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整齐的校容校貌,以及富有特色的校园建筑;就是要强调师生、社会、自然的共生与和谐,强调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兼顾、生态与文化统一、人与自然和谐。
参考文献:
[1]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05-03-15.
[2]王广友.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现实价值与实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5.
[3]宋明钧.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的理性思考[J].理论导刊,2006/7.
[4]汪华.以科学的发展观推进和谐校园建设[J].领导科学论坛,2008,2:15-17.
[5]郭大成.“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6.
[6]徐文华,鲁雷.和谐校园的建构[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82.人民出版社,1995.
[8]程勉中.和谐校园建设中的管理机制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