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妇炎胶囊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54例
2010-09-06张婉莉雷妩芳西安市第六医院西安710004
张婉莉 雷妩芳 西安市第六医院 (西安 710004)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病程顽固,易复发,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正规有效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徙所致,一部分患者可无急性盆腔炎病史。慢性盆腔炎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可引起双侧输卵管不通而导致不孕,还可影响输卵管功能而导致宫外孕。本文通过分析两种不通治疗方法,为慢性盆腔炎有效根治提供新的途径。
临床资料 选择 2009年 1月至 2009年 8月在我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 108例,年龄28~42岁,平均 36.4岁,其中未婚 13例,已婚 95例,已婚患者中不孕 36例,曾有过一次以上宫外孕者 9例。将所有患者随即分为两组,治疗组 58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口服抗妇炎胶囊联合应用中药灌肠和微波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口服抗妇炎胶囊治疗,两组患者治疗 2疗程后均随访 2年,以评价其复发率。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独应用抗妇炎胶囊(贵州远程制药,国药准字 Z20025698,主要成分:苦参、杠板归、黄柏、连翘、益母草、赤小豆、艾叶、当归、乌药 ),口服,一次 4粒,1d3次,7d为 1疗程,连续治疗 2疗程。治疗组在口服抗妇炎胶囊的基础上,配合中药灌肠和物理治疗。中药成分为:红藤、败酱草、蒲公英各 30g,赤芍、夏枯草各 15g,桃仁 9g,黄柏 10g,甘草 6g,每剂药熬至 100mL,凉至 35℃,从肛门插入 14cm以上,在20min内灌完,灌入后平卧 30 min以上,每天 1次,10d为 1疗程,连用 2疗程,月经期不用,同时联合微波治疗,于本院理疗科进行。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禁止盆浴、性生活、阴道冲洗和应用其他抗生素。
诊断标准 依据第六版《妇产科学》关于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选择研究对象[1],包括:①慢性下腹部坠胀、疼痛、腰骶部酸痛不适,伴/不伴急性盆腔炎病史,劳累、性交或月经前后加重;②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或稍大,或伴压痛,活动受限或与盆腔周围组织粘连固定,一侧或两侧附件区有片状增厚、压痛,三合诊时宫骶韧带增粗、变硬、弹性较差,或有触痛;③B超检查:子宫及双侧卵巢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或可见到输卵管积水,呈腊肠型,囊壁较薄,或伴盆腔炎性包块,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④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卵巢囊肿或实性肿块及可能引起腹痛的其他疾病。
疗效标准 将所有患者治疗效果分为:治愈、好转和无效,其标准为: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妇科检查盆腔基本正常,B超检查盆腔炎性包快或输卵管积水消失;好转: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好转,妇科检查附件区稍有增厚,不伴压痛,B超检查炎性包快体积缩小;无效:症状、体征持续存在或有加重,妇科及 B超检查无改善[2]。
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病情程度、月经周期、经期持续时间及放置(IUD)时间无显著性差异。见表 1。
表1 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分析
讨 论 近年来由于性观念的开放及性传播疾病的蔓延,人流、药流随之增加,慢性盆腔炎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且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等病原菌感染或混合感染所致盆腔炎所占比例上升,使盆腔炎具有难治愈且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女性健康。有资料表明,19%宫外孕患者曾有慢性盆腔炎病史。本研究中73例(67.6%)患者妇科检查一侧或双侧附件区增厚,38例(35.2%)B超检查有盆腔炎性包块,11例 (3.2%)伴一侧或双侧输卵管积水。由于慢性炎症局部组织增生明显,使药物不易被吸收,不能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因此,以往单纯口服用药治疗效果常不满意,给广大女性患者带来身心伤害。
慢性盆腔炎以湿热型居多,治则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1]。由于本研究的独特直肠给药方式,药物有效成分经直肠黏膜吸收,通过直肠静脉和肛门静脉经髂内静脉注入下腔大静脉,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中药活血化瘀作用对血管、血液流动病理性改变和组织的纤维化能起多重改善作用,可疏通瘀滞、松解粘连,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水肿,改善局部微循环障碍[3],红藤、赤芍、桃仁有活血化瘀作用,败酱草、蒲公英配伍有清热解毒燥湿的作用,药效直接作用到病变部位使组织吸收后产生炎症消退、包块缩小、盆腔积液吸收的直接作用。微波治疗原理是微波电流使组织中的极性分子快速运动,相互摩擦而产生热量,而微波对组织又有较强的穿透性,从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明显增加,改善组织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有利于炎症的吸收和消退。此外,中药灌肠副反应较全身用药轻,方法及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显示,口服用抗妇炎胶囊与中药灌肠和理疗联合应用治疗效果显著由于单纯口服用药,且复发率显著降低。
[1]乐 杰.妇产科学 [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74.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243.
[3]李红彩,付曙光.中医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应用现状 [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8,16(1):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