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小学生的“水意识”
2010-09-06上海市闵行区华坪小学200240邵益民
上海市闵行区华坪小学(200240) 邵益民
上海地处江南水乡,到处都有水,因此,在小学生的头脑中很难形成水的危机意识。在开展“长江水学校”项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在课堂教学之外适当开展一些实践活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水教育”的效果。
实践活动能让学生经历真实的探究环境,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可以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自主开展学习活动。因此,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不仅受学生欢迎,而且能显著提高学习的效率。但是,实践活动又存在着占用时间长,所需的物质资源多等缺点。为此,我们学校积极探索,尝试选择适当的实践活动来开展水教育,进而增长学生的水知识,提升学生的“水忧患意识”。
我校的学生实践活动按学生对象分,主要分成以学生社团为主的小组活动和全校学生参与的普及性实践活动两类。“水孩子科技社团”是我校的学生社团之一,以四年级学生为主。这些学生大多喜爱水活动,学习能力也较强,所以,以这种社团小组为对象的实践活动比较容易开展。社团的活动主要在课堂内、外两种场合进行,其中,每周一节的兴趣课是固定的。在兴趣课上,除了较完整地学习一些基础性的理论知识外,还学习一些与水有关的观察、检测之类的方法与技能。在课外,一般每月开展2次以上的实践活动,比如,观察河道、检测黄浦江等河道的水质状况、考察湿地公园、参观区里的水质检测部门,结合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水日等纪念日进行校内外的宣传活动等。由于社团的学生人数较少,所以,在活动时间的安排上就非常灵活。比如,我们曾多次组织学生到校外进行考察,曾用2天时间考察了上海崇明岛的东滩和西沙湿地,而到离学校不远的水质净化厂、黄浦江水文化博物院、水质检测所等地方,每次也只需安排半天。而且,每次外出活动前有针对性的辅导,活动后有师生的总结,学生在这种有针对性的实践过程中,通过丰富的体悟有效的提高了水活动的经验。
由全校学生参与的普及性实践活动,具有参与人数多,年龄层次多,学生的基础不同等特点,所以,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生活经验乃至家庭因素等,来选择恰当的内容。下面,以我校开展的一个以“爱水、惜水,保护水资源”为主题的科技活动为例说明。这一科技活动的时间跨度较长,设计的内容较多,既有课堂教学又有课内外的实践活动。其中,我们设计了5个课外实践活动:节水金点子征集活动、节水小报设计活动、家庭“一水多用” 图片故事征文活动、“假如只有一桶水” 图片故事征文活动、观察身边的江河活动。这些活动有些用于低年级,有些适合中高年级。而每项活动在参与形式上我们都要求有家长参与,这种亲子活动不仅让学校教育辐射到家庭社区,而且家长能帮助学生解决活动时遇到的一些困难。为了指导学生开展活动,我们还适当设计了一些学习单(下表所示),这些学习单能帮助学生及家长开展活动,从而较好地提高了活动的有效性。
“一水多用”实践活动学习单
在“一水多用”和 “假如只有一桶水” 图片故事征文活动中,学生和家长不仅要开展一次节水体验活动,而且要通过相机拍下活动的过程,并配合文字形成一篇图片故事类的作品。这一活动虽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全校依旧有一百多位学生参与了活动,低年级的学生由于有家长的帮助,作品数量多,质量也较高。学生的体验很真实,也很感人,有的学生作品上写道:“假如只有一桶水”的活动让我体验到了缺水给生活带来的不便,也体验到西部缺水地区的学生家庭每天只有一桶水的困难,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
实践活动有效地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尤其是对于“水教育”活动来说更需要实践活动来支撑。然而,由于实践活动所需的条件限制较多,因而,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的运用。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根据学校的特色、学生的资源情况等来设计一些有趣的实践活动,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水意识”,提高“水教育”活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