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期与密度对衡阳地区油菜性状及产量影响初探
2010-09-04李小芳
李小芳
(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 衡阳 421001)
衡阳市是湖南省产油大市,油菜常年种植面积达13.3万hm2左右,同时又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较快的次发达地区,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离开乡村而涌向城镇,导致油菜种植时期劳力紧缺。为节省劳力、降低成本和不违农时,本地不得不将曾经占主要地位的油菜移栽方式逐渐改为直播方式。油菜栽培方式的改变要求科研人员为之提供与此相适应的种植技术,揭示不同播种密度与播期相互作用对油菜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提出最佳播期与种植密度。衡阳地区种植的油菜为半冬性品种,传统种植习惯一般在9月中下旬播种,10月中下旬移栽,或者9月下旬直播。由于茬口等因素的影响,生产中尚存在播种期过早、过迟或者密度不合理的现象,有些品种易出现早薹早花,或生长势差,这成为制约油菜产量和品质提高的原因之一。
衡阳油菜综合试验站是全国29个综合试验站之一,作者依托于衡阳综合试验站和有近40 a油菜研究历史的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科技储备,于2008~2009年以衡阳地区力推的优质双低品种“中油杂6号”为材料,进行了播期和密度的试验,以期为全地区大田油菜种植提供一些技术指导,为解决衡阳地区油菜直播最佳播期和密度,实现高产优质这一生产问题做些初步探索。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在衡阳市农科所试验基地进行。当地海拔72 m,土壤为紫色岩土,肥力中等。前茬为一季晚稻。
1.2 试验方法
1.2.1 播期试验 设3个播期,每期间隔15 d,分别为9月14日、9月29日、10月14日。小区长6.9 m,宽2.9 m,面积20 m2,每小区定苗360株。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四周设保护行,采用直播、穴播。
播前晒种2 d,每小区施基肥:复合肥1 kg,硼肥 0.045 kg,猪粪拌火土灰(1∶1)9 kg,6 叶期追尿素0.45 kg,腊肥施复合肥0.3 kg,盛花期喷施0.2%的硼肥2次。生育期内及时做好病、虫、草等管理,收获前每小区取样10株进行考种。
1.2.2 密度试验 设4个密度处理,分别为12万、18万、24万、30万株/hm2。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9月29日直播、条播。其他同播期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期与密度对油菜生育期的影响
从生育期看(表1),早播种的油菜生育期比迟播的长,成熟期略有提早。随着密度的增加,生育期的变幅不大,但在高密度条件下生育进程有快于低密度的趋势,其生育期比低密度的略有缩短,原因是低密度的单株生物量大,营养生长时间稍长。
表1 不同播期与密度下油菜的生育进程
2.2 播期与密度对油菜植株性状的影响
从植株性状看(表2),早播种的油菜比迟播的在株高、茎粗、分枝数等生物量上要高,但过早播种表现出下部无效分枝增多,浪费营养。播期一定时,随着密度增加,株高和分枝部位上升,而茎粗、总花序长和分枝数则逐渐下降。
表2 不同播期和密度下油菜的植株性状
2.3 播期与密度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从产量性状看(表3),9月14日和10月14日播种的两个处理在各产量结构上比9月29日播种的差,主要表现在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的变化不明显。小区平均产量以9月29日播种的最高,与9月14日和10月14日播种的差异性分别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9月14日播种的油菜籽产量也极显著高于10月14日播种的。在密度试验中,密度超过18万株/hm2后,各产量结构总体随密度增加而下降,产量也随之降低。12万株/hm2的处理产量不高,田间表现有再生花现象,成熟一致性较差,籽粒大小差异明显。各处理中以18万株/hm2的产量最高,与12万株/hm2和30万株/hm2的差异分别达到显著水平和极显著水平,比24万株/hm2的增产4.8%,未达到显著水平,表明“中油杂6号”的种植密度有较大的弹性。
表3 不同播期和密度下油菜的产量性状
3 小结与讨论
衡阳地区冬季气温相对较高,播种过早,株高、分枝数等生物量虽大,但易造成中下部荫蔽,有效分枝和总角果数反而减少,病害特别是菌核病加重,如遇到暖冬则出现早薹早花现象,造成减产;播种过迟,苗期所需积温不足,不利培育壮苗越冬,生物量生长不足,经济性状随之下降。衡阳地区直播的适宜播种期以安排在9月25日~10月5日之间为宜。对于茬口为双晚的,由于太迟,不宜直播,建议早育苗移栽,苗龄控制30~40 d。衡阳地区以丘陵为主,土壤肥力较低,且油菜前茬多为一季晚稻或双晚,耕作层浅,土壤板结,疏松性差,油菜根系生长受到限制,密度太低更不易获得高产,因而要靠适当增加栽种密度争取更多的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和每角粒数来增加产量。直播的适宜定植密度为15.0万~22.5万株/hm2,前茬为旱作或肥力高的田块应取低限,前茬为一季晚稻或肥力低的田块则取高限。
[1]王汉中.中国油菜生产抗灾减灾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官春云.改变冬油菜栽培方式,提高和发展油菜生产[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6,28(1):83-85.
[3]马 霓,张春雷,李 俊,等.种植密度对直播油菜结实期源库关系及产量的调节[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9,31(2):180-184.
[4]袁卫红.直播密度对油菜产量、农艺性状及抗性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10):37-38,44.
[5]张乐平,刘德林,邹朝晖,等.湖南油菜产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湖南农业科学,2009,(7):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