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省马铃薯引种试验初报

2010-09-04王云高刘明月黄艳岚易九红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23期
关键词:克新东农马尔科

周 虹 ,王云高 ,刘明月 ,黄艳岚 ,易九红,李 立

(1.湖南省作物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5;2.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3.湖南省马铃薯脱毒快繁中心,湖南 长沙 410219;4.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马铃薯是湖南省主要农作物之一。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全省种植面积12.3万hm2,平均产量3 908 kg/hm2,总产量48.02万t左右(折主粮)。虽然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马铃薯品种退化、品质差、产量较低等问题也突现出来。为了促进品种更新换代,推动湖南省马铃薯生产的发展,湖南省作物研究所引进克新17号等7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引种试验,以筛选出适宜湖南生态条件的优质、高产、抗病的优良品种,逐步替换生产上已退化的品种。这对培育和建设湖南省马铃薯支柱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将初步引种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湖南省作物研究所试验基地,土质为红壤土,土地平整,排灌方便,肥力中等,前作为红薯。该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海拔45.7 m,四季分明。全年无霜期约275 d,年平均气温16.8~17.2℃,年积温为5 457℃,年平均总降水量1 422.4 mm。

1.2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共8个,其中克新17号、克新18号、克新19号、克200373-205、克200373-218由黑龙江省马铃薯研究所提供,东农303、红皮由湖南省马铃薯脱毒快繁中心提供,马尔科为当地自留种、以“东农303”为对照。

1.3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24个小区。小区长方形,面积13.34 m2,每个小区设1畦,畦宽(带沟)1.25 m,畦高0.4 m,双行开穴种植,穴距0.26 m,每个小区播80穴,播种密度6万株/hm2。试验地用拖拉机旋耕,整畦后播种,基肥穴施45%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 200 kg/hm2。于2009年12月21日播种,播后盖土,第2天盖膜。畦边和沟内喷施除草剂2次。3月25日中耕培土结合除草,5月10日收获,全生育期不防病,栽培管理采用当地中上水平。

1.4 调查项目

主要调查以下项目:(1)物候期。包括出苗期(出苗70%的日期)、出苗率和生育期。(2)植株形态特征。包括茎色、叶色、分枝数、株高等,每小区随机抽取10株进行以上指标测量和观察,统计平均值。(3)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包括薯形、皮色、肉色、光滑度、芽眼深浅等,随机抽取10株测其结薯数和产量,统计平均值,同时测各小区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马铃薯品种物候期比较

各品种均于2009年12月21日播种,但是生育期差别较大。由表1可以看出:马尔科出苗较早,然后依次为克新19号、红皮、克新18号、克200373-218、东农 303、克 200373-205,以克新 17号出苗最晚。克新19号、克新18号和马尔科的出苗率均达到了100%,红皮、克200373-205、东农303 和克200373-218的出苗率分别为97.2%、94.9%、93.9%和91.1%,克新17号的出苗率最低。各参试品种的生育期以马尔科最长,以下依次为克新19号、红皮、克新 18号、克 200373-218、东农303、克200373-205,以克新17号最短。

表1 不同马铃薯品种物候期比较

2.2 不同马铃薯品种植株形态特征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克200373-205株高最高;克新18号和克200373-218株高和茎粗稍高,整体长势较旺盛;克新17号和克新19号虽然株高较矮,但克新17号茎粗最粗,克新19号分枝数最多,两者叶片大,节间短,植株生长旺盛;东农303株高稍矮,茎粗一般、分枝数比较多,位居第二,红皮、马尔科株高最矮,分枝数最少,茎秆细弱,叶片小而稀,生长势较弱。

表2 不同马铃薯品种植株形态特征比较

2.3 不同马铃薯品种的外观品质比较

各参试品种的外观品质如表3所示,克新19号、克200373-205薯形和马尔科为椭圆形,克新17号为长筒形,薯块较长,其他品种接近圆形,有扁圆和卵圆之分。红皮皮色为红色,色泽较好,克新19号和克新17号为白色,其他品种的皮色为黄色,其深浅不等,薯皮光滑度也略有差异,整体均表现光滑。克新19号、克新17号、红皮的肉色为白色,其他品种薯肉均为浅黄或黄色。除克新17号芽眼相对少,其他品种芽眼多。马尔科和红皮芽眼比较深,其他品种芽眼均为较浅或浅,差异不明显。

表3 不同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比较

2.4 不同马铃薯结薯性状比较

从表4可以看出,克200373-218的单株结薯数最多,为9.1个,单株薯块重量最大,为0.373 kg,其次是马尔科,单株结薯数9.0,单株薯重却最小,商品率最低,产量表现一般;其余单株结薯数在4.3~7.8之间,单株薯块重量在0.142~0.258之间;大薯平均个数在0.2~1.0之间,克200373-218和克200373-205最多,为1.0个,克200373-205大薯重量最大,为0.125 kg,克200373-218次之,达0.121 kg,其余在0.026~0.094 kg之间;中薯平均个数在0.4~2.9之间,克200373-218最多,为2.9个,中薯重量在0.025~0.173 kg之间,克200373-218中薯重量最大,为0.173 kg;小薯个数在1.8~8.4之间,马尔科最多,其次是克新18号,克新19号;小薯重量在0.037~0.091 kg之间,马尔科小薯重量较大,为0.091 kg;商品薯率红皮最高,达84.1% ,克新17号次之,为81.8%,克200373-218为78.7%,马尔科最低为36.1%,其余均在60%~73%之间。

表4 不同品种结薯性状比较

2.5 不同马铃薯品种抗性比较

在生长过程中通过观察发现,早期各品种表现都好,无任何感病、感虫现象,生长中期由于湖南地区连续几天严重的霜冻,各个小区地上部植株叶片受到冻伤,其中马尔科受冻现象最严重,可能是马尔科出苗早,品种的抗性差所至。红皮较大范围感染病毒病,叶面卷曲,但危害不严重。其它各个品种抗性都表现良好,适合湘中地区的气候。

2.6 不同马铃薯品种产量比较

从表5可以看出:克200373-218产量达21 900 kg/hm2,比对照增产44.6% ;克新17号、克新19号比对照分别增产5.0%、3.0%;马尔科产量最低,为9 300 kg/hm2,比对照减产38.6% ;其余品种平均产量均比对照减产,减产幅度为3.0%~9.3%。克200373-218产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克新17号、克新19号、红皮、东农303(CK)产量之间差异不显著,克200373-205平均产量与东农303CK、红皮差异不显著,克新18号平均产量与克200373-205、红皮差异不显著,其余品种平均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

表5 不同品种产量比较

3 讨论

3.1 对引进品种的评价

试验结果表明:克200373-218是所有参试品种中产量最高的,薯块较大、薯块光滑、芽眼浅、扁圆形、商品薯率(78.7%)高、商品性好,产量21 900 kg/hm2,比东农 303(CK)增产 44.6%,达到显著水平,适合在湖南湘中地区大面积推广。克新17号、克新19号比东农303(CK)略有增产,抗性强、商品薯率高、综合表现良好,值得推广。红皮在参试品种中薯皮颜色鲜艳,表面呈红色,商品薯率(84.1%)最高,产量稍低于东农303(CK),但感染病毒病现象普遍、抗病性稍差,还需进一步试验。克200373-205其株形最高,整体长势较旺盛,鲜薯产量14 100 kg/hm2,比东农 303(CK)减产 6.9%,减产不显著。克新18号表现一般,鲜薯产量中等(13 740 kg/hm2)、小薯多、商品薯率低(60.7%),难以带来好的经济效益。马尔科为当地品种,虽然出苗早、结薯个数最多,但其产量最低、抗性最差,这可能是品种本身非脱毒薯的原因,也有可能是由于薯苗受冻的原因所致,还需进一步试验。

由于该试验只进行一年,各品种在生育期间由于雨量不均、气候因素如低温多雨、霜冻影响等等因素,产量和鲜薯品质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为了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良品种,试验会继续进行。

3.2 栽培管理措施

从试验结果及田间表现分析,湖南省推广种植马铃薯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优选品种,脱毒为佳。马铃薯种薯选用专用基地繁种规范、收获期基本一致优质种薯为佳,最好选用脱毒马铃薯良种,不带病菌及虫源、无伤损、未干缩的种薯,有利于培育全苗壮苗。(2)适时栽种,薄膜覆盖。为防止前期低温、重霜导致幼苗冻伤及后期收获时雨水过多而造成烂薯,选择合适的时间栽种,并用薄膜覆盖。(3)催芽处理,带芽播种。马铃薯由块茎繁殖,出苗速度慢,为达到整齐出苗、出壮苗,必须做到种薯芽眼萌动或出芽基本均匀一致。注重种薯催芽或出苗后移栽,避免种薯长时间停留在土壤中。(4)防虫控病,提高产量。选用抗病品种,种块播前须经严格地药剂消毒,生产后期注意观察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做好主要病虫害防治工作,以提高马铃薯产量。(5)加强管理,适时收获。马铃薯需水量大,但又怕渍水。在马铃薯生长期间遇到暴雨要及时清沟排水,以防渍害。对于冻害重的地块,要及时清除冻死植株和受冻枝叶,进行田间培管,促进二次发芽出苗。适时收获,避开高温多雨期,做好贮藏保管工作,争取丰产丰收。

[l]谭宗九.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0.

[2]门福义,刘梦云.马铃薯栽培生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3]刘全武,崔圣贵,鲁迪球,等.春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7,(2):54-56,58.

[4]罗利伟,罗少青,罗延泽,等.冬种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J].广东农业科学,2008,(1):87.

[5]宋 勇,刘明月,何长征,等.湖南春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J].中国马铃薯,2005,19(4):208-211.

[6]张国君,高世铭,陈光荣.陇中半干旱区旱地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J].中国马铃薯,2007,21(2):78-80.

[7]黄艳岚,刘明月,周 虹,等.湖南省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2009,(7):108-110.

猜你喜欢

克新东农马尔科
不同春大豆品种产量品质差异比较
枣庄二季作淀粉型马铃薯品种筛选
内战过后,迟来的吻
几个加工型马铃薯品种主要品质形成的比较
“一只独立”
马铃薯优良品种的筛选与综合评价
新西兰碰鼻礼
克新1号马铃薯贮藏的最佳温度
马铃薯克新一号试管苗与试管薯保存技术试验
干旱和复水对马铃薯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