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修辞在作文中的运用
2010-09-02许建新
许建新
【摘要】修辞与作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比喻,使语言更生动;排比,使语言更有气势;引用,使语言更大气;对仗,使语言更有韵味。灵活运用修辞,能增加作文的文采,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关键词】作文;修辞;文采
近年来,新材料作文在高考中屡次出现,这在审题立意方面给学生增加了难度,但综合2009年全国各省高考试卷,作文试题的难度都有些下降。80%的学生基本不会跑题。那么怎样才能把作文写的更好,更与众不同,就需要我们下大功夫。有鉴于此,语文界许多有识之士和考试中心都强调应该重视议论文的写作训练。经过几年的训练,学生的论证思维有所提高,然而从平常阅卷情况来看,学生的议论文水平有待提高。考生应该提高的有两个主要方面:一是说理不深刻,立意不高不新;其二是语言没有特色,干巴巴的。而后者表现最为明显。许多考生在议论文写作中不够注意表达方式,缺乏生动语言,文章枯燥、干巴,“如泥人土马,有生形而无生气”(清·李渔语),不能达到“融情入理”、“感人心灵”的目的,缺乏灵气,因而很难使评卷教师“一见钟情”。
俗话说:“三分姿质,七分打扮。”写作文也是如此,只要经过“事事四五通”的装扮,何愁它不 “精妙世无双”?装扮的手段很多,而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运用修辞。修辞能增加作文的文采。
(一)巧用比喻,语言更生动
亚里斯多德说:“善比喻者为天才。”比喻是增强语言形象性的最常用的手法。比喻,常常能使深奥复杂的道理变得形象具体,使议论显得生动活泼,从而收到良好的论证效果。
比喻运用得恰当,能加大议论文论证力度,有时能使评卷者拍案叫绝,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分数。比如:“生命应当是漫天风雪中的一剪红梅,尽管深山寂寂万木萧萧,也要在枝头燃烧!生命应当是挺立于悬崖一侧的树根,用智慧和力量去熔化山岩,顽强且韧劲十足地去开垦坚硬的土地;生命应当是游鱼,寻找激流,寻找飞浪,寻找银鳞的闪光,笑仰于波涛之上。”总之,运用比喻进行论证,可以使说理生动形象又言简意赅,当然亦应避免滥用现象,是否运用和如何运用,必须从表达思想内容的需要出发,而且应当力求处处妥贴,得体。
(二)巧用排比,语言更有气势
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近,语气连贯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语句连接起来用,叫排比。它可由词组构成,也可由句子构成,在引论、本论、结论等各部分中,均可以使用。假设句、因果句、条件句、正反对比句皆可使用。 而在议论文写作中,恰当地运用排比句式,往往能增加文采,增强文章的语言气势,并给人一种整齐匀称的美感。
2009年河北一考生写到“李煜虽有吟唱“春花秋月何时了”的诗才,却被政治上的无能束缚,终留“人生长恨水长东”的遗恨;秦观虽有吟风弄月的雅趣,却被仕途的失意所束缚,抑郁地了解了余生;郭沫若虽有‘风兮——归来的豪情,却被治国之路上的坎坷所束缚,留下遗憾的一笔。 ”充分的证明了自己的观点——如果不能发挥特长而难以逃脱弱点的束缚,就会坠入可悲的深渊。又如2009年江苏满分作文《品味时尚》“当人们的血脉中奔流着各色汽水饮料时,似乎再有哦没有一杯香茗高山流水般诗意地流淌的踪迹;当人们恣意地将头发烫染得卷曲蓬松,五彩斑斓时,似乎大家忘记了自己原本拥有一头乌黑亮丽的的秀发;当人们开始将衣服穿薄,甚至“衣不蔽体”、奇形怪状时,似乎特立独行成了时代的标签。老祖宗的含蓄之美渐渐让步于时尚装扮。” 这一系列的排比句,使文章内容集中,节奏鲜明,酣畅淋漓,有气吞山河之雄伟,水泻千里之壮观。
(三)巧用名言,语言更大气
名言警句大都是些经典的、历来为人们传诵的佳句,有的本身就极具文采且富含哲理;巧妙地引用一些诗文,使文章平添了许多人文内涵,使语言更大气。
我国的古代语言,往往凝练隽永,音韵和谐,形象生动;尤其成语言简意赅,古诗文名句典雅而富于文采,适当运用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2009年湖北一考生在《站在文学的门口》中这样写道:“当暮色四合时,一灯如豆,一书如帆,送我至文学的门口。那东临碣石的一代枭雄,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即使岁月染白了他的须发,依旧能够高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不屈之音,那一份遒劲雄浑的意气,常使我击节而赞。那在乱世里漂泊沉沦的诗性女子,将国家之恨纺成染柳烟浓,吹梅笛怨得哀愁,纵然帘卷西风,人比黄花, 也依旧要在绝灭之境,用柔弱的才情,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些铿锵或柔美的词章,溅落在历史的长河里,激荡起遥远的绝响。”
再如这样一段文字:清人涨潮在《幽梦影》中曾写道:“卷中有山水。”不错,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前人的话犹在耳畔。读书是一种感悟的过程。那一本本书就仿佛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跃历史的长河,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于是我看见苏东坡在明月下起舞,高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看见梭罗独自坐在瓦尔登湖垂钓一天星河,脸上是不尽的悠然;我看见千年的帝王将相,看见千年的兴亡成败。是的,书如翅膀,它带我的心灵飞出狭小的窗口,让我足不出户便能领略大千世界,开阔眼界,丰富思想。
熟语中的俗语、歇后语等多流传民间,简练通俗,不乏幽默诙谐的佳句,引以入文,或增加生趣、或显露大气,亮点会骤然闪现。
(四)巧用对仗,使语言更有韵味
那些两两对举出现,而字数不要求完全相等或对称,,不要求完全工整的对仗句。在议论文中,对称句既可用来说理,又可用来举例。因为它要求用大至整齐的句式,对称的结构来证明论点,所以训练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对仗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锤炼语言的能力,而且因为对证据极为简洁,还可锻炼学生对事例的高度概括能力。如果说"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那么,对称句的应用,也会使文章因之生辉。如2009年湖北一考生写到:青山隐隐,绿水迢迢,我站在文学的门口,窥见那门内流转的,是墨笔生香,勾勒出清风明月的韵致;梧桐细雨,西窗红烛;我站在文学的门口,窥见那门内流淌的,是令人心旌摇动的浓愁与长情。正是运用了对仗,语言才更有韵味,更富诗意。
议论文应讲究文采,多用一些修辞,如此方能文质兼美。让修辞带我们走进文学的殿堂,拿下“半壁江山”,为高考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2]吴礼权《现代汉语修辞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3]严敬群《2009-2010年度高考满分作文特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4]朱庆和《2009高考满分作文快递》(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