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超级写实主义
2010-09-02徐江彭雪妮
徐 江 彭雪妮
【摘要】本文研究了超级写实主义产生的原因,并站在今天的角度对其价值进行了探讨,通过原因和价值两方面的内容,对超级写实主义进行了部分新的解读。
【关键词】超级写实;原因;价值
在现代艺术发展的大局势上看,艺术经历了“完形—变形—打破形—无形”的具象到抽象的蜕变,尽管这期间具象写实的作品没有绝迹,但写实艺术的势力完全大不如前。站在这个角度看70年代美国超级写实主义,我们或多或少会很惊奇:在强调形式结构、注重主观表现和观念过程的大的艺术走向之下,为何会出现这种画面精确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的艺术流派?同时,超级写实主义兴起于美国,主要的成长地亦是在美国,它的代表艺术家更是以美国人为主。为何美国会成为超级写实主义的“福地”?到20世纪七十年代,西方的现代艺术,如果自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父”的塞尚算起,也有百年的历史。这一时间段内,艺术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和频率冲击着传统艺术,各种各样的艺术流派此起彼伏,印象主义、立体主义、野兽派、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等各个现代艺术流派轮番登场,用各自的行动和理论来阐释自己的思想主张。纵观这百年历程,各流派艺术主张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却十分一致,即对传统的否定。“否认艺术传统,强调主观情感的表达,放弃了对客观世界的摹写,更多地关注人的主观情感宣泄,将艺术由原来的“完形”推进到“变形”,再由“打破形”到“无形”,完成了从具象到抽象的蜕变。”
“抽象表现主义在美国和世界上的历史,还是必须写的”2
抽象表现主义是美国对世界艺术史的一大贡献,是第一个由美国兴起的艺术运动,尽管它的产生与因战争而来美国避难的欧洲艺术家们的影响是分不开的。“1930年代以来,试验性的美国绘画首先涉及到了几何抽象”3,这个艺术倾向在蒙德里安等外来艺术家的影响,以及美国官方的赞助与扶持下,使得抽象表现主义在美国发展并壮大起来,培养出诸如波洛克、玛瑟韦尔等一批杰出的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抽象表现主义反过来,在提高美国文化品位、扩大美国文化影响力方面立下了不朽的功劳。
“如何去做”
“······我从来没有要去创造有趣的形式和色彩构成,因为我能想到的人家都已经做了。······现在没有创造;我只能接受主题事件,我接受这种艺术状态。但还有另一种创造,那就是‘如何去做。我发现把‘如何去做作为一种创造来看待,会更令人感兴趣。我的确认为,用上述方式研究绘画——也就是用某种个人强加的原则来研究绘画——最终会影响主题事件本身。”
这是美国超级写实主义画家克洛斯对自己绘画创作的看法。
这似乎是一个非常现实又很聪明的态度。的确,纵使现代艺术的形式和方法以怎样快的频率进行着创新,在庞大的艺术家群体里面,也不会出现每一个艺术家都有独创的风格流派的情况。某一风格或流派,无不是经过一批批艺术家、批评家等群体艰苦的努力而出现的。所以,超级写实主义画家们无意于创造异于已有艺术形式的艺术,转而回归传统,把“如何去做”作为一种创造,去获得新的发现。
重读价值
超级写实主义绘画有一个很统一的地方,就是对照片的依赖,这从它的另一个称呼——照相写实主义便能看出来。超级写实主义画家的作品以照片作为参照进行创作,没有这个参照,作品难以达到无以复加的精确客观。
这反映了一个态度的转变,对相机、照片乃至机器的态度的转变。
超级写实主义的绘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尺幅巨大,一张几英寸的照片被他们用幻灯机等手段放大到几十倍以后进行精确地描摹。对于不够清晰的地方,艺术家们会用工匠式的的方法、一丝不苟的精神和动辄数月甚至超过一年的时间对其在画布上的形象进行细致精密的整理。这其中,以极其客观的态度进行描绘,绝不添加一丝的主观创造的形式在上面。超级写实主义艺术家的这种态度迥异于其他流派的艺术家,他们纯客观的描摹、排斥一切主观情绪、态度、情感,工匠式的精雕细琢、摒弃自由挥洒······
当观众远距离欣赏时,作品足以以假乱真,逼真的无以复加。走近观看,或者按照欣赏其他作品的距离去看,却发现不真实,作品局部很抽象,仅仅是一些密集的点、细线或者漩涡。换句话说,看着真实的画面是由数不清的、简洁的形象组成的,真实追究到最后却是不真实的抽象。这时,超级写实的作品在复制真实、展现真实的同时,又营造了一个不真实的抽象世界。此时的具象内涵就丰富了,它包括了抽象,而抽象又能引发人的进一步联想或感受。真实与虚假和谐地并存于同一幅画作里。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写实主义的艺术作品远比抽象的、表现的作品容易接受。抽象在美国大行其道,却让大众坠入云里雾里。也许,超级写实主义的作品价值还在于取材生活、以超级写实的超常能力和真实的画面来吸引大众,保持艺术在民众当中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范正明,《重读超级写实主义绘画》 ,《装饰》,2005年第02期。
[2][美] H·H·阿纳森,《西方现代艺术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2月第二版,P505、P617。
[3]杨身源、张弘昕,《西方画论辑要》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4月第一版,P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