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地区的文化震荡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以陕西、新疆两地为例

2010-09-02宋爱芬

昌吉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学历者变迁个体

宋爱芬

(昌吉学院社会科学系 新疆 昌吉 831100)

西部地区的文化震荡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以陕西、新疆两地为例

宋爱芬

(昌吉学院社会科学系 新疆 昌吉 831100)

本文旨在分析个体心理健康与社会文化变迁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新疆、陕西两地样本进行抽样调查,发现:1.高学历者对社会重大文化事件的心理感受(即文化震荡)更加正向;2.男性和高学历者对社会文化变迁的认知评价更加积极;3.高学历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更高。建议:西部地区的制度设计应缓冲对个体的心理冲击;重点关怀低学历者和女性;可通过媒体宣传、榜样示范等方式引导个体转变认知风格,提高对文化变迁的心理适应能力。

文化震荡;认知方式;控制感;心理健康

文化震荡是指急剧的社会文化变迁所引起的一种特定的社会心理反应,是由内在的文化积累或外来文化移入所引起的、急剧的文化变迁对人的心理产生的强烈冲击[1]。文化震荡是社会重大事件和制度改革引起的社会心理现象,体现社会文化事件在大众心理层面的影响,反映人们对社会文化变革的心理认同。

历史经验表明,社会转型期的文化变迁尤为激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传统的同质文化走向多元的异质文化,个体从相对稳定、有序的生活方式走向多变、无序的生活方式[2]。缴润明研究发现,地理环境影响人类的文化变迁,而且有学者指出,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是互动的,在这二者的关系中,经济发展优势占主导地位[3]。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文化变迁带来的心理震荡相对更强,个体对变化的适应相对较慢。缴润凯等研究发现[4],个体对文化震荡的心理感受存在区域差异,总体上东部地区个体感受到的文化震荡最为积极,而中、西部地区个体感受到的文化震荡最为消极,并认为这与东、西部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有关。

由于历史、自然和人文等原因,西部地区的综合经济增长指标和分项指标均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作为客观现实,经济发展和文化变迁对西部个体的社会心理均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文化变迁除引起广泛、普遍的心理震荡外,还会对个体产生一些隐性、特殊的影响。研究社会文化变迁引起的文化震荡对西部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正是按照这样的脉络深入了解个体心理状况与社会文化间的关系。从社会文化层面看心理和谐问题,旨在从本源上做好心理维护。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陕西、新疆的城市、乡镇和农村分别选择18岁以上、不同受教育程度的样本,统一指导语后进行团体调查。剔除无效问卷后,获有效问卷431份。其中,男236人,女195人,最大年龄88岁,平均年龄36.5岁。

(二)研究材料

1.社会重大文化事件问卷

对大学生进行开放式访谈,由10个心理学专业的学生选取频数最多的社会事件,在参考楚序平和刘剑主编的《当代中国重大震荡实录》[5]和缴润明等主编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基础上,编制社会重大文化事件问卷,用来评估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社会事件或现象对个体的即时影响,即文化震荡感。问卷由50个项目构成,项目类型涵盖了四个方面:精神事件、物质事件、政策与制度事件和行为事件。其中与城镇人有关的社会文化事件包括12个项目:国有企业改革、税费改革、“以人为本”思想、住房制度改革、高考制度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经济特区制度、计划生育、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一国两制”等。问卷采用5点评分,严重消极影响为1分,重要积极影响为5分,得分越高表示文化震荡越积极,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6。

2.认知评价问卷

该问卷用来评估人们对重大事件或现象的评价。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提出的场独立型-场依存型和卡根提出的慎思型—冲动型、Sternberg(1988,1997)提出的整体型—部分型以及Hudson(1966,1968)提出的聚敛型—发散型等认知方式设计而成,经多次修订形成正式问卷。问卷由24个项目构成,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84。采用5点计分,得分越高表示评价越积极。

3.心理控制感问卷

根据Rotter.J.B的心理控制源量表[6]编制了心理控制感问卷。问卷由13个项目构成,分为内控与外控两个分问卷。其中,内控分问卷的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66,外控为0.74。采用5点计分,得分越高表示越趋于内控或外控。

4.中国人心理健康问卷

参考SCL-90临床诊断问卷和自我和谐量表[7],结合中国文化的特点,以内心和谐与外部和谐作为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8]。问卷由44个项目构成,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采用5点计分,得分越高表示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采用SPSS11.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西部个体文化震荡感的特点

不同性别、受教育程度者的文化震荡感的特点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性别、受教育程度者的文化震荡感的特点(M±SD)

通过对文化震荡感的性别差异进行比较发现,西部地区女性感受到的社会文化事件的影响虽然比男性更积极,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比较不同受教育程度者对社会文化事件的心理感受可以发现,对四类社会文化事件的心理感受表现出共同特点,即受教育程度越高,感受到的影响越积极。进一步的T检验发现,在物质文化震荡、政制文化震荡和行为文化震荡三个方面,受教育程度的组间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受教育程度越高,对这些社会文化事件的心理认同感越高。

(二)西部个体认知评价和控制感的特点

不同性别、受教育程度者在认知评价、控制感方面的特点如表2。

通过对不同性别的认知评价进行比较发现,男性比女性更为积极,组间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尽管女性的控制感更多表现为内控,但男、女之间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而男性显著地有外控倾向,即对成败原因、个人命运的主导力量等,更重视外部环境条件和机遇等的作用,表现出悲观的机会主义价值观[9]。对西部不同受教育程度者的比较发现,组间差异均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高学历者对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在身边的社会重大文化事件的认知评价更积极,他们更多地表现出内控倾向,而低学历者的认知评价更消极,更多地表现出外控倾向。

表2 不同性别、受教育程度者的认知评价、控制感的特点(M±SD)

表3 不同性别、受教育程度者的心理健康的特点(M±SD)

(三)西部个体的内部和谐、外部和谐和心理健康的特点

不同性别、受教育程度者的内部和谐、外部和谐及心理健康水平的特点如表3。

通过对心理健康、内部和谐和外部和谐的性别差异进行T检验发现,女性虽然比男性的心理健康水平、内部和谐和外部和谐状况的数据更高,但组间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水平。通过对不同受教育程度者的心理健康、内部和谐和外部和谐水平进行比较发现,大专及以上学历者不论是与自我的和谐,还是与环境的和谐,均显著高于低学历者,且前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显著高于后者。

(四)文化震荡、认知评价和控制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根据相关分析可知,精神文化震荡和行为文化震荡与心理健康没有显著相关,所以不需要再对这两类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分别以心理健康总分为结果变量,以物质文化震荡、政制文化震荡为预测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考察这两个变量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再以认知评价、控制感为预测变量,以心理健康总分为结果变量,考察这两个认知因素对结果变量的预测作用。最后将认知评价、控制感分别加入到以物质文化震荡和政制文化震荡为预测变量、心理健康为结果变量的回归方程中,检验认知评价、内控感、外控感在这两类文化震荡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效应,结果见表4。

由回归分析的结果看,心理健康总分对西部个体的物质文化震荡的回归系数不显著,但对政制文化震荡的回归系数显著,说明政制文化震荡能够预测西部个体的心理健康(P.001);认知评价、内控感和外控感也能预测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P.001);但当认知评价、控制感加入以政制文化震荡为预测变量、心理健康总分为结果变量的回归方程后,后者的回归系数从0.34下降到0. 09,且对心理健康仍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5)。结合认知评价、控制感对政制文化震荡的回归分析可知,政制文化震荡不仅对心理健康产生直接影响,而且还通过认知评价、控制感间接地影响心理健康,即认知评价和控制感是政制文化震荡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变量。

表4 心理健康对文化震荡感、认知评价、控制感的回归分析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西部个体对社会重大文化事件的心理感受的特点

通过对西部地区个体文化震荡的性别差异进行分析发现,男性对改革开放后发生的重大社会事件和制度改革的内心感受,并没有表现的比女性更积极。该结果与我们前期的理论研究结果不一致[10]。从理论上讲,男性对社会事件和制度改革的心理感受应该更积极。但由于本研究的西部样本,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和收入比较稳定的城镇人口,在这些人群中,女性的生产力在现代生产关系下得到了解放和尊重,所以,男性感受到的文化震荡与女性没有显著差异。

由于知识经验和能力优势,使高学历者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和创造潜力,因而,他们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变迁具有更高的适应能力,成为社会变革的积极拥护者。另外,高学历者能够理性地、辩证地看待改革,能够站在全局的高度认识社会变革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这样的认知水平和认知方式,也使他们对社会变革能够积极认同。而低学历者往往生活在文化边缘,离主流文化较远,即使对重大的文化事件,他们也不够敏感。

(二)西部个体对社会重大文化事件的认知评价及心理控制感的特点

女性处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夹缝中,面临家庭与社会的双重压力。一方面,现代文化要求女性走出家门,发展自我,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又要求女性以家庭为核心,做一个贤妻良母。两种文化的对接使女性面临更大的心理困扰,故她们对重大社会文化事件的评价往往更消极。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越来越重视科技和人才在经济发展、文化进步中的作用,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相对而言,高学历者更有竞争优势和发展机会,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更高。社会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使他们切实感到自己驾驭命运的能力,所以高学历者对社会文化事件的认知评价更积极,且表现为内控倾向。而低学历者在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弱势竞争地位,使他们对社会变革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也容易缩小自身力量在成败得失和命运起伏中的作用,夸大环境因素的作用。

(三)西部地区个体的心理健康的特点

在西部地区,心理健康水平的性别差异不显著,说明男、女在维护心理和谐、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方面没有差别,在社会变革的心理适应性基本一致,这或许与社会对女性的关怀、女性自身所蕴含的优势等有关。由于高学历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心理调节意识和有效的调适方法,在社会转型期受到社会文化震荡的负面冲击更少,所以具有更好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认知评价、控制感在文化震荡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作用

Frieze认为,人们对生活重压或生活变化的感受,受到个体认知评价策略的影响[11],那些不可控的、严重的、突发性的事件常被人们认为是消极的、破坏性的,并采取回避、投射或否定等策略。更重要的是,由于个体的认知方式而导致评价倾向和评价结果的差异也会对心理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12]。说明外部刺激常借认知因素对个体产生实际影响。

由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可知,西部个体对政制文化事件的感受与其他因素存在普遍的共变关系,且此类事件引起的心理感受,通过认知评价和控制感对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产生影响。说明西部地区群众对政制文化事件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觉悟水平,这一方面是由于此类事件在西部常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另一方面,此类事件如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税费改革等与群众切身利益也密切相关。社会文化事件透过认知评价和控制感等因素,对西部地区群众的心理健康发挥影响,进一步验证了认知因素的中介作用。

四、建议

“西部大开发战略”体现了国家发展重点的战略转移,也反映出西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战略地位。西部地区在积极应对新的历史机遇的过程中,应坚守“以人为本”的思想进行制度设计,尽可能缓冲社会重大改革对个体心理造成的冲击。对低受教育程度者和女性应专门提供社会支持,帮助他们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还需通过宣传动员、树立榜样等方式引导他们积极面对社会变革,树立大局意识和整体思维方式,建立内、外控兼备、以内控为主的认知方式。深刻理解改革的意义,做好心理准备,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社会转型期的文化变迁。

[1]周晓红,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吴晓义,缴润凯.转型时期的信仰缺失及其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1):133-138.

[3]缴润明,地理环境与文化变迁[J].中国地名,1998,(3):45-46.

[4]张向葵,吴晓义.文化震荡及其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438-442.

[5]楚序平,刘剑.当代中国重大震荡实录[M].北京华龄出版社,1993.

[6][7]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8]张向葵,丛晓波.关于心理健康的哲学思考[J].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19-126.

[9]孙立平.潮流与反潮流[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

[10]张向葵,田录梅.文化震荡对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6):53-56.

[11]Frieze,I.H,Bookwala.J.Coping with unusual Stressors:Criminal Victimization.In M Zeidner N.S.Endler, Handbook of Copng:theory,Research Application:303-321.

[12]张向葵、柳杨、田录梅.认知评价与心理控制感在中年人对社会政策变化感受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4):91-96.

(责任编辑:代琴)

C912.6

A

1671-6469-(2010)04-0078-05

猜你喜欢

学历者变迁个体
又见“读书无用论”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富有者更长寿?
清潩河的变迁
德国:低学历者就业改善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