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20Al-0.75Sb镁合金在半固态等温热处理过程中的组织演变
2010-09-01阎峰云陈基东马孝斌黄晓锋
阎峰云,陈基东,马孝斌,3,黄晓锋,张 威
(1.兰州理工大学 甘肃省有色金属新材料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市 730050 2.兰州理工大学 有色金属合金及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市 730050 3.保定立中车轮有限公司,河北保定市 071000)
Mg-20Al-0.75Sb镁合金在半固态等温热处理过程中的组织演变
阎峰云1,陈基东2,马孝斌1,3,黄晓锋2,张 威2
(1.兰州理工大学 甘肃省有色金属新材料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市 730050 2.兰州理工大学 有色金属合金及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市 730050 3.保定立中车轮有限公司,河北保定市 071000)
Mg-20Al-0.75Sb镁合金是针对半固态等温热处理而开发的一种半固态合金。本文研究了合金固相率为40%时,保温时间对半固态浆料组织的影响,并分析了Mg-20Al-0.75Sb镁合金中Al、Sb对半固态浆料组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合金40%时的最佳等温热处理工艺参数为:485℃保温60~105min,此时获得的半固态浆料组织细小、均匀,平均尺寸为59μm,且持续时间可达45min。
镁合金;半固态等温热处理;半固态浆料;Al;Sb
半固态金属成形主要包括流变成形与触变成形,尽管这两种半固态成形技术在工艺上有所不同,但都要求用于成形的半固态金属浆料具有均匀、细小的非枝晶组织[1]。因此,如何获得良好的半固态金属浆料,是半固态金属成形技术的基础与关键。半固态等温热处理(Semi-Solid Isothermal Heat-Treatment简称SSIT)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新近发展的一种方法[2,3]。它省略了半固态非枝晶锭料制备的步骤,其工艺过程简单、成本低廉。目前研究较多的是AZ91D镁合金[4,5],而其它牌号合金或新型合金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作者在研究了AZ91D镁合金半固态等温热处理演变的基础上,开发了Mg-20Al-0.75Sb镁合金,研究了其在半固态等温热处理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过程。
1 实验过程
实验采用纯镁(>99.9%)、纯铝(>99.9%)、纯锑(>99.9%)通过熔炼配制Mg-20Al-0.75Sb镁合金。将浇注后的铸件加工为20mm×Ф15mm的试样。将试样放入小坩埚中,表面撒上覆盖剂,移至设定温度为485℃的箱式电阻炉中保温(由于试样较小,忽略其心部达到设定温度的时间),PID控温,误差在±1℃,通入氩气保护。从放入试样起计时,到达保温时间后,迅速拿出试样,淬入25℃水中。用MEF-3型金相显微镜观察显微组织,X衍射进行相分析,EMPA-1600电子探针对微区成份及元素分布进行分析。
半固态成形要求的固相率一般为30%~60%。根据Mg-Al二元相图,由杠杆定律计算出各温度点对应的固相率,并绘制出Mg-20Al固相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如图1,本实验选择固相率为40%时作为研究对象,此时的半固态温度为485℃。
2 结果与分析
2.1 Mg-20Al-0.75Sb镁合金铸态组织
Mg-20Al-0.75Sb镁合金铸态组织如图2。由图可以看出合金铸态组织主要由初生晶α-Mg及其周围的共晶组织构成,初生晶以块状或蔷薇状形式存在,晶粒尺寸为50~80μm。其中 Sb在合金中主要起变质细化作用,以Mg3Sb2相形式存在。对该合金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如图3。有研究表明Mg3Sb2相加入到镁合金熔体中具有异质形核和抑制生长的双重作用[6,7]。
2.2 半固态等温热处理过程中的组织演变
485℃时,不同保温时间对Mg-20Al-0.75Sb镁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如图4。Mg-20Al-0.75Sb镁合金在保温10min时,蔷薇状枝晶已经熔解,块状晶开始变得圆滑,见图4(a)。从其500倍金相上可以看出,在初生晶周围有许多灰白色的不规则团状聚集物,对图5A处进行电子探针分析(见图6),含Al量为36%,介于共晶组织(33.6%)和β-Mg17Al12相(44%)之间,可能是初生晶表层β-Mg17Al12和α-Mg组成的高铝伪共晶组织,这种物质从初生晶表层脱落熔化,为初生晶的熔断起到了诱导作用。
保温时间达15min时,灰白色相消失,树枝晶进一步溶解,块状晶逐步变为球状组织,伴随出现大量10~20μm 小粒状组织,见图 4(b)。保温达 30min时,树枝晶开始熔断成蠕虫状,球状组织有一定程度的长大,小粒状组织减少,见图4(c)。保温达45min时,熔断的蠕虫状组织趋向于球状生长,球状组织的进一步长大,小粒状组织基本消失,见图4(d)。保温在60~105min时,球状组织均匀化,尺寸大小稳定,圆整度高,平均尺寸为 59μm,见图 4(e)~(h)。保温达120min,均匀分布的球状组织开始长大,部分球状组织发生融合,见图4(i)。保温135min,球状组织进一融合,出现大块不规则状及蠕虫状,尺寸变大,平均达 113μm,见图 4(j)。
2.3 半固态等温热处理过程中组织演变分析
2.3.1 高Al含量对Mg-20Al-0.75Sb镁合金半固态等温热处理组织的影响
(1)增加了共晶组织,更易获得半固态浆料组织。AZ91D半固态浆料中的液相主要来自于离异共晶体、α-Mg固溶体和富Al相的熔化,这三种相熔点不同,因此半固态浆料中的液相以一定温度梯度形成,且分布不均匀,不易获得半固态浆料组织。当Al含量提高到20%后,半固态浆料中的液相主要来自于共晶组织的熔化,液相与固相的熔点差距较大,有利于通过控制温度对固相率进行控制。
(2)减小了固相颗粒中的小液池,可望提高合金的触变性。AZ91D在等温热处理过程中会出现小液池,小液池的存在会使固相颗粒聚集体在受剪切力解聚时,表观粘度增大,即使半固态浆料的触变性降低。这种液池主要是由低熔点的富Al相在等温热处理过程中熔化所致,当Al含量提高到20%时,合金的半固态温度区间降低,有效地避免了固相颗粒中富Al相的液化。
表1 电子探针分析数据表
2.3.2 Sb对Mg-20Al-0.75Sb镁合金半固态等温热处理组织的影响
(1)枝晶熔断分离阶段
Sb加入到镁合金熔体中细化了初生晶,使初生晶变为蔷薇状晶(如图2),使枝晶根部的曲率半径减小,更易熔断,且熔断形成的块状晶尺寸较小,从而使得形成的球状组织较小,达59μm。
(2)块状晶球化长大阶段
枝晶熔断为块状后,在液/固界面张力作用下,各个固相颗粒逐步球化,颗粒趋于平滑圆整。Mg-20Al-0.75Sb镁合金所形成的半固态组织中,液相中含有Mg3Sb2相,见图7。该相富集在固/液界面前沿,即球状组织周围,因此有效地抑制了块状晶在球化过程中长大,因此使得球状组织持续时间增长,可达45min,见图 4(e)~(h)。
2.3.3 半固态等温热处理中镁合金组织的演变机理
半固态等温热处理过程中镁合金非枝晶组织的形成可以解释为[8-11]:当合金在半固态等温热处理时,由于原子扩散及能量起伏等原因,合金会发生成分均匀化,导致枝晶分枝特征消失,形成团块状枝晶。由于低熔点相偏聚在团块状枝晶间隙内,因此当温度超过固相线温度后,偏聚在团块状枝晶间隙内的低熔点相还会转变为液相,出现团块状枝晶的游离。同时,与液相接触的团块状枝晶的凹凸边界存在着曲率上的差异,曲率半径小的枝晶熔点要低于曲率半径大的,凹谷部位曲率半径小,其熔点低而首先熔化,继而使该凹谷部位曲率进一步增大而越熔越细,并最终熔断变成小颗粒组织。此外,在Ostwald熟化机制的作用下,块状晶凸起部位将不断长大,最终使得大晶粒变大而小颗粒晶体逐渐被熔化消失,凹凸部位会被逐渐抹平,形成球状组织。
3 结论
(1)Mg-20Al-0.75Sb镁合金在40%固相率时,最佳的半固态等温热处理工艺参数为:保温温度485℃,保温时间60~105min。球状组织平均尺寸为59μm,球化圆整度高。
(2)高Al含量对Mg-20Al-0.75Sb镁合金半固态等温热处理组织的影响为:降低了半固态等温热处理温度,合金更易获得半固态浆料组织;减小了固相颗粒中的小液池,提高了合金的触变性。
(3)Sb对Mg-20Al-0.75Sb镁合金半固态等温热处理组织的影响:细化了合金铸态组织,使初生晶更易熔断、球化,获得的球状组织较小;以Mg3Sb2相存在于半固态浆料中的液相,富集在球状组织周围,有效地抑制了球状组织的长大。
[1]赵祖德,罗守靖.轻合金半固态成形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86.
[2]Flemings M C.Behavior of metal alloys in the semisolid state[J].Metall Trans A,1991,22A(5):957-981.
[3]路贵民,董杰,崔建忠,等.液相线半连续铸造7075Al合金二次加热与触变成形[J].金属学报,2001,37(11):1185-1188.
[4]李元东,郝远,陈体军,等.等温热处理工艺对AZ91D镁合金半固态组织演变和成形性的影响.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2,12(6):1143-1148.
[5]张小立,李延举,滕海涛,等.等温热处理过程中铸态AZ91镁合金的微观组织演化.铸造,2007,56(10):1048-1052.
[6]袁广银,孙扬善,王震.Sb低合金化对Mg-9Al基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9,9(4):779-784.
[7]王梅,刘建睿,沈淑娟,等.锑对AZ91D镁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热加工工艺,2006,35(9):1-4.
[8]VOORHEES P W.The theory of ostwald ripening[J].Journal of Statistical Physics.1985,38:231-252.
[9]HARDY SC,VOORHEESPW.Ostwald ripeningin a system Wim ahigh volume fraction of coarsening phase[J].Metallurgical Transactions A,l988,l9A:2713-2721.
[10]KANG S S,YOON D N.Kinetics of grain coarsening during sintering of Co-Cu and Fe Cu alloys with low liquid contents[J].Metallurgical Transactions A,1982,13A:1405-141 1.
[11]BRAILSFORD A D,WYNBATT P.The dependence of Ostwald repining kinetics on particle volume fraction[J].Acta Metallurgica,l979,27:489-497.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Mg-20Al-0.75Sb Magnesium Alloy During Semi-Solid Isothermal Heat Treatment
YAN FengYun1,CHEN JiDong2,MA XiaoBin1,3,HUANG XiaoFeng2,ZHANG Wei2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ansu Advanced Non-ferrous Metal Materials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Lanzhou 730050,Gansu China;2.Key Laboratory of Non-ferrous Metal Alloys and Processing,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Lanzhou 730050,Gansu China; 3.Baoding Lizhong Wheel Manufacturing Co.Ltd.,Baoding 07100,Hebei china)
Mg-20Al-0.75Sb Mg alloy is developed for semi-solid isothermal heat treatment.When solid content of alloy is 40%,the effect of the time duration and Al、Sb in alloy on the microstructure during semi-solid isothermal heat treatment has been investigated,resulting in that the dimension of the primary phase with spherical structure was 59μm with duration 45min when semi-solid isothermal heat treatment was performed at 485℃ for 60min~105min.
Magnesium alloy;Semi-solid isothermal heat treatment;Semi-solid slurry;Al;Sb
TG146.2+2;
A;
1006-9658(2010)04-4
国家973计划资助项目(2007CB613700)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0708GKCA029)
2010-03-05
2010-029
阎峰云(1962),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镁合金半固态加工技术和表面处理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