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师生间和谐关系的几点思考

2010-08-28■陈

天津教育 2010年1期
关键词:功力实力师生关系

■陈 静

构建师生间和谐关系的几点思考

■陈 静

教师要主动成为创建教育和谐的主体,将师生关系提升为教育质量和谐的关键因素,以逐步实现教师和学生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

师生间的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力水平,可以说师生的和谐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基石。

那么,怎样构建师生间的和谐关系呢?教育倡导以人为本,教师和学生都有被理解、被尊重、被接受和被承认的需要。因此,教师要主动成为创建教育和谐的主体,将师生关系提升为教育质量和谐的关键因素,以逐步实现教师和学生每一个个体生命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

一、更新观念,把握内涵

“一滴水只有放入大海里才能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为一体的时候,才能取得力量。”这句话用在教育上,说明教师专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耐力素质”,离不开学生的共同发展,教师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基石。如果没有教师发展作基础,学生发展就是空淡。反之,学生的进步也能促进教师的发展,使教师更加“热爱教学、精心教学、创新教学”。教师和学生是融为一体、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所以,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师观、学生观,树立“我与学生共同发展”的思想,发挥教师持之以恒的引领作用,凝聚“你我都是主人,每个人都要进步”的核心理念。

对于和谐师生关系,既要重视对其外延的理解,又要正确把握其内涵。外延注重和谐的氛围、条件和形式,内涵则突出和谐的内容、实质和策略。要把握师生关系和谐的内涵,就要懂得追求和谐的质量,把注意力放在教师自身教育实力的提升上,从关注和谐的标志性成果转向关注对每项工作每个环节的精雕细琢。每个学生都需要教师提供最基本的学习机会,即知识容量的增加、学力水平的提升,在其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就会期望更高层次的服务,即尊重个体差异,发挥学生的长处和创造性,使其达到自我人格的不断完善。教师可以不断设置一个个小目标,大家只要努力就能够不断实现美好未来,使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在生活与学习上保持一种不断向前发展的原动力和明确的方向。这样,学生就会与教师一起过得充实,共同拥有一种踏实的学习和工作乐趣。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并有条不紊地完成好各项任务的过程中,形成拥有平等尊严的公民关系、相辅相成的教学关系、思想对话与交流的合作伙伴关系、引领与被引领的组织管理关系。

二、固强补弱,展示实力

当前,在师生关系的建构过程中,在思想上教师能够确立信任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以己之身,及人之身”的包容心,“像母亲对待孩子那样,以积极爱护的态度去了解和教育学生”,但是教师是师生关系中的强势一方,存在“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的简单思想,考虑问题不够成熟,容易忽略学生这一主体的感受。在行动上,教师能够从学生所处的情境中设身处地地考虑对方的行为动机或个性需要,但同时有着凭经验下结论、赌气说气话、一味地从自身出发、操作路线简单、磨合期长的问题。在效果上,大多数学生喜欢自己的老师,乐于在集体中学习,但教师还未能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高度统一起来推动工作,因此有些问题的解决不够彻底,造成表面和谐,实则矛盾深藏。固强补弱,就是使优势更加稳定牢固,使劣势得到改变,进而补充和加强,以期丰富教师教育生命成色,展示实力,达到与学生一起进步、共同发展的目标。

1.让学生了解教师的爱。

“爱到深处,不需要语言,眸子里充满了深情厚谊,相互望一眼,胜过千言万语,深爱无言,真爱无声,是一种至善至美的和谐境界。和谐是一种默契。在什么也说不出,什么也不用说时,一个默默的凝眸,就足以表达心领神会的温柔。”

一个漂亮活泼的女生,却有严重的疾病,接她所在的班时,我的教龄只有4年。冬天的一个上午,课讲得正带劲儿,下面突然一片骚乱,当我转身时,惊得我目瞪口呆,这个学生已经倒在地上……学生们乱作一团,我当时又是害怕又是惊慌,“这是怎么回事?”冷静下来后我做出两个决定,一是请班长迅速向校领导汇报,二是组织学生们安静下来,并让出足够的空间,同时把手挡在了桌腿的位置上。“我该怎样帮你呀?”我的声音带着颤抖,夹着焦急。几分钟过去了,校领导们都到了,随后,她的妈妈哭着来了,讲孩子的病,说自己的辛酸。后来,我坚持要背这个学生下楼,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减轻我心里的痛。第二天和第三天她都没来上课,我每天都会在她的位子旁站一会儿,心情一直不好。可是让我欣慰的是学生们的变化,他们体会到了教师的难过,知道教师关心她的病,期待她早点上学来,他们的眼神告诉我他们是懂事的,是在进步的,他们回应给我的是安静地听讲,用心地学习。

我想,之所以能让学生感受到我的亲和力,得益于成年人对孩子本能的爱;得益于因我的年轻而得到的学生们的理解和支持。师生间的默契与和谐,让我领略了师生间爱与被爱所产生的力量,从此深信“亲其师”而“信其道”的道理。

2.做善良与包容他人的人。

作家毕淑敏说:“我们的声音柔和了,就更容易渗透到辽远的空间。我们的目光柔和了,就更轻灵地卷起心扉的窗纱。我们的面庞柔和了,就更流畅地传达温暖的诚意。我们的身体柔和了,就更准确地表明与人平等的信念。”这些美丽的语言说明,和谐是一种智慧,一种宽容和理解,一种充实和自信,一种坚定的成熟。

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文革”中,一位教授被划为反动学术权威,许多学生批斗他。一天晚上,他又被拉到台上狠斗,终于昏倒了。他被人架回到家里,醒来的时候第一句话是:“我的学生们是不是全批我了?”他的夫人垂泪说:“除了一个女生,他们都批你了。”教授说道:“这如何是好,她不斗我,是会出事的。她还年轻啊!”故事读到这里,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并凸显出的大字是善良与包容。这位教授是如此冷静平和且有修养,如此看重生命自身的价值,让我领略了雅量容忍、纯心做人的气度与风范。教师的德性至少需要善良、爱心、公正、责任等成分,而更应追求的是一种心怀仁礼、止于至善的品格,“善良中蕴含着宽容与大度,蕴含着理解与尊重,包含着仁爱友善,包含着慈悲为怀”。以此为支点,教育过程中才会有对学生的帮助和激励;才会有对学生的宽容、谅解和期待。当前教育缺乏的不再是漂亮的建筑、豪华的操场,缺的是气质与文化;需要提升的不仅仅是理念、水平,更多的是责任和精神。教师应当具有“得意时不忘形,失意时不萎靡”、宽厚仁慈、真诚淳朴的美德。

3.设身处地地进行沟通。

人的认识难免受到主观认识等条件的限制,如果不能冲破这些限制,就难以获得正确认识。不同的学生在思想、性格、知识、能力等方面有差异,教师不能一刀切,切不要摆架子,采取“我说你听”、“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等简单、粗暴的沟通方式,这样只会适得其反,越沟通越不“通”。在日常管理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难免产生矛盾,以“设身处地”的思考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帮助教师在一定范围条件下跳出原有的认识圈子,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和立场上去观察、体会和分析问题,有效地消除师生间的反感和对立情绪,找到思想对话的切入点,这样,处理问题会事半功倍;学生从教师那里学会了正确的思考方式,也会从其他学生的角度出发,予以体谅,这有利于生生之间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对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教师要尽力避免其产生自卑心理和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以诚相待,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表扬和鼓励,使他们重拾自信。

三、锤炼功力,增强实力

任务要完成,复杂的问题要解决,发展要适应,这些无一不在考验着教师的耐力与实力,进而以自己的教育艺术、教育智慧、反思型的教育教学实践及教育成果的积累,锤炼功力。“功力由实力产生,实力是功力的本体,功力是实力的运用,实力通过科学的运动变成功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意义深远,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实践改革。事实证明,构建师生间的和谐关系不是写在论文中那么简单,不是搞一次活动那么容易,它需要教师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文化,凭借着耐力和恒心,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积累多次成功经验,总结失败教训,从而形成理性认识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期待着教师专业成长与自我实现的实力、提供给学生咀嚼品味的真实情境和人际互动的工夫和力量。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完成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并以此为基础推进教育改革,应运而生的才会是运用新思维、新方法、新手段的实践,才能促进各方面工作的整体性提升。

总之,构建师生间的和谐关系至关重要,实践中教师要总结经验,同时也要查找差距,寻求克服失误和提升效益的方法,体悟教育的真正内涵和教育创新的价值。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善于反思,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力戒肤浅和浮躁,走出混沌与倦怠,以更积极乐观、求实奋进的态度促进自己知识结构的完善和教育智慧的提升,获得支持专业进步的力量。★

陈 静 天津市河东区教研室

book=42,ebook=1

猜你喜欢

功力实力师生关系
软实力致胜
实力抢镜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在践行“四力”中锤炼编辑的功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细微之处见功力 CEDIA 2017 北美地区获奖案例掠影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浅谈新闻主播也要具备的采访功力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