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智能理论与英语视听说教学设计

2010-08-28冯志静

天津教育 2010年5期
关键词:多元智能教学活动智能

■冯志静

多元智能理论与英语视听说教学设计

视听说教学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多种智能,是实践多元智能理念的最佳舞台,而多元智能理论又为视听说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理念架构。

■冯志静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经过一系列的研究指出,人类的认知能力实际上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他的多元智能理论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世界引发了教育上的改革。加德纳先后提出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智能等多种智能。

语言智能指:有效地、创造性地使用口头或书面语言的能力。数理逻辑智能指:有效地使用数字、辨认抽象图形、辨别关系和很好推理的能力。视觉—空间智能指:对结构、空间、色彩、线条和形状的感悟能力,包括用视觉手段和空间概念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能力。肢体—运动智能指:用肢体来表达思想感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音乐智能指:对于节奏、音调和旋律的感悟能力以及用音乐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人际交往智能指:理解他人情绪、意图和动机的能力,其中包括在小组中采用语言和非语言形式和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自我认识智能指:认识自我内在各方面和进行自律的能力。自然智能指: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形态,对物体进行辨认和分类,能够洞察自然或人造系统的能力。

以上各种智能之间并非彼此绝对独立、毫不相干,而是相互作用、以组合的形式发挥作用。

一、英语视听说教学在培养学生多元智能上的优势

视听说教学是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融视、听、说为一体,将语言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

1.视听说教学的全面性。该课程采用直观的画面和情节内容,通过视、听、说的结合,以输入带动输出,用输出促进输入,以听说促进读写;同时,该课程通过内容丰富的影像资料,实现思想与语言的结合,为学生提供有关文化、科学、经济、教育、自然等各方面知识,同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利用所获取的知识分析问题;此外,该课程还有利于传授知识与培养实践能力,以影像资料为基础设计各项任务型课内外活动,培养学生以英语语言为媒介的高效沟通能力、组织协作能力、搜集整合信息能力、研究能力等实践能力。由此可见,视听说教学从内容到形式以至方法上的全面性决定了该课程能全面地实践多元智能的理念。

2.视听说教学有利于培养多种智能。阿瑟(Arthur)提出:“视频能给学生用来模仿、角色扮演的现实的样板……能同时加强学生视、听两方面的语言感知……能教学生直接观察与目标语言相关的副语言特征……”从以上叙述我们可以看出视听说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和运动智能。视频能通过使用不同情景中的真实语言,使学习者在两种语境下看见身体和语言的节奏。而对于节奏的感悟能力是音乐智能的范畴,所以视听说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音乐智能。此外,视频的使用能帮助学生进行预测、推理和分析,这一点正是数理逻辑智能的内涵之一,因此视听说教学能帮助发展学生的数理逻辑智能。视听说课采用电影、电视、多媒体等形象化工具辅助教学,有助于激活空间智能,视频还能够提供情景支持,帮助学生把单词和意义形象化,这些都能促进学生视觉—空间智能的发展。

综上所述,视听说教学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多种智能,是实践多元智能理念的最佳舞台,而多元智能理论又为视听说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理念架构。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视听说教学活动的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能够帮助教师在视听课堂上设计灵活、有趣、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下将以英语视听说教学为切入点,探讨如何在多元智能理论框架下设计英语视听说教学活动。

1.教学活动形式。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视听说教学活动应主要以两人或两人以上的小组形式完成,在小组活动中,学生之间不是竞争的关系,而是合作、交流的关系。因此,学生之间可以相互鼓励和相互帮助,相互补充信息的不足。同时,学生有机会按照自己的爱好,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一组织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同时,在各种活动、任务的选择上应当给学生充分的自由,以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智能。

2.教学内容。Rost指出:“应该让学习者接触广泛的口语体裁以增强学生对这些体裁的口语的感觉。”肖礼全在《英语教学方法论》一书中提出了听力教学材料的多样性原则:“多样性原则是指英语听力材料应该呈现多样性的特征,包括形式上的多样性和内容上的多样性……真实生活中的听力活动有着各种不同的形式,课堂英语教学应该反映生活中的真实语言活动……从内容上更是要根据学生的各种兴趣和爱好以及学生的各种需求,选择各种各样的主题内容和体裁样式。”将这一原则应用到视听说教学中不仅能发挥上文所提及的优势,还可以起到培养多种智能的作用。比如将英文歌曲引入教学内容,并据此设计各种课堂活动,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智能。

3.教学活动设计。作为教师应该把多元智能理论与英语视听说的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课堂内外围绕各种教学活动全面发展学生的各种智能。

第一,发展语言智能。视听说教学是融视、听、说为一体,在发展学生听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以输入带动输出,用输出促进输入,以听说促进读写。教师可以在一项任务中适当加入读、写的成分,如让学生在完成一项任务时必须先阅读有关的课外资料、以书面形式改编所看剧目等,这样可以将听、说、读、写这四项技能的训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进行有效的视听说活动设计,会使整个语言技能的习得成为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智能。可以发展学生语言智能的其他教学活动有:根据视听主题进行即兴演讲、辩论;对所看内容记要点或进行总结、模仿、背诵等。

第二,发展数理逻辑智能。它主要指数学和思维方面的能力,包括推理和运算的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视听前的预测活动来培养这一智能:教师给出将要出现的关键词或句子,让学生根据这些词、句来预测所要看的内容。教师给出图片或视频的截图,让学生根据图片来预测所要看的内容。教师让学生根据标题进行词语、结构联想。其次,教师也可以在视听过程中在某个关键点按暂停,让学生用推理来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最后,在视听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改变故事的结尾,以此增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用来发展数理逻辑智能的其他教学活动有:对某一主题进行量化研究(如全球变暖问题);列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如让学生自己列出如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具体举措);指导学生根据语篇线索猜测不熟悉词语或短语的含义;提出开放性问题;辩论等。

第三,发展视觉—空间智能。要发展这一智能,教师可以在布置任务时要求学生在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时必须辅以多媒体资料,如PPT和视频等。

第四,发展肢体—运动智能。发展这一智能可以充分利用视听说课的资源优势,让学生把看过的精彩片段表演出来;或者让学生把根据所看剧目改编的剧本表演出来;也可以让学生把预测的剧目结果表演出来。

第五,发展音乐智能。音乐和语言的习得密切相关,因为语言的学习也涉及对节奏、重音和韵律的学习,所以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视听说三个不同阶段的活动充分利用歌曲来发展学生的音乐智能,同时促进语言智能的提高:视听前,教师先只给出学生歌曲的名字,让学生去预测将要听到的词或短语,或者去猜测歌曲想给听众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也可以让学生听写将要出现在歌曲中的单词或短语,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单词或短语去猜测歌曲的大概内容。视听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的活动除了填空练习,还可以让学生边听边画图,用图画来表达歌曲的内容,并在小组中解释自己的图画。视听后教师可以设计更丰富的活动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歌曲的内容;让学生用歌曲中的关键词编个小故事;让学生想象一下歌曲背后的故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给歌曲重新填词,并派代表演唱出来。这一活动要求学生写的歌词要押韵、有节奏感,这样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语感,尤其是节奏、韵脚等,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智能。

第六,发展人际交往智能。这一智能的发展方法之一就是上文提到的小组教学活动形式;此外,多开展能促使学生之间互动的课堂活动,如采访、访谈等互动类活动,以促使学生之间接受并提供反馈或对他人的表现作出反应等。这些活动形式都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

第七,发展自我认识智能。每个学期初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愿结成小组,同时把本学期的所有活动以及每个活动的具体要求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和长处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此外,学生在本小组中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角色或任务。这些做法都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实施有效地自我监控,从而发展学生的自我认识智能。

第八,发展自然智能。根据上文提到的教学内容多样性原则,将有关发现、探索等自然科学类的纪录片引入视听说教学,引导学生学习植物、动物和环境方面的知识,并联系实际就某一话题以小组为单位展开项目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自然智能。

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已经成为21世纪外语教学的一种趋势。智能的多元化客观上要求教师应开展多样化、开放性的教学,全面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而英语视听说教学为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实践舞台,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多种教学活动以训练学生不同的智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注:本文由2009年天津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资助。★

冯志静 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book=54,ebook=9

猜你喜欢

多元智能教学活动智能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多元智能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