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花注射液联合科素亚对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010-08-28魏文琦曾少彬莫小雄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16期
关键词:全血红花高脂血症

魏文琦 曾少彬 莫小雄

红花注射液联合科素亚对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魏文琦 曾少彬 莫小雄

目的探讨红花注射液联合科素亚对高血压病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83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用科素亚;观察组患者科给予科素亚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15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共治疗2个疗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舒张压和收缩压分别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胆固醇(TC)、甘油三醋(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分别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分别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联合科素亚能够显著改善高血压病并高脂血症患者血压、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高血压;高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

高血压患者多合并有高脂血症,对血压和血脂同时控制对降低减少高血压并发症有重要作用。本文采用红花注射液联合科素亚治疗高血压病并高脂血症,观察其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83例,以上患者高血压诊断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以上患者空腹测定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于正常水平。所有患者在治疗前1个月内均未服用任何调脂药物和对血脂水平有影响的药物。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41~62岁,平均年龄为(50.3±4.8)岁,体重指数为(25.1±0.7)kg/m2;其中19例患者吸烟。对照组患者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42~63岁,平均年龄为(51.7±3.9)岁,体重指数为(24.9±0.6)g/m2;其中17例患者吸烟。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病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用科素亚50 mg,1次/d;观察组患者科给予科素亚50 mg,1次/d;同时给予红花注射液20 ml加入250 ml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15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共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3.1 血压测定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测定血压的改变情况。测定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每次测量血压时重复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为这次测量的血压。

1.3.2 血脂水平测定 所以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血脂水平测定。测定器需需禁食12 h,空腹采静脉血,采用酶法测定血浆胆固醇(TC)、甘油三醋(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

1.3.3 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 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变化情况(±s,mm Hg)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变化情况(±s,mm Hg)

注:观察组治疗后舒张压和收缩压分别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舒张压(mm Hg)n 收缩压(mm Hg)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40 171.3±10.8 121.4±7.5 113.7±6.1 74.3±5.7 43 172.4±9.7 139.2±6.8 112.7±6.7 92.3±4.9对照组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测定结果(±s,mmol/L)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测定结果(±s,mmol/L)

注:观察组治疗后血浆胆固醇(TC)、甘油三醋(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分别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 TC(mmol/L) TG(mmol/L) LDL-C(mmol/L) HDL-C(mmol/L)观察组 治疗前6.39±0.83 2.74±0.33 3.77±0.49 1.46±0.37 6.67±0.63 2.89±0.21 3.98±0.87 1.46±0.33治疗后 5.22±0.47 1.99±0.34 2.89±0.57 1.92±0.27对照组 治疗前 6.58±0.71 2.86±0.19 3.99±0.69 1.45±0.46治疗后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患者所得数据建立数据库,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进行统计学处理,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变化情况,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流变学指标测定结果(±s,mPa.s,g/L)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流变学指标测定结果(±s,mPa.s,g/L)

注: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分别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 全血高切粘度(mPa.s)全血低切粘度(mPa.s) 血浆粘度(mPa.s) 纤维蛋白原(g/L)观察组 治疗前6.78±1.01 8.76±0.69 2.07±0.87 5.13±0.29治疗后 4.51±0.89 5.47±0.57 1.70±0.52 3.84±0.34对照组 治疗前 6.69±0.82 8.68±0.63 2.09±0.38 5.17±0.43治疗后6.47±0.97 8.43±0.59 1.99±0.46 5.01±0.33

3 讨论

近来认为,高血压与血脂异常是两大可控制的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大量研究表明,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常常合并存在,并且相互影响,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研究显示,约80%的高血压患者并存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其中最常见的即为血脂水平异常。高血压与血脂异常的合并存在将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及病死率,可以使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增加3~4倍。所以在控制血压的同时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对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红花注射液联合科素亚治疗高血压病并高脂血症,观察其临床效果。

红花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红花提取物。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能够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全血粘度有较好的降低作用,且在高切变率下作用更为显著[1,2]。科素亚是氯沙坦钾片,是 AT1受体拮抗剂,可选择性地作用于AT1受体,不影响其他激素受体或心血管中重要的离子通道的功能,也不抑制降解缓激肽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激肽酶II)。所以没有与阻断AT1受体无直接关系的作用如缓激肽介导的效应或水肿[3]。

在本文中,观察组采用红花注射液治疗联合科素亚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观察组治疗后舒张压和收缩压与治疗前比较显著改善;观察组治疗后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醋、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与治疗前显著改善;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与治疗前比较显著改善,并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说明红花注射液能够显著改善高血压病并高脂血症患者血压、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1]宋培光.红花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安徽医药,2005,9(9):707-709.

[2]李颖.红花注射液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6(4):42-44.

[3]田骆冰,夏岳,戚国庆.科素亚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及左室肥厚的影响.当代医学,2008,14(23):19-22.

524013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猜你喜欢

全血红花高脂血症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高脂血症的日常保健护理该怎么做
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
社区健康促进模式降低老年高脂血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