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治疗贲门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0-08-28孔长保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16期
关键词:贲门癌生存率食管

孔长保

手术治疗贲门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孔长保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贲门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贲门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三组。结果胸腹联合手术组手术切缘阳性率低于腹部组,平均清扫淋巴结数均高于其他两组,胸腹部手术治疗组患者术后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腹部手术治疗贲门癌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贲门癌;胸腹部手术

贲门癌是普外科常见的肿瘤,其发生在食管和胃的交界处,常采取手术治疗[1]。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手术径路的探讨,分析手术治疗贲门癌的有效方法,为临床提供可靠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90例贲门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52例,女性38例,年龄34~60岁,平均(52.8±6.6)岁,病程3个月~12个月,平均病程(6.0±3.2)个月,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的吞咽苦难、腹部疼痛、体重下降等临床症状,患者均经过纤维胃镜联合活检、CT、食管钡餐造影确诊为贲门癌。90例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三组,经腹部手术组(30例)、经胸部手术组(30例)、胸腹部联合手术组(30例),三组患者性别构成比例、年龄分布等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分析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经腹部手术组:采用上腹正中入路组,可切除剑突,经胸部切口手术组:采用经左胸第7肋间后外侧入路;胸腹部联合手术组:采用经左胸第7肋间切断肋弓斜向腹部止于剑突和脐中点或沿着正中线继续向下至脐。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三组手术切缘阳性率、平均清扫淋巴结数的情况;

1.3.2 观察三组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三组手术切缘阳性率、平均清扫淋巴结数的情况见表1。

2.2 两组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情况,见表2。

表1 三组手术切缘阳性率、平均清扫淋巴结数的情况

表2 两组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情况(例,%)

3 讨论

贲门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由于其早期的临床症状不明显,一经发现多数处于进展期,其预后较食管癌、胃窦癌的结果差[2]。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手术中淋巴结清扫不彻底,尤其是胸腹部的结合部的淋巴结转移清扫不足引起的[3]。传统的手术入路多采取经胸部和经腹部手术治疗,其中经胸部做切口可以暴露食管,对于侵犯食管的贲门癌清扫更加彻底,同时有利于胃和食管的吻合,但是对于腹腔病灶的显露范围较局限,不利于大网膜完整切除及胃周围淋巴结的清扫。经腹部手术在清扫病灶时,由于心脏的阻挡对食管下段暴露和吻合均受到限制,不利于下段食管周围及隔上淋巴结的清扫,有时食管下段切除不够长,造成切缘阳性。同时有可能因切开肋弓和膈肌时破了膈神经,引起膈肌瘫痪,发生膈疝等并发症。本研究在原有两种术式的基础之上,采用胸腹联合切口手术,减少了单纯经腹部和经胸部切口的局限性,利于两个视野联合清扫淋巴结,在保证切除病灶的长度的前提下,增加了术野清扫淋巴结更加彻底。通过三种切口手术的比较,结果表明,胸腹部手术组手术切缘阳性率低于腹部组、平均清扫淋巴结数均高于其他两组。另外通过对三组患者5年成功随访,结果发现胸腹部手术治疗组患者术后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综上所述,胸腹部手术治疗贲门癌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罗宏,陆永广.责门癌手术切口选择的研究.中国实用医药,2007,2(33):17-18.

[2]王洪雷,刘绪军,毕伟.经腹手术治疗贲门癌32例.临床医学,2010,30(2):14-15.

[3]张逖,张建都,王泰岳,等.三种手术径路在贲门癌手术中的合理应用.河北医药,2009,31(19):2554-2555.

475003 河南省开封市肿瘤医院胸外科

猜你喜欢

贲门癌生存率食管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身体质量指数与贲门癌的相关性研究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胃食管反流中的胃蛋白酶对食管外鳞状上皮细胞的影响
贲门癌侵及食管下段患者术后胃食管反流的治疗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