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04例新生儿窒息致多脏器损伤临床分析

2010-08-28王丽芳丁守领顾圆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17期
关键词:脏器肾功能缺血性

王丽芳 丁守领 顾圆

104例新生儿窒息致多脏器损伤临床分析

王丽芳 丁守领 顾圆

目的为进一步加强新生儿窒息的预防,防止新生儿窒息导致新生儿多脏器损伤、伤残和死亡的发生。方法对江苏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病房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04例新生儿窒息导致脏器功能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多脏器功能损伤发生率达14.4%,心肌损害占38.4%,脑损害占38.3%(包括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9占18.2%,颅内出血占20.1%),肾功能损害占10.5%,肝功能损害占52.8%,肺损害占62.5%,胃肠功能损害占25.9%。结论新生儿窒息可致多脏器损伤,需严密监测,积极治疗。提倡和普及新法接生,采取新法复苏技术和手段,尽可能缩短窒息时间,减轻窒息后缺氧缺血所导致的多脏器功能损伤及后遗症。

窒息;新生儿;多脏器损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窒息是围生期小儿死亡和导致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窒息缺氧可导致机体内环境发生一系列改变,使心肌、脑、肝、肺、肠、肾等脏器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我科于2005年0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住院新生儿2137例,其中新生儿窒息104例,入院后,经临床诊断、胸片、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谱、头颅CT等检查证实存在窒息后的多脏器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并经临床治疗处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于2005年0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住院新生儿2137例,其中新生儿窒息104例。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按《诸福堂实用儿科学》第6版诊断标准[1]。其中轻度窒息82例,重度窒息22例;男66例,女38例;早产儿30例,足月儿73例,过期产儿1例;出生体重<2500 g26例,2500~4000 g73例,>4000 g5例;顺产62例,剖宫产42例,臀位产5例,产钳产7例,脐带绕颈12例,予气管插管20例,羊水清28例,羊水污染47例,羊水不详29例,年龄最小10 min,最大12 d,平均3.1 d。对照组为同期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肺炎住院治疗的新生儿20例,其中男14例,女6例,出生年龄、胎龄出生体重与观察组均有可比性,对照组住院治疗7~10 d治疗痊愈出院,作为对照研究,本组研究对象均无心脏疾病、肾脏疾病、肝脏疾病。

1.2 诊断标准 心肌损害标准为患儿可伴有心率变慢或加快,CK >165u/l,CK-MB >30u/l,心电图提示心律失常;脑部损害标准为患儿可伴有嗜睡或激惹,部分出现抽搐,头颅CT提示缺氧缺血性脑病或颅内出血;肾脏损害标准为患儿可伴有少尿或部分镜下血尿,BUN>6.4 mmol/l,Cr>133 mmol/l;肝脏损害标准为患儿可伴有呕吐,部分有黄疸合并肝酶升高,AST>40u/l,ALT>40u/l。肺损害标准为患儿气促呻吟青紫,胸片检查肺部有改变者;胃肠功能损害标准为患儿呕吐腹胀胃肠出血;多脏器功能损害标准为2个或2个以上脏器受累。

1.3 临床标本的采集及处理 所有对象采血前均未使用过任何药物,入院时及治疗7 d为1疗程进行抽取血清检验,血清由日本奥林帕斯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肾功能试剂盒由日本协和公司提供,肝功能及心肌酶谱试剂盒由德赛(DIASYS)公司提供。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抗感染、蓝光治疗等对症处理,观察组按照常规治疗处理基础上,按相应营养心肌细胞(能量合剂)、营养脑神经细胞(胞二磷胆碱)、保护肝脏细胞(肝泰乐、维生素C)、吸氧、镇静减轻脑耗氧(鲁米纳),改善循环(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禁食与胃肠减压,吸氧或CPAP或呼吸机辅助呼吸等综合治疗处理,治疗7 d为一疗程。

1.5 疗效标准与判断 住院治疗7 d为1疗程进行疗效判断。临床症状消失,各种检验检查结果恢复正常为临床治愈;临床症状减轻,各种检验检查结果基本恢复正常为治疗好转;临床症状无改善,各种检验检查结果未恢复正常为治疗效果差。

2 结果

2.1 入院时检查及治疗7 d后检查结果:见表1。观察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差别t检验,比较差异多数有统计学意义(AST比较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前后对比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2 辅助检查结果 所有对象检查前均未使用过任何药物,对照组入院检查无心脏疾病、肾脏疾病、肝脏疾病。观察组头颅CT提示缺氧缺血性脑病(HIE)19例,颅内出血21例,观察组经1疗程7 d治疗后头颅CT正常8例,血清学检查见表1。

表1 实验室检查结果(±s)

表1 实验室检查结果(±s)

检测项目 对照组(20例) 观察组(104例)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P观察组治疗前后对比P=4.364 CK-MB(U/L) 72.0±50.4 179.9±235.4 41.4±18.5 <0.05,t=2.018 <0.001,t=3.735 BUN(mmol/l) 2.83±1.09 5.4±2.9 4.4±1.4 <0.01,t=3.73 <0.05,t=2.49 Cr(umol/l) 48.9±14.6 69.7±35.7 59± +21.1 <0.05,t=2.54 <0.05,t=2.21 ALT(U/L) 16.6±12.6 29.38±22.9 16± +16.3 <0.05,t=2.294 <0.05,t=3.212 AST(U/L) 62.1±66.9 105.8±146.6 62.2±62.7 >0.05,t=1.257 <0.05,t CK(U/L) 309.±209.4 708.5±641.8 240.2±136.5 <0.05,t=2.696 <0.001,t=2.061

2.3 各脏器损害情况 心肌损害40例,占38.4%;脑损害为40例,占38.3%(包括 HIE19例,占18.2%,颅内出血21例,占20.1%);肾功能损害11例,占10.5%;肝功能损害55例,占52.8%;肺损害65例,占62.5%;多脏器功能损害)15例,占14.4%;胃肠功能损害27例,占25.9%。

2.4 治疗结果 治愈25例,治愈率24.03%,好转75例,好转率 72.1%;死亡 0例,病死率 0%,自动放弃 2例,占1.9%。转院2例,占1.9%

3 讨论

本组临床资料分析显示,新生儿窒息后的脏器损害是多脏器的,新生儿窒息主要因素是缺氧,缺氧可导致细胞代谢、功能障碍和结构异常甚至死亡。由于窒息造成血流重新分布,内皮素(ET)水平升高,缺血缺氧所致原发性损伤和再灌注损伤,可引起多器官损害[2]新生儿窒息后器官损害的发生率可高达82%。其中心损害为25% ~29%(本文高于文献,考虑本文把心率一时性加快亦统计在内有关)、脑损害为25% ~72%,(这与本文中38.3%结果相一致)。肾损害为41% ~57%(本文10.5%,低于文献,可能为本文未统计排尿过晚及颜面及全身水肿有关),肺损害为23% ~26%(本文62.5%,高于文献,考虑本文把最轻的只有一时性呼吸急促亦统计在内有关),胃肠损害为11% ~29%(这与本文中25.9%结果相一致)。

3.1 心肌损害 本组新生儿窒息致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发生率为38.4%。有文献指出[2]窒息时冠状血管血流量和氧释放量不能满足需要,心肌呈相对缺血状态易受损伤而发生心功能不全,再有缺氧、酸中毒使新生儿的肺动脉压力增高,严重者可发生持续胎儿循环。心肌受损时心肌酶活性增高,以CK-MB特异性高。[3]窒息缺氧越重心肌损害就越大。经治疗后复查心肌酶谱,CK及CK-MB值均下降,这说明一旦缺氧改善,可恢复心肌功能。

3.2 肺损伤 本组新生儿窒息致肺损伤的发生率为62.5%。窒息后肺动脉血流量减少,ET水平增高而引起肺水肿和肺动脉高压[4],肺动脉压升高是新生儿窒息的重要病理生理变化,严重者可致持续胎儿循环,是病情严重的标志,最终可导致呼吸衰竭。经治疗后,患儿气促呻吟青紫好转,胸片改善,这说明推广新法复苏,重视胎粪吸引,及时通畅气道是关键,经抗感染吸氧等提高血氧含量,预后良好。

3.3 胃肠损伤 本组新生儿窒息致胃肠损伤的发生率为25.9%,窒息时胃肠道血管收缩,供血显著减少,及复苏后随着胃肠道血液循环的改善而产生大量自由基,从而导致胃肠道组织细胞的进一步损伤。经早期禁食与胃肠减压,止血,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改善胃肠循环治疗后,胃肠功能恢复,效果满意。这说明需重视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

3.4 HIE HIE是新生儿窒息后的脏器损害中最常见并发症,本组新生儿窒息致HIE发生率为18.2%。HIE是引起新生儿急性死亡和慢性神经系统损伤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儿童癫、智力低下及瘫痪等的主要原因之一,及早发现脑损伤,早期进行干预是关键。本组新生儿窒息致HIE经各种对症治疗和营养脑神经等,生命抢救成功率已大大提高,后遗症发生率也已下降,需注意重视随访。

3.5 肾损伤 本组新生儿窒息致肾损伤发生率为10.5%。肾皮质血流和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可造成肾损害和肾功能衰竭,尿素氮、肌苷增高。经治疗后复查肾功能,血尿素氮,肌酐值均下降,这说明缺氧缺血性肾功能损害,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是暂时性的,经治疗可恢复肾功能。

3.6 肝损伤 本组新生儿窒息致缺氧缺血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为52.8%,原因可能为缺氧可造成肝脏微循环障碍,经治疗后肝脏转氨酶值均下降,这说明一旦缺氧改善,肝功能是可恢复的,预后良好。

3.7 多器官系统损伤 本组新生儿2个或2个以上脏器发生损害发生率为14.4%。窒息后多脏器功能损害主要与钙离子内流导致的病理生理改变有关。多器官损害与窒息的病死率及HIE后遗症密切有关,临床上必须在窒息复苏后严密监测多器官损害。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窒息性损伤是全身性的,新生儿窒息持续时间对患儿预后起关键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围产期保健,强调推广新法复苏。近几年来,由于新法复苏的推广、严密监测多器官损害尤其是心、脑及肾损害并及早给予相应干预,窒息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下降。

[1]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诸福堂实用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436-444.

[3]王丽茹,吕娟.心肌酶检测对新生儿窒息心肌损伤的临床意义.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6):2225-2226.

[4]刘敬,曹海英,何纯义,等.新生儿窒息多脏器血流动力学研究.中华儿科杂志,1998,36(2):69-73.

215400 江苏省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猜你喜欢

脏器肾功能缺血性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鳖甲及其复方制剂抗脏器纤维化研究进展
在达古雪山巅
连续性血液净化机在儿童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救治中的应用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分析
CTA评价肾功能不全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