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肠次全切除治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32例临床探讨

2010-08-21伍世颖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27期
关键词:梗阻性结肠癌腺癌

伍世颖

近年来结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肠梗阻是左半结肠癌发病后期严重的临床并发症之一,治疗的关键是,即刻解除肠道梗阻症状,延长患者带病生存时间。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采用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3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32例患者,均为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其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34~75岁,平均(59.1±11.7)岁。病程1~7年,平均(3.1±1.1)年。病理分型:32例患者中腺癌14例,乳头状腺癌10例,黏液腺癌5例,未分化癌2例,多原发腺癌1例。对照组54例患者为笔者所在医院同期收治的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其中男39例,女15例;年龄33.5~78岁,平均(62.5±10.7)岁。病程1~8年。54例患者中腺癌31例,乳头状腺癌15例,黏液腺癌4例,未分化癌2例,多原发腺癌2例。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根据患者及其家属医院选择治疗方法,两组患者性别比、年龄、病程、病理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必性。

1.2 方法

观察组64例患者均采用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根据患者病灶具体位置和浸润情况以及结肠癌根治术原则确定手术切除范围,切除后行断端吻合术。对照组54例患者采用回盲部造瘘联合放化疗等保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生发生情况、生活满意度等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卡方检验。

2 结 果

2.1 疗效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1.5~5.5h,平均(2.5±1.5)h,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0.9~3.1h,平均(1.7±0.7) h,组间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观察组患者住院7~21d,平均(14.5±5.7)d,对照组住院时间6~17d,平均(8.5±3.7)d,组间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见表1。两组患者均临床治愈出院,组间对比物统计学意义。随访1年,生存率比较无差异,远期生存率尚未统计。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h) 住院时间(d)观察组 32 2.5±1.5 14.5±5.7对照组 54 1.7±0.7 8.5±3.7 P值 <0.05 <0.05

2.2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

观察组发生切口感染2例,轻中度腹泻5例,重度4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4.38%;对照组发生切口感染8例,骨髓抑制12例,肝肾功能受损5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6.3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观察组患者术后满意度为96.88%(31/32),明显高于对照组70.37%的满意度,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治疗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解除患者肠道梗阻症状,恢复正常排便功能。传统的治疗方法为结肠回盲部造瘘后,Ⅱ期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由于结肠癌患者多为老年患者,对手术耐受力差,二次手术治疗对患者的伤害具有叠加效用,增加了患者的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本组32例患者,均直接采用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而未采用传统的手术治疗。避免了二次手术对患者的伤害,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

术后患者肠道结肠大大缩短,患者消化系统功能出现一定程度的紊乱,使得患者术后腹泻的发生率大大增加[2,3]。本组32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腹泻,发生率为28.13%,但是通过治疗患者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因此,笔者认为即按照大肠癌根治术原则保留适当长度的远端结肠或直肠,并保留足够长度的末端回肠,将远切端保留至乙状结肠以上及近端切除在距回盲部5cm以内。胆盐的吸收可保持正常而减少或避免腹泻的发生,对于手术后发生腹泻者,给予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肠切除术后之腹泻多为胆汁性腹泻,消胆胺可与肠腔内的胆汁酸结合而缓解腹泻,常用量为3~5g,2~3次/d。

综上所述,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安全可控,值得临床推广。

[1]钱峻,刘继严,洪唐灿等.结肠次全切除治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35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2):1815-1816.

[2]郜新,于志斌,李腾.结肠次全切除治疗左半结肠急性梗阻6例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8):150-151.

[3]苏雪彤,庞黎明.结肠次全切除术在左半结肠癌梗阻中的应用(附19例报告)[J].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2):108-109.

猜你喜欢

梗阻性结肠癌腺癌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与健康人粪菌群的对比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益肺解毒方联合顺铂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影响
输精管结扎致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显微外科治疗(附28例临床报告)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新纤维化相关因子SFTPA2在梗阻性肾组织中表达及与肾纤维化之间关系的研究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小鼠早期肺腺癌模型的建立
梗阻性黄疸实施64排螺旋CT诊断分析
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