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分布及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2010-08-21张晓梅
张晓梅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吉林吉林市 132011)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分布及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张晓梅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吉林吉林市 132011)
本文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间妇科门诊就诊患者宫颈分泌物做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便为临床医生提供合理的用药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来自本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间妇科门诊就诊患者宫颈分泌物,然后做真菌培养、鉴定及抗生素体外药物敏感试验。
1.2 菌种鉴定 将标本接种于血平板及沙保弱氏培养基,经25℃24小时培养分离纯菌,用生物梅里埃VITEC-3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及配套的YBC卡鉴定到种。
1.3 药敏方法 使用生物梅里埃ATB FUNGUS真菌药敏试验条,按说明书进行操作,可检测真菌对5-氟胞嘧啶(5-FC)、两性霉素B(AMB)、制霉菌素(NYS)、咪康唑(MIC)、益康唑(ECO)及酮康唑(KET)六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
2 结果
2.1 鉴定结果 共分离出真菌152例,鉴定为六种念珠菌,其中白色念珠菌比例最高占77.6%(118/152),其次分别为光滑念珠菌9.9%、热带念珠菌8.6%、克柔念珠菌2.0%、季也蒙念珠菌1.3%及近平滑念珠菌0.6%,见表1。
表1 152例念珠菌的菌种鉴定情况
2.2药敏结果 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对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 、酮康唑、益康唑、5-氟胞嘧啶及咪康唑的敏感率逐渐降低,其它念珠菌略有改变,见表2。
表2 152例念珠菌对6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率%)
3 讨论
外阴阴道念珠菌感染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很高,有报道75%的育龄妇女一生中至少有过一次阴道念珠菌病史,其中45%妇女可能有重复感染史,给妇女带来极大痛苦[1]。在152例念珠菌感染病例中,白色念珠菌是最常见的分离菌株,占77.6%。白色念珠菌仍是外阴阴道念珠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地区和人群不同可能与患者的念珠菌种类不同有关。非白色念珠菌感染更多见于年龄较大患者,可能与这些患者有机会接触抗真菌药物等有关[2]。近年来,白色念珠菌所占的构成比下降,而光滑念珠菌的构成比显著增加,且新的菌种也在增多,可能与临床对白念的有效治疗,使其它念珠菌生长旺盛有关。
念珠菌的耐药性日益受到重视,并且有多种方法可用于研究念珠菌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除克柔念珠菌外,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及光滑念珠菌对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较敏感,敏感率在94%以上。白念对酮康唑、益康唑 、5-氟胞嘧啶、咪康唑则表现为耐药,敏感率仅为76.2%、72.3%、58.3%及50.4%,白色念珠菌通过多种分子机制对唑类抗真菌药物获得性耐药,如药物作用靶酶的改变、膜外排泵的主要外排作用增强以及甾醇去饱和酶的失活等,不仅介导了白念对酮康唑耐药,同时介导对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交叉耐药[3],多烯类抗真菌药物(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耐药率虽然较低,但唑类抗真菌药物的作用可导致两性霉素B结合位点的缺乏,从而导致敏感性下降,而且单用5-氟胞嘧啶抗真菌治疗过程中,可有10-15%真菌出现耐药。耐药白念感染导致的治疗失败日益增多,医生在治疗白念导致的外阴阴道炎时,当用一种抗真菌药物治疗失败,则应考虑耐药菌株的产生,及时调整用药。
光滑念珠菌是仅次于白念的常见念珠菌,本研究中,光滑念珠菌对酮康唑、益康唑 、5-氟胞嘧啶、咪康唑的敏感率依次为 80.4%、60.1%、50.0%、40.0%。光滑念珠菌正成为导致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治疗失败和复发的主要原因。13例热带念珠菌对酮康唑、益康唑 、5-氟胞嘧啶、咪康唑呈现不同的耐药性。本研究提示,常用抗真菌药物对白念存在不同的耐药率,对反复发作的外阴阴道炎应作真菌培养,对非白念所致的阴道炎可进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检测。念珠菌性阴道炎治疗复发率较高,患者反复体外用药治疗或自己购买药物不能规范治疗,可能是导致耐药菌株增加的主要原因。
表2中可以看出不同菌株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存在较大的差异,如克柔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的耐药率高于其它念珠菌,类似情况也见于5-氟胞嘧啶、咪康唑等。阴道念珠菌不同菌种间这种耐药性明显差异的特点,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加强念珠菌的培养、鉴定以及药敏测试工作,才能做到合理用药、有效治疗[4]。妇科门诊性病患者应用抗生素机会较多,部分病人疗程长,易导致酵母菌感染,再加上抗真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逐年增加,因此对性病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酵母菌的分离培养及药敏试验很有必要,以便临床医生早诊断、早治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抗真菌药物,同时微生物室应开展真菌耐药性监测,为临床提供用药依据,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1]杜云娇,朱慧兰,等.女性阴道念珠菌病的病因及体外药敏检测[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2,23(5s):61.
[2]刘小平,等.妇科门诊患者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检出率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研究[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4,5(2):95.
[3]路晓钦,等.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7,6(6):419.
[4]王旭明,莫成锦.阴道念珠菌菌种鉴定及其耐药性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8,8(2):274.
1007-4287(2010)09-1465-02
2010-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