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我一百万,能让合作社跳得更高

2010-08-20

中国合作经济 2010年1期
关键词:入社社员园区

文/本刊记者 曹 杰

回访前奏

智慧可以在任何地方生长,有些可能出自细碎分散的土地之上。

在山东枣庄,徐庄土地合作社曾经“忙”上了很长的一段时间,除了应对省内、省外各个媒体的采访,还要不断接待前来考察的各级领导。来来往往之下,他们的理事长张凯华甚至隐约感觉到,他们几个人发起成立的“土地合作社”或许有着“历史性”的典型意义。

另一方面,徐庄的热度在成立元年,渐渐冷静下来。2008年,它诞生的时候,万众瞩目;而2009年,他开始学走路的时候,各种各样新类型的土地合作社也开始纷纷落地,对于徐庄的关注开始分流。

追逐徐庄的脚步少了,但作为土地合作道路上的前辈,我们仍然愿意将舞台提供给他们,让张凯华这位2008中国合作经济年度人物大奖获得者再次开腔讲述,在过去的一年中,他们做了哪些事,取得多大的进展,遇到怎样的困难,又展望如何的未来?这部“土地流转合作社的首映式”仍然值得我们好好玩味。

回访感言:

“我们成立合作社,不是从农民身上挣钱,而是带着附近几个村的农民一起挣钱。”

——张凯华

报道回顾

2008年3月,酝酿。5月,筹备。7月中旬,工商执照下发。9月14日,正式挂牌。10月初,顺利播种。

在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将“农村土地流转”作为大会主要议题被重申、推动的时代背景下,山东枣庄山亭区徐庄镇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获得工商注册的土地流转合作社,8位农民首次得到由地方政府发放的“农村土地使用产权证”。

土地在中国农民心中的特殊分量,使得这一有关土地流转的尝试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媒体足够的关注。有人说,这个是土地流转变革的山东样本;有人说,这个是土地流转的枣庄实验;有人说,这个是新时期的“小岗村”及其农民的“躁动”;有人说,这个是土地资本化开辟的第一条羊肠小路;有人还说,这个就是新土改,正在争议和聚焦下往前挪步。

徐庄镇经济管理站高崇銮总结说,这个合作社创造了中国农村版的“三权分立”:村集体拥有土地的所有权,农民拥有土地的承包权,合作社拥有土地的经营权。

这一场土地流转“大片”的首映式,仍然值得我们继续期待。

——《中国合作经济》2009年第7期

回访进行时

年度抒怀:

欣喜2009

2008年3月,成立土地流转合作社的计划,在张凯华的心中逐渐清晰:如果把这些缺乏劳动力家庭的耕地承包下来,岂不是双方受益的事情?而整个2009年,张凯华继续围着合作社的土地忙碌着。

该合作社目前跨五个行政村,入社农户394户,入社人口1402人,入社面积3540.4亩。

在运行方式上,采取土地使用权证流转,合作社将入社土地集中整合,形成规模后,采取公开招标,由种粮和果园种植专业大户承包,合作社统一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在管理方式上,分为6个园区经营,其中:板栗园区、花椒园区、优质桃园区、核桃园区、粮油生产基地,各个园区分别独立核算。

张凯华很清楚,合作社的发展已经处于政府和民众的注视之下,它需要通过成功的经营来证明自己。

3月份一开春,张凯华就在160亩的粮油核心园区搞起了基础建设,并围绕着水利建设入手。他组织人手将塑料软管埋入田埂,铺设地下管道,并分段设置出水阀门,实现了农业排灌的规模化、准现代化。

6月份,张凯华又围绕着自己合作社2008年注册的“泉崮山”商标开展农产品深加工。围绕着花生、核桃、花椒、板栗等深加工附加值高的产品,合作社筹资建设了自己的社有加工企业。“加工厂开工后,实际上相当于全年都可以从事农业生产以及相关深加工,在农闲时段的意义更为重要。”张凯华介绍。

进入12月份,完成水利设施和加工厂建设的合作社又干了一件大事。“水利管道铺设好了,电力设施也拉过来了,合作社在年底还可以大干一场。”张凯华兴奋地说。

12月上旬,他在政府的帮助下,用了20多天的时间,将160亩粮油基地的土地好好平整了一番。之前,他一直觉得流转后的土地过于单薄贫瘠,肥力也“跟不上”,从很多方面看,并不适合规模农业的生产经营。

“入社前小农经营靠天种地,入社后,坚持规模化经营才能使土地上的一系列产出集合起来变成商机。所以,在平整之前我就觉得,平整土地是一条道路,是将土地和规模串联起来的一个关键点。”张凯华分析。

说干就干,张凯华在两个方面动员社员。一方面合作社多方筹措资金16万,购买和租赁平整土地用的硬件。另一方面,合作社组织社员义务出工,自己为自己的土地服务。“160亩土地,全部深翻了一米多。原来土地咋也没有现在这么厚实和松软。”张凯华说。

来自于社员的好评更是让张凯华高兴。“社员见了我就说,土地平整了,社员之间的精气神也都给聚集起来了。祖传的这方土地,上次大规模翻地平整的时间,要追溯到六七十年代了,而且当时是人工平整,最多也就能翻地半米深,只是现在全机械操作效果的一半”,张凯华说,“平整土地大获好评,这是我2009年最满意的一件事了。”

一年走过来,合作社已经购买了农业机械,修建了公路网络,平整了土地,铺设了地下水管道,架设了电力设备,年利润146万元,户均增收3000元。

“成绩很不错。”张凯华说。

困顿2009

“最想解决的事情,还是资金。合作社缺钱,很缺钱。估摸一下,资金缺口有100万吧。我们在绞尽脑汁发挥农民合作能量的同时,希望政府采取同步的措施帮助合作社解决资金饥渴的后顾之忧。”张凯华特意将“缺钱”两个字重复了一遍。

其实,张凯华心里有数,和全国其他地域相比,徐庄土地合作社的资金饥渴程度并不是最严重的。毕竟,相对而言,徐庄的融资渠道至少还存在着,并没有完全闭塞。合作社社员手里红红的“农村土地使用产权证”,在徐庄人手中已经不再是形式。这些证书,为张凯华等村民带来了一笔实在的贷款。目前,作为产权抵押的土地使用产权一共从当地农村信用社贷了45万元。

“可是,之前的贷款吧,只能用于购销物资。也就是说,这些贷款只能用于资金周转,买个化肥种子呀之类,并不能直接用于投资实业。比如我们2009年开办的社有加工厂,就没法动用这笔贷款,只能走私下自筹资金的老路。”张凯华无奈地表示。

贷款条件的苛刻,以及款项用途的掣肘,让张凯华向着资金互助以及申请政府项目资金支持的方向“挪动”了几步。

关于资金互助,合作社很早就着手尝试过。在实践中,很多老社员并不愿意入股进行资金互助,而发展新社员进行资金互助也是不现实的。“我们这个刚刚起步的合作社还没有足够的辐射力量吸引这些农户加入我们,即使合作社现在的产品和品牌都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在申报政府项目方面,如今合作社的项目申报数与最终落实的款项数之间还有差额。徐庄合作社曾经向政府申报了一个60万的扶贫项目,得到批复的资金是40万,这些项目款现在还没有落到合作社手中。“实际上,等于我们给政府拉了一个价值40万的广告赞助。”

“要知足,这点我懂。和全国其他地方比,我们已经很不错了。我只是想说,既然徐庄土地合作社已经发展到了一定规模,自然想要继续上个台阶,将其潜力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那么有没有这100万资金就越发显得金贵。如果贷款给合作社100万,我们拍着胸脯保证,真的可以借助这个宽板让合作社跳得更高。”张凯华说。

谋划2010

2010年,张凯华脑子里思考的,还是围绕着土地:如何进一步集中起来,耕种方式如何更大程度地也向规模化、机械化过渡,以便于继续发挥土地集约带来的规模效应和机械化生产的优势。

“从2009年来看,160亩粮油基地之前的小麦亩产也就是五六百斤,而年初铺设了浇灌管道之后,今年的收成就提高到了亩产900斤。规模化生产的第一年就立竿见影了。所以,大家对于年底土地平整的效果更为期待了。”

同时,张凯华也把发展的思路从土地上挪到乡村资源的整合上。下一步,他打算整合徐庄地域的乡村旅游资源,发展农家游、采摘业。

“我们刚开始关注土地整合,完全是立足农业一线生产,现在随着眼界的扩展,合作社渐渐明白了,市场表现永远是最关键的。而农村旅游业的开发,正是针对市场的对症下药”,张凯华说,“徐庄的这个新规划能不能成功,主要是看合作社手中的旅游资源是否优秀,合作社的操作步骤是否扎实。具体来说,我们的旅游资源相当优质,关键就是如何宣传到位。”

实际上,张凯华已经将相关的开发报告书送交当地政府申请项目支持。这条新路,一点点展开着。

猜你喜欢

入社社员园区
胡耀邦:让社员们多搞点“小自由”
浅论九三学社组织开展入社谈话的方法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全国42%的农户加入了合作社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Comparison of plasma microRNA-1 and cardiac troponin T in early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九三学社社员绘画作品选登
九三学社社员绘画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