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生菌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研究

2010-08-18刘芳

中外医疗 2010年28期
关键词:肠病炎症性益生菌

刘芳

(湖南省攸县人民医院 湖南株洲 412300)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肠道病变,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IBD表现为黏膜免疫系统对肠腔内的抗原物质应答反应异常,此类抗原很可能就是共生菌。因此,通过调控菌群来治疗IBD具有理论依据。本研究对IBD患者予以益生菌联合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以评价益生菌对IBD的疗效,并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途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2000年)中的相关诊断标准[1],选择本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92例住院和门诊的轻中度IB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42例;2组在年龄、性别、病种分布、病情程度上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用SASP治疗,治疗组联用SASP和益生菌胶囊治疗。SASP1g/次,每日3次;益生菌胶囊选用培菲康胶囊(含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上海信谊制药厂生产),2粒/次,每日3次,共治疗8周。2组疗程结束后行内镜检查,分别记录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内镜下病变的进展程度,药物的不良反应,以评价药物的疗效。

1.3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2000年)的标准制定。临床缓解: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检查发现黏膜大致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检查发现黏膜有轻度炎症或息肉;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未消失,内镜及病变检查结果均无改善。

表1 2组患者主观评价比较 [例(%)]

表2 2组患者总体评价比较 [例(%)]

表3 2组患者内镜复查情况比较 [例(%)]

1.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2组主观评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对IBD均有明显的疗效,见表l,2组中3例加重患者均无脓肿和瘘管等并发症发生。(2)2组总体疗效评价,见表2。(3)2组内镜复查结果:内镜复查结果2组无显著差别(P均>0.05),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IBD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其发病机制还未能得到十分明确的解释,多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陷,如有较强的毒副作用或较高复发率,迫切需要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办法。临床研究表明,IBD患者肠道内存在着严重的菌群失调,通过给予益生菌对局部的微生态环境进行调节,可使病情缓解。Schrezenmeir等[2]认为因益生菌含有足够数量的确定活菌,可通过移植或定植于宿主某部位来改变其微生物系统并对宿主产生有益的影响。益生菌制剂作为一种安全有效且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治疗IBD前景广阔,但目前仍需全面了解益生菌在肠道内,尤其是在炎性肠道内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以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本研究对IBD患者给予益生菌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是治疗IBD的有效方法。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J].胃肠病学,2001,6(1):56~59.

[2]Schrezenmeir J,De Vrese M.Probiotics£¬prebiotics£¬and synbiotics-approaching a definition[J].Am J Clin Nutr,2001,73:361~364.

[3]Guandalini S.Use of Lactobacillus—GG in paediatric Cmhn’s disease[J].Dig Liver Dis,2002,34:S63~S65.

[4]Is Ishikawa H,Akedo I,Umesaki Y,et a1.Randomized controlledtrial of the effect of bifidobacteria fermented milk on ulcerativecoiltis[J].J Am Coil Nutr,2003,22:56~63.

猜你喜欢

肠病炎症性益生菌
高盐饮食或可诱发炎症性疾病
炎症性肠病与肝胆胰病变
MDT在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炎症性肠病与肠易激综合征重叠的意义
益生元和益生菌促进猪生长和健康
益生菌别贪多
神奇的小小肠道益生菌
中国益生菌网
Th17与炎症性肠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