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思考

2010-08-17郭恒源

文教资料 2010年14期
关键词:金融危机就业大学生

郭恒源

摘 要: 本文着眼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造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调整经济结构、鼓励自主创业、推进教育改革等五个方面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建议。

關键词: 金融危机 大学生 就业

1.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2010年国内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30万,加上往届没有就业或需重新就业的大学生,2010年大学生就业人数有望达到700万。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到国内实体经济从而导致周期性失业。同时,周期性失业与长期存在的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相互交织,使得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复杂。二是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低。三是不同院校、专业和地域的毕业生就业差异大。部属院校、中心城市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优势明显。麦可思2009年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中将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等11个专业列入高失业风险的红牌专业,而“红牌专业”在国内高校中相当普遍,毕业生占较大比例。

2.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2.1高校毕业生供求关系失衡

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115万,到2010年国内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30万,十年时间增加了5倍多。供求关系失衡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结构未与扩招同步优化,致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二是国内GDP虽然一直稳定在8%左右的较高增速,但由于我国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存在诸多缺陷,经济高增长并未带来高就业。

2.2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不适应

近年来,国内劳动力供给出现了结构性变化,大学毕业生逐渐成为了城镇新增就业人员的主体。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就业群体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的矛盾日显突出,高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相脱节,致使一些毕业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动手能力低和创业能力差,与社会岗位需求存在差距。

2.3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国内劳动力市场不够健全,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公共就业缺乏长效机制,成为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制约因素。虽然国内大部分高校在就业信息平台建设、就业信息沟通、就业信息发布机制的完善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因为相对独立、信息量小、互动性不强、时间滞后和地域限制等因素,不能很好地满足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就业信息和毕业生信息的遴选需求。

3.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建议与对策

3.1以鼓励自主创业带动高校毕业生就业

我国目前1人创业平均可以带动5人就业,因此,以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是积极就业政策的重要内容。以创业带动就业,既要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又要加大出台力度更大地促进创业的政策措施。一是为创业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如成立专门机构对创业活动进行指导、服务和帮助,取消不合理的市场准入限制等。二是尽快形成创业的政策支持体系,包括财政扶持、税收优惠、金融支持及创业培训、创业服务等。三是高校要全面加强创业教育,积极探索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创业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3.2以转变择业观念引导高校毕业生就业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在服务行业领域、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及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岗位相对充足。国家实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选拔优秀应届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三支一扶计划”及选聘10万大学生到村任职等举措对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收到了良好效果。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应因势利导,结合当前的形势和就业政策积极引导毕业生转变择业观念,调整就业预期,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和成才观,鼓励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到边远地区,到少数民族地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3.3以推进教育改革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为目的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是解决目前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矛盾的重要途径。高校应根据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注重市场需求,科学确定办学定位,逐渐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特色。教育部门和各高校应加大专业调整力度,深入市场调研,对就业状况不佳的专业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调整,努力培养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教育部门应把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评价高校办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加大就业率指标在评价中的权重。

3.4以完善就业机制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

就业保障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多视角、多途径积极探索。首先要增加就业岗位。针对2010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实际,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提出,进一步扩大“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中央和地方项目的规模,继续做好高校毕业生入伍服兵役的征集工作,积极推动在全国实现服务外包企业吸纳20万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任务等具体措施。其次,是继续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如探索实施大学生社区就业计划、农村基层卫生人才服务计划等新的基层就业项目,为基层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采取切实措施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等。再次,全力推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要充分利用和依托大学科技园、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等资源,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构建大学生自主创业支撑平台。最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和指导能力的提升。高校应进一步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在人员编制、服务场地和经费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加强就业指导教师的培养,不断提高就业指导的专业化水平和实作能力;加强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岩松,赵瑞君.大学生就业指导[M]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德炎.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应对策略的思考[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4):107-109.

[3]肖云.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问题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9,(7):80-83.

[4]张良柱,李桂荣.高校毕业生"预就业"工作体系的构建和运行[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4):48,51.

[5]张胤鸿.国外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J].当代世界,2004,(7):39-40.

猜你喜欢

金融危机就业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