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英汉互译中原文内容的合理解读与再现
2010-08-17谭安丽
谭安丽
摘 要: 文章主要通过在英汉互译过程中对指称意义、语内意义和语用意义的不同处理手段,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探讨了如何在译文中最大限度地传达原文信息和保存原文风貌。对指称意义翻译的探讨较为深入,分别指出了在这种情况下汉语和英语完全对应、不完全对应和汉语或英语意义空缺时的翻译应对策略。
关键词: 英汉互译 原文解读 译文表达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形式与内容的矛盾统一问题。而翻译涉及两种语言形式与内容的矛盾统一,情况更加复杂。在原文和译文纷繁芜杂的诸多矛盾当中,译者的主要精力是解决原文的内容和译文的形式之间的矛盾。如果译者能用译文的形式表达原文的内容,就算是达到了翻译的目的。因此有人说,翻译就是译意义,这句话虽欠全面,却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原文内容的合理再现与表达”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
毋庸置疑,要做到原文内容在译文中的正确再现与表达,首先就是要做到对原文意思的正确理解。理解是通过原文的形式来理解原文的内容,而表达是通过译文的形式来表达原文的内容。理解是表达的基础,不理解就不能正确表达,表达是理解的具体化、深刻化。
要做到正确理解原文的意义,往往是不容易的,以下的例子就很说明问题。“John can be relied on.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有人按字面意思,将其译为:“约翰是可靠的。他不吃鱼,还玩游戏。”这就是大错特错,这就是只理解了原文的形式,没理解原文的内容。这句话其实有很强烈的源语文化内涵,不了解英国历史的人,是很难做到准确翻译的。原来,在英国历史上,由于宗教斗争激烈,旧教规定斋日只许吃鱼。而英国新教在推翻旧教政府以后,新教教徒拒绝在斋日吃鱼,以示忠于新教,而“不吃鱼”也就转义取得了“忠诚”的意思。再说玩游戏,我们都知道,玩游戏要遵守游戏规则,因此,这里玩游戏言下之意就是“遵守规则”、“费厄泼赖”。而理解了以上两点,我们就知道原文只是想通过“不吃鱼”和“玩游戏”的形式,来表达“既忠诚,又守规矩”的本意。所以在理解原文意思的问题上,一定要杜绝望文生义的低级错误,对于自己不熟悉的东西,要勤查字典,千万不能想当然。
正确理解了原文意思之后,下面的工作就是合适地把原文的内容用译文的形式表达出来,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使两者意义相符的问题。语言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很灵活,有些句子说一就是一,言在此意也在此,但很多时候言和意却是分离的,即形式和意义是不相符的,言在此而意不在此,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就必须慎重对待,正确地表达原文想表达的意义。下面,笔者将通过三个层面,由浅入深地阐述如何使译文意义与原文意义相符的问题。
首先是对指称意义的翻译,这是翻译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层面。指称意义是词语、句子和篇章反映的客观世界。对于这类翻译,我们通常可以視同为等效翻译,即译文的意义与原文的意义基本相符,没有太大的出入,这也是翻译中最理想的状态。
指称意义的相似性,有其历史的渊源。这是因为在远古时代,人类各个民族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活动有着某些共同的体验,但有时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人对自然和社会认识深浅程度不一,角度也有所不同。因此对指称意义的翻译根据情况通常也可以分成下面几种。
一、汉语和英语的完全对应
例如:“地球”(earth),“水”(water),“她现在正在看电视”(She is now watching TV.)。对于上述这种相对直观的对应,所指明确,翻译的时候比较容易处理,所流失的信息量也最少。
二、汉语和英语的不完全对应
例如:“浓咖啡”译成“black coffee”而不是“thick coffee”,“强硬政策”是“tough policy”而不是“strong policy”,“对华政策”是“China policy”而不是“policy concerning China”“新闻照片”是“press photo”而不是“news photo”,这些词语往往是一些专有名词或术语,翻译的时候要特别小心,要尽量使用地道的、原汁原味的译文,使目的语读者更加容易理解。还有一些在汉语中概念比较笼统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些词语,如“干群关系”、“税收”等,在翻译成英文时就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出不同的翻译。对于这类短语的翻译,没有捷径可走,只能依靠平时的学习和实践积累。
三、由于中外巨大的历史文化差异,部分汉语词语在英语中可能形成“意义空缺”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翻译时就应该视当时的情况而定,采用音译、意译或音译意译相结合的办法,具体问题具体处理。
例如中国文化色彩浓郁的词语,就适合采用音译的办法,如“豆腐”(tofu)、“磕头”(kowtow)、“点心”(dim sum)、“宫爆鸡丁”(kongpao chicken)等。
在有些情况下,由于文化差异的局限性,我们可以采用意义功能相近的词对原文进行意译。
“远处有悲壮的笳声”——摘自茅盾《黄昏》
参考译文:“From near,then far,comes the solemn,tragic sound of a flute.”原文中,“笳”即“胡笳”,是我国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类似笛子。为清楚起见,译者没有音译成“Jia”或“Hu Jia”,否则的话,还得加注解说明,造成没有必要的累赘,译成“flute”不失原义,让读者一看即明。
其次,我们要谈到对语内意义的翻译。所谓语内意义,是指词语成分之间、句子成分之间或篇章成分之间的关系所反映的意义,它通常表现在叠词、重复、双关、音韵等修辞上。语内意义形象生动,是原文语言的精髓,翻译的时候必须仔细推敲,尽量译出原文的妙处,给译文读者带来美的感受。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谈谈翻译语内意义的必要性和复杂性。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日子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摘自朱自清《匆匆》
参考译文:Those that have gone have gone for good, those to come keep coming;yet in between,how swift the shift,in such a rush?...Thus——the day flows away through the sink when I wash my hands,wears off in the bowl when I eat my meal,and passes away before my day——dreaming gaze as I reflect in silence.(朱纯深译)
在这段译文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对“又是怎样地匆匆呢?”的翻译。该句以排比加设问来带出对时光匆匆流逝的具体描绘,译文选用swift,shift,such,rush这些词,通过短元音和摩擦音的集中重复,映射了“匆匆”之中的纷扰,基本达到了原文精彩的艺术效果。如果用一般的“How time flies”则根本体现不了这一效果。其次,原文第二句重复三次“日子从……过去”,增强了叙述的力度,但在翻译成英语时如果都用“pass away”就会显得单调乏味,缺乏感染力。译文选用同义词组flow away,wears off和pass away,从美感功能和信息功能而言,使译文与原文之间取得了相似的效果。
谈到语内意义的翻译,主要就是指对原文修辞手法及其文学效果的再现,而谈到修辞的翻译,在各类修辞中最难译的莫过于双关,就像英语中“Two ghosts walked into a bar and asked the bar tender,‘Do you serve spirits?”一句,汉语译文无论采取什么折中手段,都会失去部分原文的特色,而这就是为什么直到今天,我们仍没有看到这句话令人满意的汉语译文。在翻译语内意义时,既不可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又不可全然抛弃原文形式,而要在其间适度的调配搭档,以期接近或达到与原文一样音美意美兼俱或其他富有感染力的修辞效果。
最后,我们谈谈在翻译时对语用意义的翻译和再现。语用意义指的是语言符号与使用者的关系,是语言符号对人产生的影响,也就是常说的蕴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或联想意义(associative meaning),甚至是象征意义(symbolic meaning)。语用意义的涵盖面极广,与各类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与社会中约定俗成的交际原则联系特别紧密。理解和表达词语的语用意义离不开双语交际的语境,其妥帖与否取决于译者的文字功底和对两种文化底蕴的了解和熟悉。在翻译语用意义时,译者要从文化色彩、语体色彩、感情色彩等诸方面去考虑,才能较好地传达原文意义的精髓。
比如,在许诺的时候说的“撒谎是小狗!”,译成英语时,切不可用“Ill be a dog!”来譯。因为狗在英语里的形象与汉语的形象完全不符,不是骂人的,而是可爱的朋友和忠诚的象征,两者差异很大,所以不能直译,最好采用英语习惯用法:“Ill be damned!”另一个例子非常简单,但十分具有说服力,那就是在顾客进商店买东西的时候,英文习惯用“Can I help you?”而根据汉语习惯,一般译成“您要买点儿什么?”而决非什么“我能帮助你吗?”。
需要强调的是,指称意义、语内意义和语用意义这三者的翻译必须有效结合,综合利用,才能使译文达到最佳的效果。总之,翻译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符号转换活动,要使译文再现原文的意义而且尽可能准确地再现,没有捷径可走,只能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刻苦的实践。
参考文献:
[1]许渊冲.翻译的艺术(论文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2]金堤.等效翻译探索.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3]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4]倜西,董乐山,张今编注.英译汉理论与实例.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5]厦门大学外语系编译.英语成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