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石河子市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途径

2010-08-15王淑虹

山东水利 2010年8期
关键词:石河子市用水水资源

王淑虹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一分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1 石河子市水资源概况及特征

新疆石河子市地处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开发带的核心区域,土地总面积7762km2,总人口63.16万人,是新疆主要的粮棉基地和工业集中区。石河子市境内有4条较大河流,自东向西分别为玛纳斯河、宁家河、金沟河、巴音沟河,均发源于天山北麓中段依连哈比尕山,流向自南向北最终汇入玛纳斯湖。境内河流具有年内分布不均、年际呈丰枯变化的径流特征,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20.16亿m3,有效利用水资源量 10.60亿 m3,占总径流量的52.58%。地下水补给资源量为6.78亿m3,可开采量为4.20亿m3。泉水量约为1.57亿m3,全市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为16.37亿m3,人均资源量为2592 m3。属于严重缺水地区,区域内水资源具有以下特征:

1.1 水资源总量时空分布不均匀

石河子市境内河流径流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呈现出年际变化平缓,年内分配集中的特点,年径流量变差系数CV值0.14左右,夏季6~8月3个月的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70%左右,冬季的12~2月3个月的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6%左右。

1.2 洪水灾害时有发生

石河子市洪水类型为融冰融雪型,主要特点是洪峰涨势快、峰高量大、水流挟沙能力强、流速快、破坏力大。由于山区水利工程建设缓慢,4条河流都没有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防洪能力低,1996年、1999年4条河流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洪水,玛纳斯河上造成铁路、公路交通中断,金沟河上海子湾水库溃坝,巴音沟河安集海水库拦河闸被冲毁等,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洪水灾害

仍然威胁着经济社会发展。

1.3 地下水补给量与排泄量不均衡

石河子市境内地下水补给量与排泄量不均衡。地下水均衡计算结果表明,地下水排泄量大于补给量,补给总量 6.78亿 m3,而排泄总量 9.48亿 m3,均衡差为-2.70 亿 m3。

2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2.1 工程性缺水占有一定的比例

一是水利工程调蓄能力薄弱。从工程布局上看,石河子市形成了目前上引、下蓄的水资源利用工程体系,现有夹河子、蘑菇湖、跃进、大泉沟等大中型平原水库,为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水库的位置均在石河子市的中部,只能控制和调节石河子市北部灌区60%的用水,山区缺乏控制性水利工程,南部灌区依靠红山嘴渠首引水灌溉,没有调节能力。二是水利设施老化,抗旱能力弱。现有水利设施大都建于20世纪的50、60年代,工程标准偏低,配套率也低。经过几十年的运行,老化失修率高达40%以上。一些重点引水枢纽、骨干渠道、水库带病运行,效益不能充分发挥。三是缺乏工业地表水供水措施。上游缺乏引取地表水进入城市及工业供水系统的工程,夏季河水丰沛的季节也无法通过利用地表水使地下水超采得到缓解,致使石河子市区及周围的工业园区单纯使用地下水的状况无法改变,将造成超采区域逐年扩大,后果严重。

2.2 资源性缺水突出

随着石河子市干旱区各片人工绿洲的逐步稳定和扩大,规划内河流玛纳斯河、宁家河、金沟河、巴音沟河的水资源利用率都在75%以上。地表水与地下水大多经过了几次转化和利用,如此高的利用率,改变了流域内部的水循环关系,水资源消耗向干流中游集中,致使下游天然绿洲萎缩,土地沙漠化进展加快。由于河流上游农业灌溉面积的扩大,灌溉引水量不断增加,河流下游的水量逐年减少,玛纳斯湖基本没有地表水补给,到70年代初,玛纳斯湖完全干涸,而且下游天然生态开始逐渐退化。土地的过度开发带来地下水超采、地下水水位下降过快,区域内资源性缺水显现并异常突出。随着工业的快速增长,用水量将大幅度提高,石河子市的用水矛盾会更加突出,水资源短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2.3 水资源的利用率低

石河子市地表水全部用于农业,地下水用于农业、工业和生活的用水比例是85∶15。水资源的绝大部分用于农业灌溉。农业是该市的用水大户,农业用水平均灌溉定额为6975~8025m3/hm2,农业灌溉水利用水平在全疆处于领先水平,节水力度走在全国前列,但是农业总用水量在各业用水比例中比例较大,效益不高。工业用水由于水价偏低、工业技术措施相对落后,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36m3/万元,大于全疆平均水平,水的重复利用率与全国相比存在很大差距。石河子市的用水结构中农业用水比例相对过大,造成区域单方水GDP产出仅为2.89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可见本区域水资源利用经济效益低下,用水结构不合理。

2.4 水资源污染导致水质性缺水

石河子市的污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污水,2008年污水排放量为4262.79万m3,而且大部分是未达到排放标准而直接进入下游水库或灌区,已造成下游蘑菇湖水库水质的严重污染。污水利用量1578万m3,污水的资源化水平很低。水污染未能得到有效遏制,水质性缺水更加剧了农业用水的紧张程度。城市污水没有分流排放,工业、生活以及雨水的排放量没用系统监测,不能为以后的雨污分流排放提供依据。

2.5 水资源管理体制不顺

目前农业用水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补充灌溉,由水利局统一管理;工业用水、城镇生活用水全部为地下水,由自来水公司和各个有自备水井的企业自行管理;城市的污水排放由市建委市政处管理,污水的处理由天宏纸业管理。供水、排水、污水治理分属不同管理部门,各部门职责交叉、权属不清、政出多门,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缺乏统一规划及统一管理,无法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有待进一步改进。水务管理没有形成一体化。

3 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途径

3.1 通过工程措施优化水资源的配置

通过增设山区蓄水设施,调节河道径流,以解决水资源在时空上的配置问题。目前山区水库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工程已提上建设日程,工程实施可以改善石河子南部灌区灌溉问题和在秋冬季解决地表水供给城市及工业的要求,实现了农业用水向工业的转移,水资源得到高效配置。通过修建调水工程,实行跨流域调水,以解决资源性缺水的问题。通过水资源调控工程的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从根本上解决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问题,实现石河子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2 大力开展节约用水,建设节水型社会

1)大力推广节水技术,节约水资源。以水资源需求总量零增长为目的,把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放在突出地位,通过大力推广节约用水,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推广和普及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水资源利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式的转变,发展节水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

石河子市的农业灌溉水仍然有进一步挖潜的余地,农业用水量可以适度降低。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发展态势下,工业用水呈持续增加态势,节水工作重点以农业和工业为主。

农业节水措施:一是加强骨干水利工程的配套、改造力度,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二是大力普及先进灌水技术,加强田间节水效果;三是改革灌溉制度,优化作物结构;四是加强用水管理,科学调配水量。

工业节水措施:一是全面调整工业结构,有计划、有重点的限制高耗水工业项目的建设;二是通过各种行政手段加强用水管理,计划用水和严格控制废污水的排放;三是通过抓工业内部循环用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四是通过改造工业设备和生产工艺。

2)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促进节约用水。经过多年努力,石河子市水利工程水价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水价政策体系初步建立,水价水平逐步提高。随着水利工程水价和水资源费改革的逐步深入,初步扭转了水资源无偿取用、无序取水的局面,为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创造了经济条件,对于优化配置水资源、促进节约用水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为了有效节约水资源,要尽快建立起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改变水价不合理的现象。加快制定各行业用水定额,积极推广定额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的办法,工业、居民用水水价则要达到成本加合理利润的办法促进节约用水。

3)加大节水力度,提高用水效率。搞好法制建设是加强节水工作的重要措施,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建立水权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健全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用水计量与统计制度、建立健全科学的水价制度,使节水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3.3 调整用水结构,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按照以水定供、以供定需的原则,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当地的水资源承载力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以水定发展指标,以水定农业发展规模,提高水资源和社会发展的匹配效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随着石河子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各行业对水资源的需求在不断增加,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的转变,缓解行业之间的用水矛盾。应转变发展思路,统筹考虑工业和农业用水,调整用水结构,改变用水种类,适度压缩农业用水量,加大工业用水量,以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3.4 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提高水资源的承载力

1)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水资源管理、防洪、城镇供水、排水、污水处理、中水回用、水环境管理等水管理职能由不同部门来行使,各部门之间存在职能交叉,缺乏必要的协调机制,急需理顺并推行水务一体化。由于多龙管水,使防洪抗旱、工农业用水、生活用水、防治污染、生态环境保护等存在矛盾,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为此必须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将分散在有关部门的城市防洪、河道管理、城镇供水、排水、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等行业管理职能并入市水务管理范围,建立水源-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回用的统一管理体制。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调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为经济社会提供可靠地水资源保障。

2)实现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统一管理。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合理规划地面水与地下水的开发布局与比例,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实行地表水、地下水总量控制和工业、农业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以及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这是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根本途径。

3)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有限的水资源。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实行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建立排污许可制度,规范污水处理费和排污费征收,加强排污监管,严格控制排污量,从水质上加强管理,保护有限的水资源。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5.

猜你喜欢

石河子市用水水资源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节约洗碗用水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石河子市区花卉苗木发展现状的几点思考
第八师石河子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研究
浅议我国水资源的刑事立法保护
石河子市地下水质量及污染评价
一次性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