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的诊断与防治
2010-08-15葛仕豪菏泽学院动物科学系274015
葛仕豪 (菏泽学院动物科学系 274015)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是由反转录病毒属的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 群所引起鸡、火鸡、鸭及其他禽类的一组病理综合症。RE是一种典型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家禽感染后,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而且造成禽类免疫应答能力降低,甚至免疫失败,间接损失不可低估。2009年6、7月份,在菏泽某柴鸡场散养的本地柴鸡发生一种以腺胃肿大;肝脏增生、肿大、坏死灶;脾肿大;高死亡率为特征的恶性传染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
1 发病情况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某大型柴鸡场,散养9000余只柴鸡,2000余只罗曼公鸡。于2009年6月份发现部分雏柴鸡精神萎顿,缩颈,翅下垂。发病初期机体进行性消瘦,排黄、白、黄绿稀便,有神经症状的病鸡出现瘫痪、伸颈、软颈、头下垂,3~6d后开始出现死亡,经治疗效果不明显,仍有不断死亡。此后又有几处柴鸡饲养场发生同种性质的疾病。
2 流行特点
本病易感家禽为散养的本地柴鸡。病鸡可从口、眼分泌物及粪便中排出病毒,通过水平传播使易感鸡群感染,本病亦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但传播能力较弱。本病以30~90日龄的雏鸡多发,成年鸡零星发病。发病季节在6~9月份,同一鸡群感染,发病率、死亡率可达65%以上,而同一鸡群中的商品蛋公鸡不易感。
3 临床症状
病初食欲不振,机体消瘦,精神沉郁,羽毛粗乱,排黄绿色稀便,鸡腿发软,后座呈观星姿势,有的颈前伸、下垂。后期食欲废绝,两肢麻痹,胸骨凸现,衰竭而亡。该病病程一般3~7d,鸡群一旦发病,感染死亡率达65%以上。
4 剖检变化
病死鸡肝高度肿大、质脆,表面有许多米粒至杏核大黄白色或灰白色肿瘤结节;脾比正常肿大5~8倍以上,并在表面有针尖大小的白点;法氏囊重量减轻并严重萎缩,在其表面可见淋巴瘤;腺胃高度肿胀,外观看呈透明状,切开外翻,腺胃乳头肿胀;肌胃内食糜呈黄绿色;肠道有炎性变化,并广泛地分布有灰白色的肿瘤结节。以上变化多数同时出现,有时仅表现2~3种变化。本病的剖检诊断要注意与腺胃炎的区别,患腺胃炎病的禽腺胃也肿大,其腺胃内容物颜色为土红色,肝、脾一般不肿大,而患RE的禽肝、脾肿大明显。
5 实验室诊断
5.1 抗体的检测 采用琼脂凝胶扩散试验,从感染禽的血清或卵黄中检测到抗体。
5.2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将病鸡肝、脾、肺、肾、肠等组织切片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观察,发现REV阳性细胞。
6 预防治疗
本病没有特效疗法,主要从管理方面入手。(1)严格种蛋、孵化箱、孵化室的消毒;(2)改善饲养环境,降低饲养密度,对鸡舍勤消毒;(3)提高饲料营养浓度,特别增加多维素,供应营养齐全的全价饲料,使雏鸡的机体强壮,提高抗感染能力;(4)发现病鸡及时作无害化处理,严防本病毒污染,以免引起本病的人工传播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5)对于本病可以采取对症治疗,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①中药:黄莲100g、连翘100g、枝子80g、公英100g、黄芪150g、白术50g、云苓50g、川扑50g、山楂100g、神曲100g、麦芽100g、大白30g、陈皮50g、甘草50g。粉碎,用开水浸泡后拌料,按每500kg料加药1500g或按3g/d·只煎水饮用。②西药:头孢噻呋钠,1g兑水7.5kg,饮水。以上方法连用5~7d,间隔3d,再用5~7d。对于初发病鸡群按以上方法,绝大多数能控制发展,对于发病严重的鸡群则建议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