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獭兔配种受胎率的十项措施

2010-08-15徐长举山东省郓城县畜牧局2747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0年3期
关键词:公兔种兔膘情

张 红 徐长举 (山东省郓城县畜牧局 274700)

影响獭兔配种受胎率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年龄、营养水平、受配次数、配种时机、体况、精液质量、环境条件、疾病等,养殖场应根据獭兔的体质特点进行科学管理,提高獭兔配种受胎率的措施主要有10项。

1 选择良兔作种

对于患病难愈的种兔、种用价值不大的老、弱、残兔要及时淘汰,选择优良青年兔作种。

2 合理搭配饲料

种兔饲料要保持全价性,不同的饲养阶段,根据饲养标准合理配料。尤其要注重蛋白质的质量,各种氨基酸之间要平衡,杂粕要去除有毒物质,不用发霉变质的饲料原料,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要合理添加。

3 科学喂养

控制种兔的膘情体重、保持良好的种用体况是提高受胎率的重要保障。要根据种兔的体质状况确定喂料数量和饲料的品质。使之不能肥胖,又不能过于瘦弱。过于肥胖,使卵巢周围脂肪沉积,影响其功能,会造成发情不正常或受胎率及产仔数低。而过于瘦弱,营养不良,也会使母兔的性功能受到抑制。

4 保证青饲料供应

家庭兔场或小规模养兔场,应以青饲料为主,精料为辅。这不仅充分利用了当地的饲草资源,节约饲料费用,而且,青饲料含有丰富的营养,是维生素的重要来源,同时也可控制种兔膘情,对于促进种兔正常的活动起重要作用。

5 适时配种

獭兔配种的最佳时间是在发情盛期,即俗话说的“粉红早,黑紫迟,大红稍紫正当时”。

6 复配和双重配

复配是一只母兔在一个发情期内与同一只公兔交配2次或多次,一般间隔4h左右。商品獭兔场也可采用双重配种的方法,两次配种要间隔20~30min,而且要在第一只公兔交配后及时将母兔送回原笼,待公兔气味消失后,再让其与第二只公兔交配,以免影响配种或咬伤母兔情况的发生。复配和双配均可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可使母兔受胎率提高10%~20%,产仔数增加1~3只,但后者仅限于商品生产。

7 适当血配

对于产仔数较少、体况较好的母兔,实行血配,一般在产后12~24h交配效果较好。但对于大型品种,或产仔数较多和膘情较差的母兔,血配受胎率不高,效果也不好,可在产后8~12d配种,仍有一定的受胎率。

8 提高精液品质

配种受胎率受到母兔和公兔双方情况的影响。生产中,因为公兔的原因所造成的不孕更加普遍,应引起高度重视。对于种公兔,除了体况、营养、维生素和疾病以外,公兔睾丸对于高温特别敏感。夏季持续的高温,将使公兔睾丸生精上皮变性,暂时失去产生精子的能力,而其功能的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一般为40~60d)。因此,高温季节特别强调给种公兔提供适宜的低温环境,这是提高獭兔受胎率及产仔数的有效措施。有条件的兔场,在炎热的夏季可将种公兔集中于空调室内度夏,这样做,经济上是合算的。对受到热应激公兔及时使用抗热应激制剂,对于预防应激和加速公兔睾丸功能的恢复有良好效果。

9 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卫生条件

兔舍要通风、透光、干燥、卫生。种兔笼大小适宜,应有一定的活动空间。要经常及时的打扫兔笼、兔舍,搞好环境卫生。夏天降温,冬天补充光照。实践证明,母兔在妊娠期的环境温度不同,产仔数不一样。在高温(30℃以上)条件下,母兔的产仔数明显减少。而处于25℃以下的环境中,獭兔有较高的产仔数。这是因为在高温下,胚胎的死亡数增加。对光照不苛求,但光照不足会明显影响繁殖性能。据试验,在20~24℃和全暗的环境条件下,补充1W/m2光照2h,母兔虽有一定的生育能力,但受胎率很低,一次配种的受胎率只有30%左右。如果光照增加至15W/m2,光照时间延长至12h,则一次配种的受胎率为50%左右。在相同光照强度下,如果照射16h,母兔受胎率达65%~70%,仔兔成活率也可明显提高。因此,在冬季和秋后,应采取自然光照和人工补光相结合,使光照时间达到14~16h/d。

10 及时诊治疾病并合理用药

獭兔患有任何疾病,都会影响受胎率。特别是生殖系统疾病,如子宫炎、阴道炎、梅毒、睾丸炎等,应及时诊治。但在防治疾病时,不可大量、长期和盲目用药,獭兔配种期尽量不用药和不注射疫苗

猜你喜欢

公兔种兔膘情
种公兔生产管理技术
不同膘情对母牛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
养猪人的四点“秘籍”
断奶母猪的饲养和管理技术
养殖户种兔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奶牛优质高产与膘情控制
怎样养好种公兔
公兔精液冷冻保存技术
嗨呀嗨呀种兔子(下)
提升种公兔精液品质的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