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肉雏鸡成活率的具体措施

2010-08-15贾红彬山东省栖霞市苏家店畜牧兽医工作站265311

山东畜牧兽医 2010年3期
关键词:换气雏鸡饮水

贾红彬 (山东省栖霞市苏家店畜牧兽医工作站 265311)

目前,随着畜牧业生产不断壮大发展,苏家店镇的肉食鸡养殖规模也不断随之扩大,肉食鸡养殖数量呈上升趋势。但是,许多肉鸡养殖场在养殖过程中,碰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许多刚刚起步的新肉食鸡养殖场,由于初次搞养殖,许多养殖技术问题还弄不明白。甚至有些老养殖户的肉食鸡的成活率越来越低,从而影响了肉食鸡养殖的经济效益,制约了肉食鸡养殖业的生产和发展。肉食雏鸡同其它雏鸡一样,体温调节机能还不够完善,对外部环境及疾病的抵抗力较弱,况且,由于肉食雏鸡生长发育较快,这一方面的问题表现的尤为突出,稍有疏忽,就会发生各种疾病而死亡。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及指导肉食鸡养殖饲养户养殖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现对提高肉食鸡雏鸡成活率提出以下建议。

1 提高养殖人员的责任心

肉食鸡养殖能否获得大的经济效益,养殖人员的责任心是养殖成败的关键之一。大群密闭饲养的肉用雏鸡,饲养人员稍不注意,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饲养失误,造成雏鸡死亡。因此,饲养人员一定要加强自身责任心,在严格按照肉食鸡饲养技术规程进行饲养技术操作的前提下,要增强责任感,要做到眼勤、脚勤、手勤,平日要注意观察,注意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正确处理,千万不可麻痹大意。

2 搞好接雏关,防止脱水

本镇有经验的肉鸡养殖户接雏时对接雏特别注意。因为大批饲养的雏鸡,往往易因运输时间过久,或是接种疫苗等原因,使雏鸡“开饮”时间推迟太久,而造成脱水。也可因为饮水器堵塞,或饮水器太少,致使饮水不及时,鸡体失水过度等引起脱水。雏鸡脱水的表现为:体重减轻、脚爪干瘪、抽搐、眼球下陷,最后衰竭、瘫痪而死。笔者认为,刚出壳的雏鸡第一件事就是要在24h内饮水,使它在并不感到口渴时开始饮水,促使其新陈代谢,就不会发生狂饮致死和脱水瘫痪的现象。新进的雏鸡要在入舍3h内饮5%的葡萄糖和0.1%的维生素C溶液,以增强体质,缓解应激,促进体内有害物质的排出,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3 防止挤堆压摞致死致残

这一现象尤其是在雏鸡0~7日龄期间表现的较为严重。聚堆挤压致死致残的原因:(1)饲养密度过大,而室温突然降低而致;(2)搬运时倾斜堆压而致;(3)称重或接种疫苗时聚堆而没有及时疏散而致;(4)断料断水时间太长,特别是断水后再饮水时发生的拥挤而致;(5)突然停电或窜入老鼠等因素引起惊吓、骚动而致。所以,要按鸡舍面积确定饲养量,要备足食槽和饮水器,严格控制0~7日龄室内温度,在确保室内通风换气的情况下,时刻观察室内温度变化。同时,还要做好应激的处理和防止老鼠等动物的伤害等。

4 温度湿度及通风换气要二者兼顾

温度湿度和通风换气二者的矛盾在春秋及严寒季节育雏阶段表现得尤为突出,许多养殖户经常是顾此失彼,主要表现在:育雏时保温不好,舍温偏低,雏鸡较长时间内难以保持体温平衡,严重者可冻死;室内温度过高,偶尔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容易使肉食雏鸡发生感冒;室内空气污浊,通风换气不够。温度忽高忽低,急剧变化。使用潮湿、污染的垫料和霉变的饲料,这些常常是导致幼雏脑炎的原因。有的强调保温,空气不流通,导致闷死;有的高功率灯泡供温,因温度过高而热死;温度过高、温度不够可导致雏鸡脱水,脚爪干瘪。由于没有调节好育雏室内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污浊的缘故,给雏鸡带来生长迟滞、死亡的后果。育雏期所采用的温度,随季节、气候、育雏器种类、雏鸡体质、日龄等情况灵活掌握。在保温的前提下,要切实注意通风换气,切忌贼风和穿堂风。一般通风换气要选在中午进行。相对湿度对雏鸡的生长发育关系很大,头10日龄,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60%~65%,中后期注意防潮,湿度过高也容易引起球虫病的暴发。

5 抓好全价饲料配备,预防营养性疾病

供给全价配合饲料,提高雏鸡机体抗病机能。若饲料品种单一,则会造成雏鸡营养成份缺乏症,从而导致雏鸡生长缓慢甚至死亡。如玉米中含钙少,磷也不足,长期饲用这种饲料幼雏会发生骨骼畸形、体质减弱;VD缺乏,则容易引起发育不良,喙和骨软弱且易弯曲,脚腿软弱无力或变形;硒和VE缺乏时,患白肌病,本市地方土壤缺硒,所以本镇饲养户应注意在饲料中添加硒的化合物。营养缺乏疾病如果不采取治疗措施,会引起大批死亡。所以,凡有条件的地区和饲养场,应按饲养标准供给优质全价平衡日粮,满足雏鸡的营养需要。

6 严格消毒措施

(1)搞好肉雏入舍前的消毒工作。育雏前对养殖大棚进行彻底消毒,建议先应用福尔马林熏蒸1~2d,然后对场内场外采用5%的火碱或万能碘等高效消毒剂进行消毒。(2)在育雏期内对场内及室内的消毒。采用碘剂、氯制剂进行消毒。万能碘可对雏鸡饮水进行消毒,饮水消毒一定要准确计算浓度,不准超浓度饮水,一般每周进行1次。

7 防止药物或饲料中毒

用药物治疗和预防疾病时,计算用药量一定要准确无误,剂量过大会造成中毒。在饲料中添加药物时必须搅拌均匀。不溶于水的药物不能通过饮水给药,以免药物沉淀在饮水器的底部,造成一些雏鸡摄入量过大。切忌把饲料和农药放在一起而造成农药中毒。绝对不能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喂养雏鸡;搞好室内通风换气,谨防煤气中毒。

8 严格按免疫程序及时接种免疫

大群密闭饲养的雏鸡,稍有不注意就容易得病,尤其是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鸡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疾病。这些传染病一旦传染开来,就很难控制。因此,应本着预防为主的方针,要结合本场本地疫病发生情况,制定灵活的免疫程序,然后,严格按免疫程序进行主动免疫。在制定免疫程序时,1~5日龄、10~20日龄严防支原体,可选择强力毒素、罗红霉素、喘定痢221停等药物,建议采用如下免疫程序:5~7日龄用鸡新城疫传支二联苗0.25ml;10~15日龄用进口法氏囊疫苗滴鼻,15~20日龄用鸡新城疫传支二联苗饮水。

9 加强管理,防止各种恶癖的发生

严重的恶癖多发生在3周令以后,常见的有啄肛癖、啄趾癖、啄羽癖。平时应加强管理,饲养密度在5~9日龄时断喙。平时加强饲养管理,饲养密度不能过大;配合饲料中各种营养含量要合理,不能缺少无机盐和必须的氨基酸;光照强度不能太强,光照时间不能太长。

10 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正确用药

根据药物的特点,结合病情、体况的不同,制定出合理的用药方案或程序,内容包括药物种类、给药途径、剂量、间隔时间及疗程等。对毒性较大及用药时间较长的药物,最好能通过试验作为用药的参考,以保证药物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果治疗方案不合理,甚至会造成动物中毒或死亡,例如鸡白痢和球虫病。鸡白痢和球虫病是造成雏鸡死亡的首要因素。根据这二种病的流行特点,在3周龄以前的饲料中应添加抗菌药物。可在饲料中添加0.2%土霉素和0.01%环丙沙星,以预防鸡白痢的发生。15日龄后,应该预防球虫病,尤其是在饲养密度大、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必须用药物进行预防,可在饲料中添加5mg/kg的马杜霉素等药物。所用药物一定要称量准确、搅拌均匀,以免药物中毒,而且抗球虫药物要交替使用,防止产生耐药性。

猜你喜欢

换气雏鸡饮水
简易饮水鸟
浅谈流行音乐演唱中如何注意换气点的掌握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优选雏鸡四法
基于CD4060 的室内换气系统延时关机电路设计
饮水
雏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清晨别急着开窗
雏鸡磺胺类药物中毒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