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新技术得到大实惠
2010-08-15彭慧清
四川农业科技 2010年4期
□彭慧清
老徐是新津县新平镇11社生产队长。当地是水稻制种区,老徐和其他农户一样,种有3亩制种田。过去,兢兢业业的老徐并没有特别出名的地方。可自从2007年起老徐成了当地的名人,因为他用“爱苗”和“福戈”,改变了他在当地的形象。
使用“爱苗”和“福戈”防治水稻的病害和虫害是农资公司推荐给稻农的新技术。2007年在当地的农药零售店老徐第一次见到“爱苗”,将信将疑地买回了家。用了两次不光病害控制得好,产量破天荒地达到了350kg以上,很多村里的人都来问老徐用了什么“灵丹妙药”。开始老徐还不想说,可问的人多了老徐就憋不住了,开始宣传“爱苗”的好处。
2008年整个生产队的农户都用了3次“爱苗”,使用面积达到115亩,结果平均亩产量达到335kg,在当地制种户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县上种子公司也把老徐的田当成了样板田,所有看种子的客户都带到他田里看。老徐高兴地见人就夸“爱苗”好。
2009年“福戈”的上市给制种户带来了更大的实惠,老徐把“福戈”介绍给制种户,使用2次“福戈”、3次“爱苗”,控制水稻病虫害,用更少的药解决更多的问题,不光病虫害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产量还能得到很大的提高。2009年因天气原因,新津县的制种普遍减产,亩产基本也就150kg。因为产量不高种子的收购价格就比上一年高了许多。而老徐他们生产队却因为普遍使用“爱苗”、“福戈”,平均亩产稳定在250kg左右,使制种户得到了更大的实惠。
通过这几年“爱苗”“福戈”在水稻制种上的推广,老徐不光得到了广大制种户的拥护,更得到了乡政府和种子公司的支持,乡政府又划了300亩田支持老徐搞制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