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栽培技术

2010-08-15母安彦

四川农业科技 2010年4期
关键词:厢面田块覆膜

□母安彦

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是四川省首批现代节水农业主推技术。该技术是以地膜覆盖为核心,以节水抗旱为手段实现大面积水稻丰产的综合集成创新技术,是旱育秧、厢式免耕、配方施肥、地膜覆盖、强化栽培、节水灌溉、病虫综防等先进技术的有机整合。我县经过3年的试验、示范、推广,已获得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为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特制定该技术亩产700kg技术规程。

一、选择田块 针对该技术具有节水、增温、增产等显著特点,全县适宜选择在灌溉成本较高的高 田、漏筛田和无充足水源保障的望天田里推广种植,并因地制宜地在冷浸田、烂泥田、阴蔽田和海拔700m以上的稻田内示范种植。

二、选用良种 为了充分发挥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栽培技术的增产潜力,在水稻品种的选择上根据不同区域应选用中熟、中迟熟杂交水稻品种。全县主推宜香 725、冈优 188、内香 8518、T优 6135、绵香576、内香优 3号等,积极示范宜香305。

三、旱育壮秧 育苗选择蔬菜地或肥沃的旱田,要求培肥土壤,施好壮秧灵或用壮秧剂进行消毒处理。在3月下旬播种时,苗床浇足底水,种子用旱育保姆拌种,做到稀撒匀播、盖厚土层、化学除草、盖严地膜,苗床管理时控制好水分,做好通风炼苗,确保苗齐、苗全、苗壮。

四、规范开厢 按1.65m宽开厢,厢沟宽20cm、深10~15cm,保证厢面宽度1.45m。开沟铲起的泥土均匀撒于厢面,打碎泥块,做到田平、水浅。整田前均匀撒施腐熟的农家肥,去掉田中硬物和未腐熟秸秆,同时在距上下田埂1.0m处起宽25cm、深25cm的一边沟,以见犁底层为最好,以保证“三沟”(厢沟、边沟、背沟)水相通。

五、施足基肥 在整平厢面前,做到施足底肥,多施农家肥。一般中等肥力田块,亩施腐熟细碎农家肥800~1000kg,翻于耕作层,再施35%水稻测土配方肥35~40kg,与厢面土壤充分混合均匀。

六、地膜覆盖 选用厚0.004mm或0.005mm、宽 170cm的单层超微膜(也可用200cm宽、0.004mm厚的超微膜),一般亩用量为4~5kg。厢面平整后,以滚动膜捆的方法覆膜,使地膜紧贴厢面泥土,不被风刮起且不留任何空隙以防膜下长草。如果泥土太绒,厢面做好后,可等泥土凝聚一段时间后再覆膜。

七、打孔移栽 按秧龄的长短、栽秧的早迟,提前特制一个行窝距40~45cm、每厢栽4行、每窝以三角型方式栽3苗、苗间距10~12cm规格的平板型或圆滚型大三围打孔器,移栽时在地膜上按窝距40cm定向或滚动打孔。土壤肥力差,移栽时间迟,且容易受旱的田块可适当增加密度(40天左右小苗秧,4月份移栽,行窝距45cm、苗间距12cm;50天左右中苗秧,5月上、中旬移栽,行窝距42cm、苗间距10cm;60天左右大苗秧,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移栽,行窝距40cm、苗间距10cm;70天左右长龄多蘖壮秧,6月中旬移栽,行距40cm、窝距35cm,苗间距 10cm)。

八、及时移栽 覆膜后,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移栽,确保秧苗尽快成活。根据茬口的不同将秧龄控制在30~60天,移栽期尽量提前。根据移栽的早迟,每窝栽1~2苗。

九、节水灌溉 水稻移栽后保持沟中有水、膜间无水,严禁串灌、深灌。大雨过后要排掉厢面水,以确保增温效应。有水源保障的稻田,当稻田总苗数达到23~25万/亩时,可以晒田控制无效分蘖,保证厢面不发白、沟中不陷脚、地面不见根。后期容易受旱的田块不宜提倡晒田。孕穗期和灌浆期是水稻的需水临界期,应及时灌水,保证田里有水。

十、病虫综防 除播前要采取强氯精浸种,移栽时用三环唑浸秧外,栽后田管重点抓好二化螟、稻瘟病、稻曲霉病的预防。

十一、适时收获 在收获前15天排水晒田,水稻成熟后要及时抢晴天收割,收割时要做到低留稻茬,方便地膜回收。

十二、回收地膜 为防止地膜对土壤的污染,水稻收获后要及时揭膜,彻底消除残膜。

猜你喜欢

厢面田块覆膜
“施肥宝” 微信小程序端设计与实现
栽培羊肚菌土壤及其消毒方式比较试验
苹果秋覆膜 树体营养好
不同覆膜栽培羊肚菌比较试验初报
田块尺度上的农田土壤Cd污染分布不均匀性*
油菜机械直播作业厢面地表粗糙度测量与分析
土地整治项目中土地平整设计技术研究
基于SLS覆膜砂的无模铸型快速制造
花生新品种锦花20覆膜栽培技术
杂豆全覆膜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