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2010-08-15林正雨
□林正雨 李 晓 何 鹏 古 稳 常 洁
一、现有基础
1.经济实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确立成都在西部的核心地位 成都市位于天府之国核心地带,是西部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是“长三角”和“泛珠三角”经济区的重要城市,是我国西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并向西南、西北两翼腹地延伸辐射的重要城市。2007年成都市实现GDP3324.2亿元,占四川省GDP的31.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5.1亿元,三次产业比为1∶6.4∶6.7。GDP总体水平高于武汉、西安、昆明、贵阳。人均GDP是重庆、西安、昆明、贵阳的2.35、1.33、1.54、1.43 倍。
2.成都资源禀赋孕育农业十大特色优势产业 成都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全市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平坝、丘陵、山地起伏相连,江河渠系纵横交错,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土地肥沃,适宜农林牧渔各业生产。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粮油、畜禽、蔬菜、水果、食用菌、花卉、茶叶、中药材、水产、林竹等十大特色优势产业。
3.“两枢纽”地位引领西部农产品加工、物流发展趋势 成都市是我国重要的铁路运输枢纽和铁路客运中心,成都双流机场是我国六大航空枢纽之一,以国道、城市内部环状高速路网、外向放射状延伸的高速公路网构成的区域交通网络,构筑了全域成都区位交通优势。“两枢纽”核心区位可以充分利用成都、四川乃至西部优势特色农业资源,汇聚南来北往的物资,全面推动成都西部农产品加工和物流中心建设。
4.历史文化沉淀催生成都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发展 悠久的历史文明,厚重的文化底蕴,浓郁的现代风情使成都成为一个国内外闻名的大都市。成都市依托龙泉山脉、龙门山脉、邛崃山脉等资源、人文、地理特征,结合都市农业的兴起初步形成了“一、三产业”互动的新格局;依托特色农业的各种节会如“龙泉桃花节”、“双流黄甲麻羊节”、“新津梨花节”、“金堂脐橙节”、“崇州布朗李节”、“都江堰猕猴桃节”、锦江“五朵金花”、郫县“农科村”等农家旅游深入人心,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成都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农业成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二、制约因素
1.农业弱质产业地位没有根本改变
全市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农业结构、生产水平、物质装备、科技贡献、农民组织化和知识化程度等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存在明显差距。突出地表现为种植业规模小,养殖业规模不大,优势农产品集中度不够,区域布局不合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农业推广经费投入不足,专业技术推广人才流失严重;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需求不强,不太适应现代农业对科技发展的要求。
2.农业产业链不完善 近年来,成都市全力推进十大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另一方面,农产品加工链不长不大,农业物流业发展滞后,制约了成都优势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2007年,全市生猪出栏量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首位,但猪肉精深加工水平较低,肉制品精深加工比例仅为5%左右,与全省比例持平,低于全国6%的平均水平,低于沿海地区10%的比例,更低于发达国家高达60%~80%的比例。成都市农业物流业点多规模小,不配套,缺乏大型综合农业物流平台,制约了全市农业产业优势的发挥。
3.农业基础设施及现代农业装备滞后 全市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投资分散,投入的多元化机制没有形成,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特别是汶川大地震对农田水利设施、农村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农业基础设施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另外,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农产品的储藏、冷藏、运输不配套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4.农民组织化和农业专业化程度较低 近年来,成都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数量有了较大的增长,加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数量也大幅度增加。但从总体上看,一是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数量仍然偏小,带动农民数量还不够多;二是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规模小、实力弱,布局分散,没有建立起合理的产权制度和利益连接机制及其他制度,示范带动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又一瓶颈。
5.农业企业面向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弱 大多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缺乏面对国际市场竞争的经验,缺乏提升、宣传营销企业品牌的方法,缺少敢于同国外企业竞争的勇气,不熟悉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规则,造成农产品国内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而错失了进军国际农产品市场的机遇。如何改变龙头企业国际竞争能力弱的现状,将成为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三、重点发展方向
1.绿色高效农业形态 遵循农业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基本原则和理念,按照农业标准化生产要求和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从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到销售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绿色高效农业,重点推广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农牧结合、种养加结合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从整体上提高农业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综合效益。
2.特色精品农业形态 围绕成都市特色优势农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如猕猴桃、水蜜桃、枇杷、早熟梨、晚熟桃、优质杏、精品蔬菜、食用菌、冷水鱼、茶叶、林竹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充分利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和生产方式,做强做精,重在质量、重在特色、重在形成精品。
3.休闲观光农业形态 以岷江、沱江和都江堰灌区等水系资源和以龙门山脉、龙泉山脉等山地景观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田园风光为载体,对乡村旅游与休闲观光农业进行深层次开发和包装,构建以花木、特色果蔬、特色养殖为重点的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区,结合农耕文化和乡村民俗文化,开发建设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与休闲观光农业景点。
4.高科技设施农业形态 加强工程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大力发展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出的设施化、工厂化农业,实现农业生产可控化、自动化、智能化。
5.现代园区农业形态 在一定的空域范围内,通过引入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环保工程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的集成和资金的集约投入,建立起以农业高新技术为支撑,以农业设施工程为主体,以企业化经营为手段的现代园区农业。
四、圈层布局
1.城市农业圈层 主要包括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高新区,以改善生态、优化环境、服务城市、美化城市为农业功能,以“插花式”、“镶嵌式”景观农业为发展方向,农业形态以景观农业、观光农业为主。重点发展城市景观农业、农业主题公园、市民农园、湿地公园、森林公园、会展农业等。
2.近郊农业圈层 包括龙泉驿区、青白区江、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县、郫县,农业功能突出生产和辐射,兼顾生态、生活功能。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的优质高效农业是本区发展方向,农业形态以优质高效、精品农业、设施农业、园区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为主。重点发展优质粮油、绿色蔬菜、高档苗木花卉、休闲观光农业和农产品加工、现代农业物流等产业,辐射带动外围远郊农业圈层的发展。
3.远郊农业圈层 包括都江堰区、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新津县、蒲江县、大邑县。以生产和生态功能为重点,兼顾生活休闲功能,以优质高效农业和山地丘陵特色生态农业为发展方向,主要发展优质高效、精品农业、设施农业、园区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农业形态。重点发展优质粮油、生态猪禽、绿色蔬菜、特色水果、食用菌、优质茶叶、道地药材、特色林竹、名特水产、生态休闲旅游等产业。
五、保障措施
1.强化财政对农业投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提高新农村建设投入的增长比例,增大支农投入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每年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长比例不得低于20%,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农村,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重点要放在农业和农村。继续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扶持,逐步提高对农民工技能、农业技术人才、农业科技推广、失地农民转岗、农村专合组织、农村经营管理队伍等方面培训的投入力度。
2.搞活农业生产要素,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坚持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不动摇,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科学管理的原则,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继续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健全评估体系,构建流转服务平台。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物权。加强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3.做实做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 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投入力度,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
4.健全农业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高农业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和质量 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信贷支持。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扩大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试点,鼓励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在农村设立全资子公司。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和农户联保贷款,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发展农村保险事业,逐步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建立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加强农村金融监管,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优化农村金融环境。
(通联:四川省农科院信息所 成都61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