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梅栽培繁殖技术
2010-08-15袁蒲英宋兴荣
□袁蒲英 宋兴荣
腊梅属腊梅科腊梅属落叶灌木,原产我国,是先花后叶、色香俱佳、桩奇态古的珍贵园林植物。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始于唐代,文人曾用“枝横碧玉天然瘦,蕾破黄金分外香”的诗句来描写它。腊梅花、枝、干、根均可入药,其提取的腊梅精油可作为化妆品的主要原料。
一、繁殖方法
1.嫁接繁殖 嫁接是繁殖腊梅优良品种的主要方法。通常采用切接,以2月新芽萌发到麦粒大小(约0.5cm)时为最佳时机。接穗应选择生长健壮、发育充实、叶芽饱满的一年生壮枝,并以随采随接为好。嫁接方法是将接穗剪成4~8cm长,留1~2对芽,削成楔形,稍露出木质层。砧木一般选择一年生狗牙腊梅,嫁接前浇1次透水,在离地面2~4cm处剪断,从砧木一侧皮层处纵切1刀,露出长2~3cm的形成层为宜,将接穗与砧木一侧形成层密接对准扎紧。用疏松湿润的细土将接穗封住,保持接口周围湿润,1个月后芽从封土中长出,说明已经成活。此外也可在5~8月采用腹接或靠接等。
2.播种繁殖 多用于砧木繁殖及新品种选育。可在6~7月种子呈棕黑色时即采收,以随采随播最好。经过贮藏的种子必须经催芽,才能提高种子发芽率。一般实生苗3~4年即可开花。
3.扦插繁殖 扦插多在雨季进行。采用腊梅基部萌发的近熟枝条为好,粗0.6~0.8cm,插条剪成长10~12cm,剪口上平下斜,上端留1对叶片,以萘乙酸等生根剂1 000mg/L快蘸后,插于消过毒的沙床内,注意保温保湿,45天后陆续生根。此外采穗时也可用手捏住枝条基部,横向掰下,使其基部带有和老枝相连接的皮及一小部分木质部,呈“踵状”,以利于生根。
4.压条繁殖 生长季均可进行普通压条,空中压条以2~6月为佳,选择生长健壮、发育良好,无病虫害的二年生枝为佳,以分枝较多、布局合理的中长枝最好。用细铅丝进行捆紧,起到“环状剥皮”作用。然后在其上下10cm左右处,用塑料薄膜扎好,其内装入肥沃的土壤,11月可从环剥处下端剪下装盆或定植于圃地。
二、栽培技术
1.栽培管理 腊梅喜阳光充足的温暖环境,稍耐阴,耐寒、耐旱,怕风、怕涝,在粘土或盐碱土中生长不良。移植腊梅宜在秋、冬落叶后至春季发芽前进行,小苗移栽可采取裸根涂抹泥浆,而大苗则必需带上土球。
腊梅喜肥,有“花后施肥贵似金”的说法,花谢后施1次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以补充开花所消耗的养分,并促进展叶。春季新叶萌发后至6月的生长季节,每隔10~15天施1次腐熟的饼肥水,以促发春梢,多形成开花枝。7~8月可追施有机肥及磷钾肥,以使多形成花芽,秋后再施1次有机肥,以使花芽充实,有利于开花。
腊梅耐旱怕涝,水大会造成烂根、落叶、花芽减少。花前及盛花期尤其要浇水适量,水大易落花、落蕾,水少则花开得不整齐。
2.整形修剪 腊梅萌发力强,耐修剪,花谚有“腊梅不缺枝”之说。一般在花谢后至发芽前对植株进行修剪整形,对所保留的枝条进行回剪,基部保留3对芽,促其萌发腋芽,形成更多的花枝。一般在夏季每长出3对芽后,就摘心1次,每枝留长15~20cm。夏末秋初要修去当年生新枝顶梢,使中下部枝条花芽发育充实、饱满。如果是露地作切花栽培,可采用花枝轮流修剪的方法,每年将半数花枝重剪,仅留基部的2个芽,另一半花枝不剪。
3.盆景制作 腊梅是制作盆景的常用树种,腊梅可借鉴梅花的造型原则,主干宜斜横,枝叶宜疏展,桩老显遒劲,造型大都以斜干式、自然式为主。腊梅的造型整姿以修剪和摘芽为主,攀扎为辅。古桩盆景常用苍老古朴的狗牙腊梅古桩做砧木,使其根颈逐渐地露出土表,以造成悬根露爪的景象,格外别致有趣,嫁接素心腊梅、罄口腊梅等优良品种。
腊梅盆景的管理与盆栽腊梅相似,但要注意对当年新生嫩枝进行打头,以促使多抽枝,使枝条生长粗壮,多育蕾、多开花。入秋以后,当花蕾长到麦粒大小时,进行一次修剪整形,以控制枝条徒长,使植株紧凑,树形达到疏影横斜的艺术效果,并便于植株积累养分,使其花大色艳。
三、病虫害防治
1.主要病害 腊梅常有叶斑病和枯枝病危害,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在夏季易发生褐斑病、叶斑病等细菌性病害,由高温、高湿引起的,可用多菌灵500倍液喷洒防治。
2.主要虫害 腊梅常见的虫害有蚜虫、介壳虫、刺蛾、卷叶蛾、木蠹蛾、大蓑蛾等。蚜虫群聚在嫩梢、叶片、花蕾上吸食汁液,引起叶片变形或卷曲;日本龟蜡蚧等蚧虫,其若虫、成虫群聚在叶芽、嫩枝、枝条上为害,使叶片发黄,严重时造成落叶或枝梢枯萎;刺蛾、大蓑蛾的幼虫咬食叶片,使其呈缺刻或空洞状,虫口密度大时,可将整株的叶片吃光;卷叶蛾的幼虫取食新芽、嫩叶和花蕾,常吐丝缀叶,潜居于缀叶中为害。如果发现上述虫害时,均可用50%辛硫磷乳剂或50%杀螟松乳剂1 000倍液喷杀。
(通联: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成都61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