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东港区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工作调查
2010-08-15汪照波
(汪照波)
日照市东港区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工作调查
(汪照波)
农机使用和维修专业技术培训是阳光工程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展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工作,有利于提高农机手的驾驶操作水平和维修技能,确保农机安全生产顺利进行,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东港区开展阳光工程农机培训的基本情况
东港区辖3个街道、7个镇,全区总人口65.8万人,农机总动力42万kW,拖拉机保有量 4.12万台,其它工程机械600余台,驾驶员2.4万人。维修网点326个,维修工530人。农机培训资源非常充足。2009年12月,东港区农机化学校在做好常规拖拉机驾驶员培训工作的基础上,精心组织实施,全面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工作。
1.加强领导,成立组织机构。东港区农机化学校是省农机办公布的农机规范化学校,今年承担了200名农机使用和维修专业的培训任务。任务下达后,学校立即成立阳光工程领导小组,设立阳光工程办公室,制定实施方案、培训计划、课时安排等一系列工作,积极做好“第一节课”的准备。确定专人具体负责培训,确保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工作顺利实施。目前该校拥有专兼职教师5人,学校占地总面积1000m2,教室4间,总面积400m2,培训考试场所500m2,建设了实习场所3000m2,添置了大拖、小拖、手扶及相关设备24台,图书1000余册。
2.营造声势,加大宣传引导。学校把阳光工程培训与解决“三农”问题相结合,同党的惠农政策一并开展多方位宣传动员。一是利用新闻媒体、网络、报纸和发放宣传材料等宣传方式,宣传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工作的目的和有关政策。二是配合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大力宣传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工作的重大意义。三是针对基层农机合作组织、农机大户、维修网点等相关人员宣传引导,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3.精心组织,确保培训质量。教学采用课堂讲授、实习操作、现场参观等灵活多样和农民喜闻乐见的培训方式。一是安排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讲授基础理论知识。二是聘请专业技术人员,选择农机使用典型案例进行讲解,引导学员思考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三是通过操作实习,学员亲身体验,尽快掌握农机使用新技术。四是保证培训时间,采用“一训三证”的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
4.规范培训,提高培训实效。阳光工程是一项惠民、务实的严肃性工作。学员实行一人一档,本人填写,内容真实完整。建立培训台账,并及时上报区阳光工程办公室。阳光办通过电话抽查、实地走访等方式,对阳光工程培训情况进行抽查,杜绝弄虚作假情况的发生,保证了阳光工程培训工作的真实性。
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组织招生难。农民整体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存有“小富即安”的思想,认为培训学习费时间、没必要。再是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农民认识不到位,“阳光工程”还没有深入人心。
2.培训名额少。东港区农机从业人员多达5.6万人,200个培训名额只占从业人员的 0.035%,难以满足农机化发展的需求。
3.培训时间短。阳光工程培训多以短期培训为主。农机使用和维修专业培训时间仅为7天,学员掌握的知识少,培训效果不明显。
4.教学条件差。学校教职工人员少,基础设施、教学设备相对落后,未能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难以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应对措施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通过宣传,让广大农机手深入了解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培训内容、学时安排、财政补贴标准、联系方式等相关政策信息,提高农机手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2.拓展业务范围、增加培训数量。阳光工程是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建议开设更多培训专业,增加培训名额,让更多的农机手享受到党的惠农政策。
3.增加经费、改善教学条件。首先要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教师教学能力。二是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购置先进电教设备,提高规范化教学质量。
4.创新培训模式。一要注重经验交流,学习借鉴好的经验、做法,总结归纳,加以创新,有利于培训工作的开展。二要注重实习操作,推广农机化新技术应用,加强现场操作技能的训练与指导,以达到最佳培训效果。三要注重实际应用,经常深入农村,了解农机手的需求和反映,进村开班,针对农机手需求的知识内容,做到对口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