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思路和方法探析

2010-08-15宋昌荣

时代农机 2010年7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信息学生

宋昌荣

(鄂州职业大学学生工作处,湖北 鄂州 436000)

1 高校突发事件概述

高校突发事件频发,如何提高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能力已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对的重要课题。要提高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能力,首先应该明确高校突发事件的定义、特征、类型等基础性问题。

1.1 高校突发事件的定义

高校突发事件是指由于自然的、人为的或社会政治原因引发的,在高校忽然发生的以大学生起主导作用的,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冲击或危害的事件。

1.2 高校突发事件的特征

高校突发事件的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事件发生在时间上的突发性,往往高校始料不及或难以事先防范;二是会给高校现有的学习、工作、生活秩序造成干扰或冲击,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1.3 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

由于高校突发事件性质各异,诱发的因素也各不相同,一般可以对高校突发事件进行以下的类型的划分:

第一,按照高校突发事件的性质划分,可分为: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如非典、甲流;政治类突发事件,如非法游行;治安类突发事件,如学生宿舍发生火灾;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如地震;学校管理类突发事件,如对学校食堂伙食不满的罢课餐。

第二,按照高校突发事件产生的直接诱因划分,可分为:传染性疾病因素类,如非典、甲流;重大事件因素类,如1999年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后学生上街游行;管理因素类,如管理不善导致学生财物被盗;意外事件因素类,如车祸;人迹关系类,如失恋后的行凶报复;人为因素类,如学生食用过期食品导致中毒;环境压力类,如学生因求职的压力自杀。

第三,按照高校突发事件中学生的行为表现划分,可分为:情绪宣泄性型,如学生宿舍熄灯学生砸酒瓶、扔砖头、烧报纸;违反校规性型,如在宿舍用违禁大功率电器引发安全事故;违法犯罪型,如马加爵杀人案。

第四,按照高校突发事件的危害结果来划分,可分为:人身及精神损害型,如非典;财产损害性,如盗窃,火灾;秩序型害性,如打、砸、抢事件;综合损害型。

第五,按照其他类型划分,可分为:重大型、一般型、轻微型;常见型、偶发型;可预见型、不可预见型;校内型、校外型;处于潜伏期、爆发期、持续期、缓和期、结束及善后期等突发事件。

2 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基本思路

要及时、妥善处理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应该预防和理清高校突发事件的一些基本思路。

(1)积极预防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核心。掌握学生动态是有效预防突发事件的前提条件。实践证明,只有构建畅通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反馈渠道,才能使高校及时准确掌握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各方面动态,而学生特别是学生干部的情况汇报是了解学生动态的重要途径。

跟踪服务是有效阻止突发事件的主要措施。高校各级政工干部要增强自身的服务意识并将它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关键点在于对已经掌握情况的案例做好跟踪服务。因而对于需要重点关怀的对象,要多留意他们的情况,给予密切的关注和更多的关怀,要进行跟踪服务,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及时解决。

完善机制是有效防范突发事件的根本保障。健全的制度和规范的机制不仅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章可循,而且对于一些无法提前掌握的突发情况也是有效的防范措施。高校必须对各类突发事件建立有效、可行的防范机制,将管理要求梳理成操作流程,完善执行制度,控制事件风险,从而规范管理、保障安全。

(2)群策联动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点。信息上报是处理危机事件的关键环节。由于突发事件总是防不胜防的,学生政工干部个人的能力及职权是相对有限的,因此要明确信息的及时上报在处理危机事件中的重要性。只有信息及时地上报才能让领导及时掌握情况,争取主动作出正确决策,从而有助于凝聚全校的力量做好危机事件的处理和善后处置工作。

家校互动是化解危机事件的长效机制。为了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能力,在日常的工作中,高校要与学生家长时刻保持密切的联系,经常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情况,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更应该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行动。家校互动不仅在实现学校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增进双方的友谊,而且在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也能使家长保持对学校的基本信任,而不至于走向极端,出现过激行为。

信息发布是应对危机事件的科学做法。突发事件的发生对校园环境的和谐稳定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倘若突发事件以非官方消息的形式迅速在校园蔓延,就会在学生群体当中引起恐慌,如果任其发展将会严重影响学校的安定团结。因此,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高校要以科学、负责的态度,准确把握问题实质,采取有力措施,作出及时反应。

(3)恢复重建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延续。心理恢复是危机干预的必要步骤。突发事件的及时处理并不代表危机干预任务的全部完成,事实上,突发事件的发生在带来人员的非正常死亡或财产巨大损失的同时,对于学生当事人甚至是学生群体往往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因此,高校既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又要在事件处理过后通过个体或团体辅导的方式对需要辅导的学生群体进行心理辅导,使其获得心灵上的支持与慰藉,从而勇敢地渡过难关,尽快恢复往日有序的学习和生活。

事后教育是思想教育的良好契机。突发事件在给高校的稳定发展带来一定冲击和潜在威胁的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教育机遇。因为,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看,突发事件使受教育者处于最佳的教育情境之中,这时候,受教育者对于教育者传达的教育信息最容易接受并信服。其实,在突发事件处理的整个过程中,都是高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好时机。高校要因地制宜,在每个关节点上,做到当机立断,慎行施教,让学生们对于事件的成因和影响,有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评价。

总结反思是危机干预的重要环节。突发事件结束后对于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及结果等方面的总结反思是整个突发事件管理当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高校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对灾难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应进行表彰,对失职、渎职者要坚决惩处。

3 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

引发高校突发事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而,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也应根据引发事件的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总的来说,高校需要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应急管理能力。

(1)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化高校环境,努力消除可能诱发事端的隐患。近年来,高校突发事件多数是因为治安和环境问题所激发。旅店业、饮食业和娱乐业遍布高校周围,导致大量成份复杂的社会青年与高校学生频繁接触,他们同属于易冲动型社会群体,相互间容易发生冲突。加上少数学生也有不文明行为,所以高校周围及校内的商业场所是突发事件的重要“激发源”。高校领导班子要重视对校园治安的综合治理,积极配合当地公安、城管、文化、工商等管理部门,加强对校园及周边地区的文化娱乐、个体经营、外来人口的治安管理,消除可能诱发事端的隐患。

(2)必须树立“危机意识”,建立应急防控机制。一是加强预防。高校必须加强突发事件的情报信息工作,构建纵横交错、上下贯通、灵敏高效,建立情报信息网络,搜集学生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及时妥善地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二是制定预案。加强对突发事件处置的研究,拟定完善的处置方案,制定工作流程,建立效率高、权威性强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指挥决策机和执行机构,包括建立指挥领导组、应急抢险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教学组织组、学生管理组、安全保卫组、信息通报组等;建立突发事件处理责任制,实行层层包干,做到职责分明,责任到人。三是组织预演。对火灾、传染疾病等突发事件组织预演,使主体人员熟练掌握处置的全过程,能够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

(3)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治本之策。当前的大学生法律意识仍然比较薄弱。他们中的一部分虽然精力旺盛,却又不能正确支配精力,极有可能寻找不正当的途径去发泄。加之这个年龄阶段的人,阅历浅,辨别能力低,容易犯以偏概全、否定主流的毛病,干事情也往往会情绪化。高校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培育大学生良好的法律品质,增强法制观念,让大学生了解法律的价值、意义,明白法律不许做什么,要求做什么,禁止做什么,才能达到预防突发事件的目的。

(4)营建高校校园安全文化,是应对突发事件的良好保障。校园安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以安全知识、安全心理、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为内容的文化氛围。高校应重视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把营造经常性、持久性的校园安全文化作为重要事情来抓,采取切实的措施、多样的形式,如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应急安全的现场演习等,着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安全素质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5)做好舆论引导特别是网络舆论的引导。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应当依据大学校园的特点,参照社会上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机制,使得新闻传播既真实可信,又快捷自由,以满足大学生们对新闻的好奇与知情权。对高校突发事件尽量在第一时间发布以明晰事件真相。传闻止于信息公开。社会学者认为,由于传闻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常常被夸大、扭曲和虚构,而这些夸大的信息给人们造成了一种错觉和恐慌,从而加剧了人们的不安心理。学生们对校园内的突发事件发生,通常会在事件情况不明朗不准确时产生错觉,导致学生们主观猜测与种种传闻。这就要求信息发布与媒体管理者们要恰当地选择传播渠道,尽量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地传播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即使在突发事件发生初期不能确切和全面地掌握情况下,也应及时、客观地发布信息。这样做。一是保障学生们的知情权,二是减少舆论传播及其负面影响,避免出现不利的舆论导向。第一时间的信息发布也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突发事件处理中争取到广泛的理解合作与支持。现在和过去有了很大不同,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传播途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如果继续沿用过去的做法“只处理不报道或先处理后报道”,或者试图封锁消息,都可能带来负面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这种处理方式也很难做到,因为只要事发现场有人看到,或只要有人用媒体工具采集到,如被手机拍到,信息就可能很快传播出去,由于人们对突发事件的不了解,很容易引起误解,种种猜测尾随而来,使得突发事件面目全非。作为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者,要具备同媒体打交道能力,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在第一时间内以先进的媒体技术手段向上级传达信息,争取时间达成共识,对已经被证实为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既要考虑到慎重,遵循信息发布的规矩,同时还要满足公众们的信息渴求。通常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组织会议交流沟通,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至上而下的进行疏通,解决思想上的疑惑和包袱,以免引起混乱。

4 结语

校园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置不仅关系着学校的稳定,更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同时,也是高校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高校必须居安思危,长抓不懈,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长效机制,加强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把不稳定因素消化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1]冯翠平.辅导员应对高校突发性事件的对策分析[J].现代企育,2007,(5).

[2]李志强.论高校危机管理[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3]丁柏铨,刘爽.论危机事件中的信息发布与舆论控制[J].新闻知识,2004,(11).

[4]王凡.试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处理突发事件中的作用[J].思想教育研究,2007,(2).

[5]张平,尹跃进.高校突发事件与辅导员工作[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28(5).

[6]童建福,刘胜,张再垡.构建高校突发事件防范机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6,(11-12).

[7]邱正祥.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策略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4).

[8]于海达.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与对策[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

[9]张丽.如何加强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J].北京城市学院报,2007,(1).

[10]刘建军,朱喜坤.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6).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信息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订阅信息
学生写话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展会信息
突发事件
聪明的学生等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