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接受美学视野下的导游辞写作*
2010-08-15赵凤远
赵凤远
(临沂师范学院传媒学院,山东临沂 276005)
论接受美学视野下的导游辞写作*
赵凤远
(临沂师范学院传媒学院,山东临沂 276005)
导游辞属于一个旅游景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导游员能否效果最大化地推介本景区。鉴于广大游客和旅游工作者对相关景区现有导游辞的不满,为重新整合或改进现有的导游辞,临沂市旅游局组织相关人士深入当地3A以上景区参加调研活动。在此基础之上,笔者认为有必要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出发,探讨导游辞写作的定位、导游辞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接受美学;导游辞写作;定位;问题;策略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日益追求广泛而又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方式,其中休闲旅游是最为重要的活动之一。每当游客到达一个风景名胜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还是想听一听导游人员的讲解,因而导游人员讲解所依赖的导游辞就自然而然成为一个旅游景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导游员能否效果最大化地推介本景区,能否带给游客更多的精神愉悦。
鉴于广大游客和旅游工作者对相关景区现有导游辞的不满,为重新整合或改进现有的导游辞,临沂市旅游局组织相关人等深入当地3A以上景区参加调研活动,仔细审视现有导游辞写作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之上,为更好地完成任务,笔者认为有必要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出发,探讨导游辞写作的定位、导游辞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导游辞写作的定位
导游辞写作的定位是与导游辞的性质、类型、特点、目的和作用等联系在一起的。
何谓导游辞?“导游辞,包括书面导游辞和口头导游辞。从狭义的角度定义,导游辞就是导游人员引导旅游者游览参观时运用的讲解语言。”[1](P4)这个定义不仅规定了导游辞的性质,而且规定了导游辞的类型。“导游辞就是导游人员引导旅游者游览参观时运用的讲解语言”,简明地概括了导游辞的性质。至于导游辞的分类,只是说明了其具有两种不同的存在状态。书面导游辞呈现出静态的存在方式,而口头导游辞由于是导游人员将静态的书面语言加以具体运用的过程,因而呈现出动态的更加明显的功能性特征。但是,书面导游辞最终服务于口头导游辞的目的,使得书面导游辞暗含着口语的诸多特征,所以说二者在更多情况下是统一的。不过,我们平时所说的导游辞写作,一般都是指书面导游辞的写作。
导游辞表现出个性化特点:从语言学上看,导游辞虽不属于日常语言但又具有很强的口语化特点,虽不属于文学语言但又具有很强的文学性;从文体上看,它是广义导游语言中的一种,属于应用文范畴中的一种文体,但是它既不同于旅游指南、风物志、专题景观介绍等其他侧重于说明性的导游语言作品,也不同于人们游历过某一景区之后所写的侧重于记叙抒情的游记作品。导游辞一般是根据特定游览路线或游览顺序中所接触的实际景观而写成的文章,内容上包括说明本景区的基本情况,描述本景区客观存在的景点,叙述与本景区的景点相关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历史掌故、风土人情等等,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于一体。导游人员只要根据游客的具体情况或一些特定要求灵活地稍加变通,就能够将书面导游辞用于现场口头讲解。
如果说,一个景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属于该景区建设的硬件的话,那么导游辞在某种意义上就相当于该景区建设的一个软件。一方面,导游辞的好坏事关相关景区审美品位的高低。在深入景区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一再听到旅游服务和管理人员抱怨导游辞中存在品位不高的现象,比如对不少景点或构景要素的描述显得太粗俗,某些颇具特色的景观缺少科学知识的说明,等等。大家一致认为,只有品位高的导游辞才既能加深游客对景区的认识和了解,强化景区的优点和特色,又能掩饰景区的不足之处,给游客带来美好的享受和留下回味的余地。另一方面,导游辞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游客对景区的整体印象和评价。它不仅增加了游客的回头率,而且通过游客的宣传作用吸引他们的亲戚和朋友选择到该景区游览。总之,好的导游辞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就像是一个景区的名片,能够有效宣传和推介该景区。
在对导游辞写作进行定位的基础上,我认为导游辞的写作需要考虑到多重审美关系:一是涉及到导游辞的写作者直接与所要欣赏的景点之间的主客体审美关系,写作者需要将自己对景点的审美体验或审美感受物化出来,成为供他人参考的底本;二是导游辞的写作者应预设到导游人员与景点之间的主客体审美关系;三是导游辞的写作者应预设到导游人员与自身对景点的共鸣关系,这有利于导游人员讲解时将导游辞的精髓充分展现出来,而且为导游人员在导游辞的基础上进行富有新意的二度创作奠定了基础;四是导游辞的写作者应预设到游客与景点之间的主客体审美关系,在听到导游人员的讲解之后,游客大致有些什么样的审美反应,导游辞的写作者应该提前有所认识;五是导游辞的写作者还应预设到导游人员与游客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审美关系,游客不希望导游人员仅仅是在自己整个游览过程中成为一个领路人、播音员或扩音器,而是希望它是自己参与审美活动过程的朋友或平等对话者。上述多重审美关系涉及到的主体有导游辞写作者、导游人员、游客,涉及到的客体有景区中客观存在的景物,而这些审美关系的产生离不开一个核心的审美中介,那就是书面导游辞。
20世纪中期以来形成的接受美学,一反以前先后盛行的作家中心说和作品中心说,率先确立了艺术活动系统中读者、观众和听众等接受者的中心地位。该派理论的代表人物姚斯是以“期待视野”概念作为其理论研究的基础的,他说:“一部文学作品,即便它以崭新面目出现,也不可能在信息真空中以绝对新的姿态展示自身。但它却可以通过预告、公开的或隐蔽的信号、熟悉的特点或隐蔽的暗示,预先为读者提示一种特殊的接受。它唤醒以往阅读的记忆,将读者带入一种特定的情感态度中,随之开始唤起‘中间与终结’的期待,于是这种期待便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这类本文的流派和风格的特殊规则被完整地保持下去,或被改变、重新定向,或讽刺性地获得实现。”[2](P29)这里说明一部新作品与读者的期待视野之间并不完全一致,一般说来与读者既有的期待视野一致的部分很快会被读者所理解,而出乎读者意料之外的部分则能使他感到振奋,因为新的体验大大丰富和拓展了新的期待视野,当然,完全符合读者的原有期待视野的作品会使读者感到索然无味,而完全超出了读者的期待视野的作品则又会使其难以接受,正如许多人不能接受先锋艺术一样。这样最初的读者理解、解释和评价就构成了下一次读者接受的基础,读者接受传统会随着接受过程的进展而不断变化,期待视野也会随之不断发生变化。他又认为:“在这个作者、作品和大众的三角形中,大众并不是被动的部分,并不仅仅作为一种反应,相反,他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2](P24)在他看来,一部艺术作品的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和交流,作品才能进入一个连续变化的审美经验之中,受众的鉴赏不仅促成了既定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实现,而且直接影响到了艺术家对于新作品的创造。
书面导游辞的性质、特点和作用都说明了它适合接受美学以接受者为中心的理论。如果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出发,我们既能便于发现书面导游辞存在的问题,又能找到其便捷的应对策略。
二、导游辞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调研各个景区导游辞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存在的影响导游人员讲解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1.空洞多余的套话、大话
由于导游辞是实用性很强的应用文,在结构上一般要求前有欢迎词、后有欢送词,中间包括景区外围导游辞和景区景点导游辞。[3](P139-140)景区外围导游辞包括适当介绍旅游景区所在地的政治、经济、地理、历史、土特产品、特色小吃以及民风民俗等,景区内导游辞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介绍,介绍自然景观要适当兼及其外表特征、成因、构成材料的用途以及与之有联系的真实事件和民间传说,而介绍人文景观应适当介绍其历史渊源、整体布局、结构特点、装饰特色及其蕴涵的精神文化。这种大致固定的写作结构模式和要求本身就已经使得游客感到不少景区的导游辞“似曾相识”、千篇一律,因此,如果导游辞中再存在空洞多余的套话、大话就更加为游客所不能接受。比如有个景区的导游辞是这样写的:“×××巍峨雄壮,耸然拔地而起,群山叠翠,秀峰挺拔峭峻,奇石突兀,磊磊落落,悬崖岌岌,绝壁危危,深涧幽幽,清泉喷涌,飞瀑高悬,云腾雾涌,遍山松柏苍劲,藤萝牵缠,山花竟艳,百鸟争鸣。山之雄、石之奇、峰之峭、景之秀,在国内外实属罕见。”大家看这个导游辞,既可以用于这个景区,也可以用于其他许多景区,很难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如果景区为了扩大宣传效果,不惜罗列堆砌大量辞藻来美化该景区的风光,就会因缺乏个性色彩而说了也等于没有说,成为空洞多余的套话、大话。
2.神话传说的误用、滥用
到一个景区去游览,游客在感受当地自然风光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听到一些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将会增加游览的兴致,达到娱情悦志的目的,自然也能提高该景区的文化品位。但是,我们看到一些景点被赋予了许多神话故事,不仅感到其内容虚假,而且大大损害了欣赏大自然神奇造化的情致。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某些神话故事在某处用得不恰当,产生了误用现象;二是由于许多神话故事,比如七仙女的故事、女娲补天的故事、猪八戒的故事、牛郎织女的故事等,被不同景区和同一景区一再使用,这种泛滥使用现象因完全与游客的期待视野一致而很容易造成其心理上的审美疲劳。景区滥用神话传说的做法,遭到了相当多人的批评,陈静在报纸上发表的《岂能让鬼神取代科学》一文不仅批评了上述现象,而且强调科学解说的重要性。[4]我们在个别景区发现,个别景点采取了先讲神话故事后以科学知识加以解释的做法,颇能使人接受。
3.知识讲解的错误、缺位
我们先看一篇导游词中的一段话:“在我们检票之前,让我们欣赏一下在风帆上赞美×××的两句话:‘山疑画里看,水作琴中听’,它是用中国的篆书题写的。”这段话中有几处错误,一是赞美景区景色的两句话并非是用篆书写的,只有中间风帆上的景区名三个字是用篆书写的;二是这“两句话”的顺序颠倒了,这幅对联出自唐代诗人杜审言(杜甫的爷爷)的一首咏景诗《经行岚州》:“北地春光晚,边城气候寒。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5](P22)为什么导游辞的写作者会犯这样的错误?想来这是由于我们今人与古人的阅读习惯不同造成的:直到今天我们贴对联仍是延续古例,古人以左为上、右为下,该景区门前的三面风帆上的对联本身贴法没有错,只是今人阅读往往是以我们所面对的方向从左到右阅读,结果与古人的做法正好相反。
另一景区建有一座彩楼,原先的导游辞是这样解说的:“您现在看到的这座建筑叫做彩楼,古代大家闺秀居住的地方,在这里有古代抛绣球的婚俗活动。”古代的彩楼常常举行抛绣球的婚俗活动是实情,也符合景区内的实际情况,但是如果说彩楼是古代大家闺秀居住的地方则是不合适的,因为古代大家闺秀居住的地方应该称为绣楼,它们总是被建在一座深宅大院的偏深之处,处在整座宅院的钳制包围之中。同样是在该景区,我发现导游辞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源”字写成了“园”,在解说上也以单一静态的“园”字来理解,其实这里的“源”字的内涵要比“园”字丰富得多。
另外,景点知识讲解的缺位现象也比较普遍。有的景点十分吸引人,但是讲解中出现了缺位现象,这其中既有自然科学知识的缺位,也有社会文化知识的缺位,令游客带着一种疑惑离去,有不能尽兴游览的缺憾之感。
4.讲解节奏的过密或过疏
在景区听导游人员讲解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景点讲解过多,与之相对的则是很长一段时间和距离内没有任何讲解。比如进入某一景区中的一个分景区,涉及到一连串的景观石,天鼓、神雀入定、悟空忆旧、山海恋、指动石、仙人床、仙人指、望龟亭、金蟾迎宾等,因为它们都存在于一个不大的空间内,尽管景区管理部门设计了曲径通幽的游览路线,但是仍然显得过密,因而建议对个别不太像的石头可以不讲。在指动石处,导游先是讲了其常识,继而让大家参与验证,接着先后讲了其动的科学原理或成因、有关的神话传说、最初发现经过、命名的过程,又根据其侧面下部图案讲了另一层意思,最后朗读近处石碑上所刻的当代院士的《咏指动石》并详加解释其并不深奥的诗句。显然,此一景点讲解过密。导游人员也谈及游客每到此处听过讲解经常流露出不耐烦并急于奔赴下一景点的情绪倾向。
讲解过疏现象往往出现在景区内某一分景区与另一分景区之间,由二者距离较远、费时较长而导游辞的写作者没有适当设计一些环节填补时空所造成。例如,游览某一景区,爬山之间需要坐船,大约需要20分钟左右,那么在这段时间内导游辞的设计和写作应以3000字左右为宜。
孔子在《论语》中曾说:“过犹不及。”[6](P296)这里孔子认为人的行为处世过分或达不到都不好。尽管孔子谈到这一点主要是为他提倡中庸之道的伦理观服务的,但是也确实可以说明导游辞的写作应该注意节奏的和谐,过密、过疏都不好。
三、导游辞写作问题的应对策略
为了写好导游辞,写作者应该注意侧重做到以下几点。
1.重视保持全文中存在前后一贯的写作主题
主题是导游辞所要表达的中心内容,是导游辞的核心和灵魂,它体现了导游辞创作的主要意图。导游人员通过讲解导游辞主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激发游客什么样的情感、认识和评价,从而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这都是由导游辞的主题决定的。明确的导游辞主题会加深游客对该景区的印象,相反,模糊的、多元的导游辞主题则会冲淡游客对该景区的印象。在我们参观的不少景区,管理人员提到了该景区的经营主题,是集观光游、休闲游、娱乐游、度假游、生态游等于一身,而究竟什么是生态游,他们的理解又显得粗浅和混乱,之所以提及可能是由于赶时髦所致。但是,这种景区建设的多元主题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导游辞主题的选择和确定。每个景区都有自己景区的特色,导游辞一定要围绕该景区的特色确定导游辞的主题。一般说来,导游辞的主题都是与景区的名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如地下荧光湖景区的导游辞主题就是单纯的,概括为一个词为“浪漫”,就是通过引导游客观看我国天然洞穴中漫天的舍命激情追逐飞舞的萤火虫景象,激发游客类比感受人类自身的浪漫情怀。为使这一主题较好地发挥作用,景点建设和导游辞的主体部分都为此服务,但是景区内有些景点的解说,比如岩洞中的一些象形石,此地曾经流传的八仙中吕洞宾的传说等,使人不仅体验不到浪漫情调,而且会弱化该主题。如果对于这些景点,导游辞也能围绕浪漫一词做些文章,效果将会更好。
2.重视塑造出景区与景点的鲜明个性化特色
每个景区都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导游辞能否将这种特色写出来将是决定其最终能否成功的关键。导游辞一定要突出描写最本质的特性,即充分揭示其内在独有的、与众不同的个性。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导游辞的写作者应该适当采取陌生化的写作技巧。俄国文艺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就曾经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一文中指出:“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要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7](P45)这里说明陌生化是艺术加工和处理必不可少的方法,这一方法就是要将大家本来熟悉的对象变得陌生起来,使读者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新颖别致,经过一定的审美过程完成审美感受活动。陌生化技巧的使用能够适当超出游客原有的审美期待视野,符合游客的实际审美需要,因为游客到风景区观光,主要是为了获得审美经验,而不是为了获得日常经验,所以,那种经常使用猪头、猪耳朵来形容景点形象的说法越来越引不起游客的兴致。导游辞的写作者一定要开动脑筋,寻找一些新角度,提出一些新见解,使原有的景物展现出新的面貌。
3.重视营造游客参观游览过程中审美的心理距离
瑞士美学家布洛在《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一文中指出:“无论是在艺术欣赏的领域,还是在艺术生产之中,最受欢迎的境界乃是把距离最大限度地缩小,而又不至于使其消失的境界。”[8](P100)这里是说,当面对审美对象时,距离太远就会使人无动于衷,太近以至于消失就会使人因与实用目的分不开而不能以纯然观照的态度欣赏对象。
为了营造游客与导游人员和景点间审美的心理距离,导游辞的写作者应注意做到:首先要注意称呼语的使用。比如“请大家往上看”、“请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现在大家看到的是……”、“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我们神驰已久的……”、“现在请大家猜一猜……”、“哪位朋友愿意(做)……”等等。在这些起着引导或提示作用的现场导游语中,都是采用了第一人称复数“我们”或没有特定人称标志的“大家”,这种用法,能营造出一种亲切友好的气氛,从而有效地缩短导游人员与游客的心理距离,如果使用第二人称称呼游客,往往显得生硬冷淡,在情感上将游客推开。其次,注意为导游人员设计与游客交流的环节。比如适时地在括号中注明导游人员在讲解的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游客的反应,巧妙地调遣表情、眼神、手势等体态语因素,以便与游客进行交流或使游客参与互动,这样不仅能够弥补言语表达的缺陷,而且能够有效地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再次,导游辞写作者应根据游客的国籍、民族、年龄、行业、文化程度等适当多准备几套话语,以备导游人员在讲解中根据实际加以选择使用,或根据自己的经验、阅历加以补充,从而引起更多游客的共鸣。最后,应注意减少功利性语言诉求。我们到各个景点参观,发现导游辞中基本上都借助景点设计了包含“福、禄、寿、财”的内容,有的景点甚至一再包含这方面的内容,试想一下,绝大多数游客去景点旅游的目的是什么,显然不是为了功利目的,而是为了审美目的,功利性的诉求将会不同程度地使游客与景点的距离过近,影响了审美愉悦的质量或程度。
4.重视适当为游客自由欣赏景点留出空白
“空白”理论出自接受美学的大师伊瑟尔,他说:“空白的东西导致了本文的未定性”,“空白从相互关系中划分出图式和本文观点,同时触发读者方面的想像活动。”[9](P360)这里说明“空白”就是指本文中没有写出来的部分,但又是起着向读者提示或暗示的作用,需要读者去运用自己的想像力去填补,从而完成整个审美过程。游客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导游人员讲什么他就听什么,而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他总是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经验和阅历,积极地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以便最大化地充实自己的审美体验过程。所以说,导游辞对单一景点的解释切忌过密,只要能够做到使本文具有较为恰当的“召唤结构”,以便充分调动读者的想像力即可。深知中国古典艺术重视意境创造的游客更能接受这一点。宗白华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一文中揭示了中国艺术意境的结构特点,就是“道、舞、空白”:“庄子说:‘虚室生白。’又说:‘唯道集虚。’中国诗词文章里都着重这空中点染,抟虚成实的表现方法,使诗境、词境里面有空间,有荡漾,和中国画面具同样的意境结构。”恰如古人所说:“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皆其意也。”“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10](P170)古今中西艺术精神的会通都要求导游辞的写作要为游客自由欣赏旅游景区的美丽景观留出想像的空间。
总之,导游辞的写作应该以服务于游客的审美享受为目的和归宿,可以说,一篇导游辞被游客接受的多少和程度就是检验其优劣的标准。
[1]韩荔华.导游语言概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0.
[2]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3]田俊迁.关于景区导游辞的编写[J].经纪人学报,2005,(1).
[4]陈静.岂能让鬼神取代科学[N].中国旅游报,2006-01-16.
[5]徐定祥.杜审言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6]来可泓.论语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7]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8]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教研室.美学译文:第2辑[G].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9]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0]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On Writing of Tour - guide's Speech in the View of Receptive Aesthetics
ZHAO Feng-yuan
(College of Mass Media& Communications,Linyi Normal University,Linyi Shandong 276005,China)
Tour-guide speech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cenic spot culture,which determines whether the guide can effectively introduces the scenic spot.Considering that the tourists are not satisfied with the tour-guide speech of some relevant scenic spots,for the sake of re-integr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speech,Linyi Tourism Administration organized some people and went into the local 3A scenic spots for investigation.So the writer think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the location,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our-guide spee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ptive aesthetics.
aesthetics of reception;writing of tour-guide speech;positioning;problems;strategies
H 152.3
A
1673-2103(2010)06-0125-05
2010-09-15
赵凤远(1969-),男,山东苍山人,临沂师范学院传媒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生态美学,旅游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