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荒政思想研究
2010-08-15周会蕾
周会蕾
(华东政法大学,上海 200063)
《孟子》荒政思想研究
周会蕾
(华东政法大学,上海 200063)
古代中国自然灾害频发,抗灾救荒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周礼》中出现荒政思想后,先秦诸子对荒政从不同方面加以阐述,文章针对《孟子》中的荒政思想进行论述。首先,《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和“仁政”思想是其荒政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次,《孟子》的积极预防荒政思想包括:制民之产、劝种备荒、精耕细作、不违农时、薄税赋、兴修水利和保护生态平衡。再次,《孟子》的消极救济荒政思想包括:确定救济主体、移民就粟和移粟就民、赈灾、蠲赋免役、节约、国与国之间的互助和民众互助。
《孟子》;荒政;民本思想
古代中国自然灾害频发,举世罕见。据统计:“我国历史上水、旱、蝗、雹、风、疫、地震、霜、雪等灾害,自公元前 1766年(商汤 18年)至纪公元后 1937年止,计 3703年间,共达 5258次,平均约每六个月强便有灾荒一次。”①邓拓:《中国救荒史》,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8年版,第 53页。由于灾荒的频繁出现,使抗灾救荒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邓拓认为,救荒又称荒政,指历代人对自然控制关系发展之具体事实,及防止、挽救因此等关系破裂所生之灾害之一切思想与政策。西周是荒政制度的形成时期,《周礼》以“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奠定了后世荒政的基本格局。春秋战国时期,先秦诸子对荒政从不同方面进行阐述。本文试就《孟子》的荒政思想进行分析,以求教于学术界同仁。
一、《孟子》荒政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民贵君轻”思想
《尚书》中提到“民为邦本”,在此基础上,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②《孟子·尽心下》。的理论,并把得“民心”与否看做是得失天下的标准,“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③《孟子·离娄上》。。
“民贵君轻”理论的提出是历史的进步,也是荒政思想的基本理论基础。因为只有在重视民众作用、重视民心得失的基础上,才会重视救灾,提到荒政问题。
(二)“仁政”思想
孟子是先秦诸子中第一个对“性善论”进行系统论述的:“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④在“性善论”基础上,孟子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也就是说,统治者是存在“不忍人之心”的,那么,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即为“仁政”。
实行“仁政”,最基本的要做到“保民”,而“保民”要求保护民众免于自然灾祸。面对灾害给民众带来的困境,基于“人性善”的理论,统治者会存在“恻隐之心”,进而会推行“不忍人之政”。救灾措施才会得以施行。
二、《孟子》积极预防荒政思想
积极预防荒政思想,在于注重灾害的预防,着眼于灾荒发生原因的根治。积极预防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改良社会条件,如:重农、仓储等;另一种是改良自然条件,如:兴修水利,植树造林等。
(一)改良社会条件
1.制民之产。
实行“仁政”,就要解决人民的生计问题,并提高民众生活水平。为此,孟子提出“制民之产”的主张,用以满足人民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要求。
孟子曰:“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①《孟子·尽心下》土地是民众之根本,而战国时期土地兼并是普遍的社会问题。因此孟子认为应该制止土地兼并,用国家强制力保证农民对土地的私有,划分土地疆界。而制民之产的理想状态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②《孟子·梁惠王上》这种“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制民之产思想,就是要统治者分配给农民定量的宅地和耕地,让他们植树养蚕,适时耕种,解决温饱问题。“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於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只有解决民众的温饱,才能谈及存贮粮食问题,才能谈及国家长治久安问题。
2.因地制宜,劝种备荒。③该部分内容参考李亚光《周代荒政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 120页。
战国时人们已经认识到应该根据土壤的性质,种植各种不同的农作物。《孟子·告子上》记载:“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一切经音义》引《尔雅》注云:荑似稗,布地秽草也。……按荑稗俱堪水旱,种无不熟,北方农家种之,以备凶年。
3.精耕细作。
精耕细作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孟子·梁惠王上》有“深耕易耰”的记载。“深耕易耨”是指耕田时,翻土翻得深;耘田时,锄草锄得尽。
此外,战国时期尤为重视田间管理和施肥改土。《孟子·万章下》篇强调:“耕者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赵歧注释说:“百亩之田,加之以粪,是谓上农夫。其所得谷,足以食九口……”所谓“粪”,是古时候用田里腐烂的野草当做肥料。孟子把粪肥的施用,视为粮食增产的关键所在。
4.不违农时。
古代农民除了耕作外,还承担徭役压力。孟子认为统治者在征用劳力时应该分清时节,不能误了农作,否则就无法产出足够的粮食,全国的百姓就要挨饿,更谈不上承担税赋了。所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④《孟子·梁惠王上》。若“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这是“陷溺其民”的表现。
5.薄税赋。
孟子主张减轻农民负担,采用较轻的税收政策。“省刑罚,薄税敛”。从“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⑤《孟子·滕文公上》可看出,孟子主张十税一。
孟子认为:“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缓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⑥《孟子·尽心下》征赋之法,岁有常数,然布缕取之于夏,粟米取之于秋,力役取之于冬,当各以其时;若并取之,则民力有所不堪矣。⑦《孟子集注》卷十四只有“易其田畴,薄其赋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⑧《孟子·尽心上》。
(二)改善自然条件
1.兴修水利。
古代自然灾害中最严重的当为水灾旱灾。兴修水利可以减轻水旱灾害所带来的影响。孟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救灾要兴修水利,但是在《孟子·滕文公上》记载了大禹治水的内容:“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水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得而食也。”从中可以看到,正是因为大禹治水成功,才出现“然后中国得而食也”。因此,可以推导出孟子思想中也有兴修水利以防灾的萌芽。
2.林木的保护。
林木的树干树叶,有蒸发水分和增多雨量的功能。林地的败枝落叶,久经腐败,能涵养水分。久晴也不愁水源的断绝。树木的生根,盘绕土中,能停蓄多量雨水,降雨时即可减少流量。①见邓拓《中国救荒史》,北京出版社 1998年版第 253页。因此,对林木的保护也是预防灾害的方法之一。
《孟子》中对林木的保护主要体现在:“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里所谓时,有两层意义:一是指每年伐木固定的时令,二是指不应当砍伐幼木。此外,孟子以牛山为例来说明对林木的保护:“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②《孟子·告子上》。牛山位于齐国都城淄博郊外十里许。原本是“牛山之木尝美矣”,由于砍伐破坏严重,变成了没有草木的“濯濯”之地。孟子责备这种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
三、《孟子》消极救济荒政思想
荒政包括事先的预防措施,也包括事后救济。事后救济即消极救济。
(一)救济主体
孟子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③《孟子·梁惠王上》。在孟子看来,统治者让民众饥饿或饿死,就如同率领野兽吃人。因此,统治者或者政府负有责任和义务提供保障措施,否则统治者就丧失了统治资格。
(二)救济方法
1.移民就粟和移粟就民。
从我国的救灾史来看,这是历代所采取的较为普遍的政策。移民就粟和移粟就民是指,为了保证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把居民迁移到邻近地区或粮食丰产区,或者从邻近地区或粮食丰产区向灾区大量转移运送粮食。两种方式采用的标准是看居民和谷物方便迁移的程度。此外,这两者并不冲突,且可同时并用。
梁惠王在这方面很积极,并以此标榜自己的政绩。“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2.赈灾。
对于灾荒后缺衣少食,生活难以为继的灾民,国家应该无偿地赈以衣服、食物等,帮助灾民维持生计,渡过难关。《孟子·尽心下》记载:“齐饥。陈臻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殆不可复。’”从中可以看出,孟子曾规劝齐宣王发棠邑之仓,以赈贫民。
孟子批评对灾民不开仓赈济的行为:“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④《孟子·梁惠王下》。“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於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⑤《孟子·梁惠王上》。朱熹在《孟子集注》解释:“检,制也。莩,饿死人也。发,发仓廪以赈灾。”
3.蠲免。
蠲免是指蠲赋,免役。孟子曰:“龙子曰:‘治地莫善於助,莫不善於贡。’贡者,挍数岁之中以为常。乐岁,粒米狼戾,多取之而不为虐,则寡取之;凶年,粪其田而不足,则必取盈焉。为民父母,使民盻盻然,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又称贷而益之,使老稚转乎沟壑,恶在其为民父母也?”⑥《孟子·滕文公上》。龙子是古代的一个贤人。“治地莫善於助,莫不善於贡。”是指国家管理土地,收取田赋最好的办法就是“助”,最不好的是“贡”。原因在于,“贡”这种方法,是把农民几年的收成综合起来平均之后得出一个数目,然后按照此数目来进行征收。在丰收之年,农民有能力来交税,这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在欠收之年或灾害之年,农民所收获的粮食无力供养自己的父母妻子,根本没有能力去支付这个固定数目的税收,“贡”的弊端就显现无疑。因此,孟子反对按照平均产量征税,主张赋税因丰年凶年的不同而加以改变。如果是凶年,可以不征税或少征税。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
4.节约。
此处节约是指统治者的节约行为。救灾的主体主要是统治阶层,因此,在灾害发生后,粮食不足,经济困窘,统治者要“杀邦用”①《周礼·地官·廪人》。,想尽办法来救济灾民,而不是贪图享受,奢侈腐化。孟子强烈谴责“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②《孟子·梁惠王上》。。
5.国与国之间的互助。
春秋最为著名的盟约是在公元前 651年订立的葵丘之盟。春秋的盟辞强调国与国之间的互助。《孟子》记载葵丘之盟的内容时提到,“无曲防,无遏籴”③《孟子·告子下》。。“无曲防”就是不要故意把河道裁弯,筑堤防堵塞水流。“曲防”的目的有二:一是先筑堤蓄水,后放水淹人。其事,如公元前 332年,赵国与齐、魏作战,曾挖开黄河河堤,使之溃决以淹浸对方。二是缺水,筑堤拦水为己用,实即灌溉争水。中国早期文明诞生于黄河流域,水源是农业灌溉的头等大事,由于各国处于黄河(或某些支流)的不同位置,在需要水源的年份,处于上游者为自己考虑难免会筑堤截水,使处于下游者无水灌溉。“无遏籴”,就是不要阻遏粮食流通。“遏籴”,相当于粮食禁运。当一个地区发生饥荒时,邻近地区的粮食会流入。但是如果相邻的两个地方分属两个国家,邻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可能会故意阻遏粮食的流通,因为一个国家发生灾害实力会削弱,坐视不救有利于自己,救援则是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对本国的国家利益未必有好处,所以实行“遏籴”政策也是国家竞争的战略手段之一。④以上内容参考洪振快《中国人为什么爱“大一统”》,《新京报》,2009-09-19。葵丘之盟禁止“以邻为壑”的行为,提倡“互通有无”。国与国之间为了共同利益,应该相互帮助。平日,不乱筑堤防,使他国受灾;在邻国受灾时,不囤积粮食阻碍粮食流通。
此外,从《孟子·告子下》“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也可看出,孟子反对“以邻为壑”的行为。
6.民众互助。
中国古代社会是熟人社会。“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⑤《孟子·滕文公上》。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灾害发生后,除了寻求国家、亲友的救济帮助外,民众间也可互助互利。古代熟人社会的特性也决定了这种救济是可行的,但前提是在有能力的基础上。
“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最重要内容之一。“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⑥《孟子·梁惠王下》。统治者只有重视民众的作用,做到“保民”、“富民”,才可能王天下。在自然灾害频发的中国古代社会,国家若想长治久安,必须对灾害进行事先的预防和事后的救济。而《孟子》中的荒政思想则为此提供借鉴。
Research on the Relief Thought of D isaster in M encius
ZHOU Hui-lei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Shanghai 200063)
Make fighting against calamity to relieve the damages become important content in people’s life in ancient China because of the frequently natural disaster.The theory of disaster relief for med in ZhouLi,then Pre-Qin philosophers elaborated disaster relief from different aspects.This article is a research on the relief thought of disaster inMencius.First,“People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monarch”and“people are the foundation of the country”are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econd,active prevention of disaster relief includes:providing of instruments of labor,store up grain against famine,intensive cultivation,do far m work in the right season,lower taxes, building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and the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balance.Last,negative relief includes:subject of disaster relief,opening store to relief,save,mutual assistance between countries and people,etc.
Mencius;Disaster relief;Thought of People Oriented
DF03
A
1672-2663(2010)01-0113-04
2009-10-23
周会蕾 (1979-),女,河南许昌人,讲师,华东政法大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法律史。
(责任编辑王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