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问题及对策

2010-08-15孟庆梅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顶岗岗位实训

孟庆梅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处,山东 济宁 272037)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问题及对策

孟庆梅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处,山东 济宁 272037)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顶岗实习模式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增强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意义;现状;对策

所谓“顶岗实习”是指,学生毕业前到对口企业或单位实习,在具体的岗位上工作并领取适当津贴。这种“顶岗实习”的过程为学生积累工作经验、进入工作岗位提供了一个平台,也是职业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如何使职业院校准毕业生有“岗”可顶,而且“顶”得上岗,已成为职业院校、社会和政府共同关注的问题。

2005年国务院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 〔2005〕35号)和 2006年教育部通过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 [2006]16号)都一再强调:改革职业教育教学方式,更新教学内容,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建立弹性学习制度。顶岗实习正是落实这一国家职业教育方针政策的有效途径。

一、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意义

顶岗实习以其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经历与体验的综合性成为高职实践教学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渠道

随着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越来越高,顶岗实习可以使学生接受现代企业氛围的熏陶,熟悉相关行业先进的设备、技术路线和生产工艺,尽快掌握相应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与专业技术,取得实际工作经验,巩固、综合、强化实践能力,并养成现代化生产和科技研发所需要的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和组织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形成综合实践能力、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意识的氛围。

(二)顶岗实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综合职业能力

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身处职业工作的真实场景,给学生提供真刀真枪的锻炼机会,使他们亲身感受企业的需求和企业对员工能力的要求,促使其不断反思,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并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获得适应环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修养,全面发展他们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顶岗实习有助于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过渡

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到实际环境中去经历和体验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复杂性和综合性,感受到自己在实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价值,体会到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自身还有哪些差距和不足,从而使学生学习目的和就业方向更明确。同时,学生在实习基地做中学、学中做,既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又锻炼了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实现了实习、就业—体化,毕业时大多数学生能够顺利就业,达到毕业与就业零过渡。

(四)顶岗实习符合市场需求

职业岗位存在于用人单位,因此职业教育不可脱离用人单位而存在。高等职业教育要求以职业岗位的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找准专业定位;而教育本身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学校所授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会脱离市场需求。顶岗实习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刺激学生主动学习最新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五)顶岗实习有助于解决部分学生生活困难问题

顶岗实习并非是企业完全按照正式员工的标准给学生发放工资,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工作岗位给予一定补助,并规定其任务量,超出任务量,企业按照一定比例给予提成。这样,学生既可以完成实习任务,又能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存在的问题

1.不能正视岗位分配。接收单位在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后,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内在、外在条件,将其分配到不同的岗位。不同岗位工作的难易程度有别,福利待遇不同,即使是同一岗位,其工作条件也是有差异的。这样有的学生会觉得不公平,进而不可避免地产生失落感,甚至做出过激行为,会出现当逃兵、开小差等现象。

2.不能正确对待工作中的挫折。开始上岗实习时,学生一方面担心自己做不好,一方面又迫切渴望自己的工作得到肯定、取得成功。而此阶段,恰恰是学生实际操作中最容易出差错的一个时期,学生工作中一旦出现失误,就会产生心理恐慌。

3.适应环境能力差。企业的要求与学校的管理明显不同,个别学生达不到实习要求,违犯实习纪律,适应不了企业严格的规章制度,出现中途离岗等现象。

(二)学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1.缺乏可控的长效管理体制。顶岗实习的学生往往分散在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岗位,在长达半年的实习时间里,学校如果没有与之相适应的体制与机制保障,顶岗实习很易失去有效的控制,形成“放羊”现象,无法保证顶岗实习的教学目标。

2.缺乏资金和专业教师的投入。与理论课的学习和校内实训相比,学校对学生在校外的实习资金投入较少。一般学校仅对集中组织的大批量学生的实习派出带队教师,负责学生的出勤、纪律等方面的问题,给学生一定的路途补助和午餐补助,给实习单位和校外兼职的指导教师少量的实习费和报酬。

3.缺乏工学结合的富有弹性的教学计划。目前高职专业教学计划仍不可避免地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刚性大,因此无法与企业实际运行情况相匹配。而以追求最大经济利益为目标的企业,有自己特有的经济活动规律。因此专业教学计划在安排顶岗实习方面,必须满足企业的需求,就可能无法制定富有弹性的工学结合的教学计划。

(三)实习单位存在的问题

1.学生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对口。个别学生联系的实习岗位与专业培养目标不一致,起不到岗位主导式培养的目的。

2.企业接收实习生的积极性不高。据调查,愿意接收学生实习的企业有三类,一是企业刚刚创立,希望通过与职业院校合作,完成第一批员工的培养工作。二是企业发展较好,需要招聘新员工,通过安排学生实习,培养自己的潜在员工,将来从实习的学生中择优录用新员工。三是生产和销售有季节性的企业,在旺季将实习学生当临时工使用,以节约成本。即使愿意接收学生实习的单位,也很少有条件大批量接收学生实习。

3.岗位安排缺乏有效性。多数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时只被固定在一个岗位上,没有机会轮岗,不能有计划地学习各个岗位的技能,普遍没有太多机会接触企业的核心技术岗位。

三、解决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问题的对策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问题的解决,既需要职业院校自身加强建设,也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

(二)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深化教学改革,搞好课程教材建设

首先,职业院校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其次,要搞好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关系到高校的教育质量,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课程建设绝不是单纯的教材建设或是简单的“课程设计”,而是一项实实在在的系统质量工程。根据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要求,课程建设一定要遵循为专业服务、为就业服务的宗旨,最终课程建设的成果应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的就业率、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和学生为社会所能创造的价值上。基础课程应紧紧围绕其教学目标进行教材、教学内容的建设,以 “浅”、“新”、“实”为指导原则,即内容要浅学易懂,课程包含最前沿、最新的知识,还要贴近实际生活,有实用价值。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要模块化,为专业课服务,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体现以 “问题为中心”的综合化,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岗位和学生个体发展需求对专业基础知识要求的不同,组织必修和选修的知识模块,构成需求——模块结构。

(三)实现顶岗实习办学模式的创新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能技艺型、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育不断创新办学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内涵,特别是在构建实习实训仿真环境方面更应加强校企合作和“订单式”培养,实现毕业生就业与企业所需之间的“零距离”,使毕业生就岗就业。

依托校外实训基地所形成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和“顶岗实习——就岗就业”的办学模式,既充分利用了用人单位或企业的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又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同时又解决了学生的就业后顾之忧,实现了高职教育的教改成果和成功就业的良性互动,促进了用人单位、学校、学生的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顶岗实习——就岗就业”办学模式的机制,包括“2+1”教学模式,校企合作——产销链接培养模式,理论教学、实习实训、择优就业教学模式,师兄带师弟就业模式。

(四)开展顶岗实习期间工作任务与学习任务双重考核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任务包括工作任务与学习任务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成绩考核,单纯强调学生完成工作任务与学习任务的某一方面,都存在其局限性。因为,单纯针对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情况的考核,将易使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学习处于不良状态,影响学生的毕业与长远发展;而单纯针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效果的考核,可能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很难提高,降低顶岗实习的效果。

因此,高职院校对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工作任务与学习任务应当进行双重考核,利用考核指标将两个方面的考核有机地衔接起来,才能有利于全面实现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目的。

同时要建立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家长经常性的学生实习信息通报制度。学校要依此建立较为完善的考核通报制度,做到 “天天有考核,周周有交流,月月有通报,阶段有研讨”。要实行以企业为主体的评价策略,实习教学评价尽量与企业生产要求相一致,努力做到评价主体多源化、评价形式多样性、评价内容多元化。

(五)找到切入点,使顶岗实习成为职业学校学生通向就业的捷径

为使“顶岗实习”更好的实施,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应采取不同措施。只要学校找到切入点,再加以正确引导,就可以使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持久、健康的发展,还可以使实习生从 “顶岗实习”顺利转为 “就业”。

1.抓准时间 “差”。实习时,几百名甚至上千名学生同时奔赴各实习单位,但企业不是学校,各企业同时大量接收实习生是不太现实的。各职业学校应采取的措施是抓准时间“差”。按照企业需求打破原有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突破制约顶岗实习的 “瓶颈”,解决 “工”与“学”的矛盾,做到 “学中有工,工中有学”。

2.找准位置 “差”。用人单位在学生实习期间考查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实习期满,用人单位和学生双向选择,双方都认为合适就签订劳动合同,学生从“顶岗实习”顺利转为“就业”。但是,从当前的一些调查结果看,实习生愿意留在实习企业就业的不是太多。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觉得企业待遇低,想做白领而不是当工人。为解决这个问题,可在学生“顶岗实习”之前,请一些往届毕业生介绍他们的就业经历、就业经验、就业的坎坷之路,让其用现身说法,使学生了解就业形势,不要好高骛远,要面对现实,找准自己的位置。

3.看准空间 “差”。学生在企业从 “顶岗实习”转为“就业”,看起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事实上却从学校学生转换成了企业职工。如何使学生顺利实现转换,是学校和企业都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学生实习期间,企业可以通过开展专题讲座、技能竞赛、企业活力展示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企业氛围,了解企业文化,知晓企业发展前景和市场竞争力,让学生看到在该企业工作的光明前途。学校也要加强与企业领导和带教师傅的联系,共同完成学生由专业技能的培养到就业岗位的过渡,缩短学校与社会、课堂与岗位的距离,实现学生从学校向社会的转变。

(六)精心选择实习岗位,提高岗位的利用率

岗位是直接影响高职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岗位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顶岗实习能否顺利进行,影响着顶岗实习的最终效果。学校要妥善选择实习单位,安排学生到生产技术先进、管理严格、经营规范、遵纪守法和社会声誉好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实习。选择岗位时应特别注意一致性、先进性和效率性的统一。一致性是指实习岗位应与专业培养目标所确定的就业岗位保持一致;先进性是指岗位技术水平高,企业文化先进,具有良好经营理念,在本行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效率性是指岗位利用率高,学生有较多的岗位实践的机会。因此,在选择实习企业时应考虑企业的合作愿望与热情、企业的规模、效益等因素。同时,对于有 “淡季”和 “旺季”之分的行业,还应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周期,合理安排实习时间,争取在“旺季”来临之前进入企业,让学生能在生产“旺季”进行顶岗实习。

(七)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对实习学生的专业指导

学生顶岗实习效果好坏,与企业师傅、学校的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密切相关。学校应建立专业教师企业培训机制,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和考察,使教师经常参与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之中,熟悉企业,把握最前沿的技术发展,与企业一起进行项目的合作开发,实现校企双赢,为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创造良好的条件。对校外实训基地的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技师,学校可以聘请其到校兼职,以提升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水平。

(八)学校、学生、实习单位三方实行契约化管理

按法律原则处理好学生、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通过实习协议较好地协调和保证学校、学生、企业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学校应为学生争取合法的权益,如安全、劳动条件、生活条件、劳动报酬等;学生也应与学校、企业签订有关协议,并认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

[1]刘学文.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58-61.

[2]吴建新.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学业管理问题探讨[J].职业圈,2007(20):110-111.

[3]蔡勤生.高职院校推进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问题与对策 [J].职业教育研究,2008(6):39-40.

[4]高树风.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研究 [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3):31-33.

G710

A

1008-6471(2010)03-0050-03

2010-06-12

孟庆梅 (1983—),女,山东潍坊人,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论。

猜你喜欢

顶岗岗位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