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危机、宏观政策调整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2010-08-15佘时飞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年2期
关键词:消费经济发展

佘时飞

一、引言

面对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中央政府高瞻远瞩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确保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措施,然而情急之下的启动只是应急之举,从战略角度看,注重内需的经济发展模式应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常态。

经济学家对于大国应该有不同于小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有着经典的研究,斯密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凭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气候多样的优势就能支持巨大的制造业,在此基础上再加强和国外经济联系就能大大加强其制造业的竞争力。中国的“自然禀赋”远远优于欧洲各国奋力打造的欧洲统一货币区和欧盟等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钱纳里的研究结论显示:大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应该是较低的国际贸易水平,国家越大、政策内向性越强,其经济发展就越趋于封闭经济的发展模式。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因为资本短缺,应该更多地依赖对外贸易的话,那么在中国具有一定资本积累、银行存款不断上升的今天,就应该不失时机地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充分挖掘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二、调整对外经济发展模式

基于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出口导向”战略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对外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规模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发展到2008年的25,616亿美元,30年增长了124倍,同时外贸依存度也从9.74%提高到58%,2005年这一指标曾高达70%。IMF的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全球平均外贸依存度为45%,其中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为38.4%,发展中国家为51%。显然中国的外贸依存度不仅远远超过发达国家,而且曾超过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19%。而且中国出口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上。

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启动在很大程度是建立在引进外资的基础上,改革开放初由于资金短缺,政府引进外资发展经济不失为明智之举,但从1995年我国金融机构首次出现存差开始,到2008年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已突破20万亿元,在这种新形势下,如果继续如饥似渴地引进外资,势必产生对国内金融机构放贷的“挤出效应”,并严重影响国内资金的配置和使用效率。当前必须逐步取消对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政绩考核,逐步取消外资企业在国内的优惠政策,提升国内企业的竞争力,优化国内资金的配置和使用效率。

过度依赖对外贸易,必然会加大我国经济运行的风险,一旦世界经济出现“风吹草动”将对我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甚至威胁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因此,一方面应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实施出口市场和出口产品的多元化;一方面在外贸依存度逐渐回归的同时,积极挖掘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潜力,努力做到消费、投资和出口相协调。

三、优化国内需求结构

逐年增长的进出口总额对我国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特别是促进了外向型经济为主的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的经济腾飞,但是这种以单向引进和数量扩张为特征、以资源高消耗为手段、以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对外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要求。发展经济学曾指出,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发达国家迁往落后国家,能在短时间内对落后地区的经济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但落后地区必须抓住这一难得的向发达国家进行经济收敛的契机,在对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形成自己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否则这个黄金时期过去后,落后地区会由于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稀缺涨价而陷入经济衰退。日本及亚洲四小龙成功地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层次经济实现了飞跃,从而跃过了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相反,中国企业长时期陶醉于廉价劳动力创造的利润空间,没有动力消化和吸收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和自主创新,因此面对生产要素上升和美国次贷危机,企业纷纷倒闭。

面对始于2007年底的经济衰退,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并起到了不俗的成效,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刺激消费和扩大投资,如政府4万亿资金投资在有关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上,不仅能对经济增长起到强有力的拉动作用,而且以后能长时间内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但是,经济规律表明,如果不能将投资最终转化为消费,必然会导致生活过剩、债务增加和经济萧条。

市场经济下,消费是经市场认可后进入了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最终环节,投资虽然具有拉动经济发展和增加GDP的作用,但却没有进入生产过程的最终环节。也就是说,由投资带来的产品量的增加,有可能转化为最终消费,也有可能不能被消费环节接受。如果投资形成的产品不能被消费环节接受,就会产能过剩、资源浪费、债务增加和经济萧条。我国目前的经济运行情况就是在外需锐减而国内需求又没有及时跟上而造成的产能过剩,说明我国启动经济的主导思想应该更多地落脚于消费,使投资服从消费。所以,如果盲目地以出口导向和投资刺激经济增长都会导致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

四、启动国内消费需求所面临的问题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发展初期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这也是发展经济学家专注于研究储蓄、资本积累和投资的重要原因,在投资拉动型经济模式下,收入分配必须有利于资本所有者,由于这一阶段,投资的主体是国家和企业,这也是居民收入分配增长速度远落后于GDP增长速度的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用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发展模式,1984年以来,我国GDP资本形成率都在30%以上,有时高达45%,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多个百分点。与这种高资本形成相适应,收入的初次分配中必然重资本、轻劳动,这也是我国长期来城市居民劳动收入相对于资本报酬下降的主要原因。1979~2008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6%,而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增长率为7%,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增长率为6.9%。1991~2005年劳动者收入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41.4%,同期企业利润占GDP的比例从21.9上升到29.6。2007年我国职工工资总额仅占当年GDP的15%,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持续上升,已从20世纪九十年代初的12%上升到现在的27%。因此,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和企业利润的大幅上升相当程度上是以居民收入下降为代价。

由于中国贫富分化悬殊,基尼系数已远远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目前的国内消费需求情况是:有钱的不消费,想消费的没钱;另外,因为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住房、教育和医疗等改革增加了居民的储蓄谨慎动机。如果说中国过去的高储蓄是几千年来中国人形成的勤俭节约美德使然,那么现在的高储蓄更大程度上是由于居民不敢花钱的结果。

五、有效启动消费需求的相关建议

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关键是增加居民的劳动性收入。目前,中国最终消费对扩大内需的贡献不显著的主要原因在于劳动收入有限,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8月,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0万亿元,人均拥有量为1.5万元,扣除收入不均等因素,大多数居民的储蓄远不足以支付教育、医疗、养老方面的支出。

本文强调初次分配过程向劳动力倾斜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我国的收入分配更有利于国家税收和资本所有者。据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065元,实际增幅为6.3%;农民人均收入为2,528元,实际增幅为10.0%,而2007年和2008年的政府税收增幅分别为31.3%和30.5%,资本在初次分配中处于有利地位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应该逐渐调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过程中国家税收、资本所得和劳动所得的比重,提高劳动者所得,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凯恩斯消费函数表明,决定消费的因素有自主性消费、消费边际倾向和收入,其中自主性消费决定于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消费边际倾向随着居民财富的增长而下降。将收入转化为消费的关键是边际消费倾向的高低,而提高居民收入的关键是调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过程中国家税收、资本所得和劳动所得的比重提高劳动者所得,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因此,提高国内消费需求的途径在于直接增加居民收入和国民收入更多地向低收入群体转移。

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将目前财富两极分化的哑铃型社会结构调整为中间大两头小的纺锤型结构,必须改革目前的收入分配政策,提高农民和普通市民的收入水平。为此,传统的宏观经济政策以累进制税率对高收入者进行征税,然后以转移支付的形式对低收入者进行补偿,以便在降低基尼系数、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提高社会的总福利。但很难把握这种劫富济贫经济政策的均衡点,因为随时都有可能降低高收入者的生产积极性。因此,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我国现行经济发展阶段调整居民收入关系和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提高低收入者水平,使低收入者不断向中等收入群体转移,进而形成中产阶层。而中产阶层是保持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的中坚力量,中等收入者是中产阶层的雏形,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保持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自动稳定器”。

[1]卢荣善,张远秀.以“小市大镇”为载体引导资源流向.经济学动态,2009.6.

[2]程思富.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须实现五个控制和提升.经济学动态,2009.4.

猜你喜欢

消费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内消费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新消费ABC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