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信息化应用与发展

2010-08-15汪路明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年2期
关键词:农民信息化农业

□文/汪路明

农村信息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推进和发展农村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高度重视农业基础地位,彰显“三农”工作主要的战略任务,也是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举措。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必将为“优化发展现代农业”,解决我国农业大国的复杂性信息管理、知识管理问题,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意义上产生积极影响和深层次变革。

一、农村信息化的应用特点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农业信息化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手段和推进我国农业战略性转变的一个重要枢纽。尤其是近几年,国家和社会对“三农”问题尤为关注,面向农业的信息内容服务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截至目前,在中国农业信息网上自愿登记注册的农业信息网站已达4,600家。目前,我国农业部已经初步建成了以中国农业信息网为核心、集20多个专业网为一体的国家农业门户网站。中国农业信息网的影响不断扩大,在社会上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日均点击达240万人次,在国内政府网站中名列前茅,在国内农业网站中居首位,在全球农业网站中居第二位。总的看来,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网站经过近年的发展,在绝对数量上已经不少,但是体系依然不太健全。由于农业生产的复杂性,需要农业信息网站建立更复杂、更精细、更适合农业实际的体系架构。农村信息化应用的主要特点如下:

1、系统性。农村信息需求面覆盖了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和农民生活的全过程。由于农村的社会分工程度不高,大多数农民家庭的生产单位即使规模很小,也是一个完全的市场化单位,从选种到播种、耕耘、收割,再到最后找市场销售出去,完整的产业链各环节工作往往都需要农民自己完成。因此,农民需求的信息是一个产业链上所有环节工作的信息。

2、综合性。农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涉及农、林、牧、副、加工等行业,与金融、财政、水力、气象、农机等许多部门发生着广泛的联系。农村信息用户分布在农业所包括的各个行业中,因此农村信息用户需要的信息也是综合性的和多样性的。

3、规范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但提供的信息必须是规范的、准确的,是真实的和可靠的。农民对农业信息的要求是具有真实准确性、实用针对性和及时性。

4、差异性。农业生产不同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生产,受到很多自然因素的限制和影响,整个生产过程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因此农村信息需求具有鲜明的季节性特点。比如,春耕时节农民需求的就是气象信息和种子信息,天气何时变暖,降水丰沛程度,选择哪些高产品种等等,都是农民关注的信息。农业生产还离不开特定的地理环境,由于农业地域广阔,各地环境不同,每个地区都有适合自己的生产特色和经济运作方式,生产的品种不同、生产方式不同,也就决定了对信息的需求不同,因此农村信息需求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

二、农村网络信息的服务与管理

农民自身满足其信息需求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因而他们需要一个健全、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的帮助。为了更好地使信息服务于基层,在农村网络信息服务过程中应根据当地实际,灵活多样地开展工作。要根据农民自身的特点和农民对信息的需求特点,重点加强各种服务手段的整合,实现多种网络的功能合一,建立与农民信息交互的桥梁,为农民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满足农民信息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要求。

1、充分发挥各类公共信息网络的作用。从建设新农村的需要看,从农民尽快发家致富的愿望看,农村信息化设施是不完备的,农村的信息资源还是相对匮乏的。目前,农村的计算机普及率比较低,很多地方还不能上网,因此还应该重视发展传统的信息服务载体,利用好广播电视网、各类农业报刊等信息服务媒体,采用电话、电视、手机等多种终端以及信息专业户、农村能人、农民信息协会、农村集市等多种形式,为农村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提供各自所需的有用信息,让信息进村入户,指导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和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农村信息传播体系中,要充分发挥各类公共信息网络的作用。建设与主干网联通兼容的应用网,向乡镇、村、农户延伸。在乡镇和有条件的村建立以接收信息为主的服务中心,要结合各种信息传播手段,直接为农户、农业企业、农技推广机构、农贸市场提供信息服务。此外,还要建设以网站为主的信息传播系统。以省级信息中心为主建立各级农村信息服务中心网站,传播与本地农村和农业密切相关的各类信息。要根据农村有线广播、电视普及率较高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大众媒体的作用,多种形式开展信息服务。各地信息服务中心还可通过广播电台、墙报、光盘、资料等形式开展丰富的信息服务活动,形成独具特色的立体服务网络体系。部分县服务站还可在有线电视节目中设置固定播出时间,将农民需要的各种信息制作成电视短片由电视台直接播放或利用VCD等方式在基层乡村播放。

2、进一步完善农村信息资源。农村信息资源是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核心所在,其内容涉及农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市场行情、供求信息、实用技术、病虫防治、生产资料、专家经验、农村生活、就业咨询,等等。信息资源的丰富与否、准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息服务的最终效果。因此,各级信息服务部门在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信息的针对性、实用性、时效性,确保信息的权威性、真实性、科学性。要根据农民生产和生活的需求,不断扩大现有信息资源获取渠道,加强资源获取能力,重点解决指标不健全、渠道不畅通、报送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建立稳定的涉农信息收集、沟通渠道,及时采集农产品进出口、库存、配额、外经贸等信息,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各职能部门进行信息交换,及时更新并最大限度地实现数据库资源共享,充分发挥这些数据库的作用,为用户提供声讯查询或网络查询服务,切实地为农村的科技信息推广及农民的生产生活作出贡献。

3、建设农村信息服务人员队伍。和城镇网民相比,农村网民不仅使用互联网的时长较短,对互联网的使用深度也不够。因此,为了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为农服务方面的信息服务,提高农民的信息素质也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各级政府部门要承担起提高农民信息素质的责任,尤其是县、乡政府要结合当地实际,针对农民的特点,加强农民信息素质教育培训工作。在培训内容上,增强农民的信息意识,切实提高农民捕捉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健全的信息心理,使他们既保持渴求发家致富信息的心理,又摒弃随众、盲从、轻率、怀疑、担心、顾虑、焦虑、抱怨、羡慕等不良的信息心理;使大多数农民了解信息的种类、特点等信息的基本知识,掌握获取信息的主要方法,提高从计算机网络、电视广播节目、报刊、电话、现场等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农村信息化的发展

发展农村信息化应做好以下工作:

1、规范农村信息服务行为。乡村信息服务站要针对不同类别的服务对象,提供相应的服务:一类是经济发达村和种养大户、农业企业、行业协会、农贸市场、经纪人等信息重点用户;另一类是经济水平一般或欠发达的村以及大量的普通农户。对不同用户采取不同的办法。对第一类重点信息用户,要鼓励让他们直接上网,乡村信息服务站给予一定的信息业务指导和辅助性的信息服务。对第二类普通信息用户,通过电视、报刊等接受通过县级以上农业部门加工制作的网络信息。农民要查询政策、科技等信息,要发布市场供求信息等,可直接通过家中的电话联系或直接到乡村信息服务站点,由信息服务站点直接为农户提供相关的服务。

2、发展特色信息服务站点,做好站点综合利用。要建立特色专业信息服务站点,根据产业特点制订不同的服务站建设方案、服务工作制度。如根据各专业农户不同,建立禽蛋信息服务站、水蜜桃信息服务站、蜂业信息服务站等,将专业市场信息传递至农户。可采用“信息站、农技站、协会”相融合的服务模式,有效扩大了农业信息服务覆盖面。信息服务点还要结合自身特点,可以建立各级管理信息系统,在促进村政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实现村委会日常办公信息化、提高办公效率、降低管理费用、实现决策支持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还可增加农村管理的透明度、提高农村干部群众整体素质、提高管理决策的水平,并为农村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农村信息化建设也面临着新形势。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充分发挥综合优势,确立农村信息化建设新目标,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应用带动农村特色经济发展,推动农村和谐发展,在推进和发展新农村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

[1]韩黛娜,许心.陕西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与对策[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

[2]朱泽民,胡志祥.鄂东地区农村信息化服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8.

[3]傅坚列,赵霞.推进农村网络信息服务建设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2008.2.

猜你喜欢

农民信息化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